逋薮的繁体是:逋藪。
逋薮的拼音是:bū sǒu。注音是:ㄅㄨㄙㄡˇ。结构是:逋(半包围结构)薮(上下结构)。
逋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逋薮详细内容】
犹言逋逃薮。逋薮[būsǒu]⒈犹言逋逃薮。
二、引证解释
⒈犹言逋逃薮。引《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佛法讹替,沙门混杂,未足扶济鸿教,而专成逋藪。”唐席豫《唐故朝请大夫吏部郎中杨府君碑铭》:“稼穡之地,半为荒畴;桑榆之人,多在逋藪。”清昭槤《啸亭杂录·李中丞》:“抚粤时,海盗充斥,边民为之逋藪。”
三、网友释义
ˇbūsǒuㄅㄨㄙㄡ逋薮犹言逋逃薮。《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佛法讹替,沙门混杂,未足扶济鸿教,而专成逋薮。”唐席豫《唐故朝请大夫吏部郎中杨府君碑铭》:“稼穑之地,半为荒畴;桑榆之人,多在逋薮。”清昭连《啸亭杂录·李中丞》:“抚粤时,海盗充斥,边民为之逋薮。”
四、汉语大词典
犹言逋逃薮。《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佛法讹替,沙门混杂,未足扶济鸿教,而专成逋薮。”唐席豫《唐故朝请大夫吏部郎中杨府君碑铭》:“稼穑之地,半为荒畴;桑榆之人,多在逋薮。”清昭梿《啸亭杂录·李中丞》:“抚粤时,海盗充斥,边民为之逋薮。”
五、关于逋薮的成语
六、关于逋薮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