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住院医疗期间员工享受哪些待遇根据《医疗期规定》第5条规定,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具体而言:1、病假工资。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劳动法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2、疾病救济费。《医疗期规定》第5条对病假工资与疾病救济金的规定为并列方式,但《劳动法意见》59条对此的规定却是选择方式。从二者规定的时间看,前者规定时间在先,后者规定在后,根据《立法法》第83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规章,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对于病假工资与疾病救济金应适用《劳动法意见》的规定,即只能适用其一,即或适用病假工资,或适用疾病救济金。但不论适用哪一种待遇,均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对此,各地的做法不一。如山东省劳动厅转发劳动部《关于发布的通知》(鲁劳发[1995]67号)第1条规定,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停工累计不超过180天的,由企业发给本人工资70%的病假工资;累计不超过180天的,发给本人工资60%的疾病救济金。据此,只要企业职工因病例或非因工负伤累计不超过180天的,病假工资与疾病救济金同时适用。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本市企业职工疾病休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最低标准的通知》(沪劳保保发(2000)14号)第1条规定,企业支付职工疾病休假期间的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得低于当年本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80%。也就是说,病假工资与疾病救济金只能适用其一,不能同时并用。3、医疗待遇。即参加医疗保险的企业按照《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第3种观点: 法律主观:医疗问题是当下人们所十分关注的民生问题,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医疗保险作为一项一项基础健康保障,在一定程度了为人们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医疗费用,缓解人们因疾病支出的经济负担。一、住院医保是什么住院医疗保险是指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或疾病需住院治疗而支出的各项费用负保险给付责任的健康保险。目的在于解决被保险人因住院而产生的高额费用支出问题。为了防止被保险人故意延长住院时间产生不合理医疗费用开支,对于首次投保或非连续投保住院医疗保险时有免赔期规定,且通常重大疾病住院免责期长于一般疾病住院免责期。但是,对于意外伤害住院和连续投保的则无免责期规定。这类保险合同通常还有最长住院天数和每日补贴金额等规定。二、住院医保报销比例20221、职工医保报销比例三级医院就医:费用在0-4万在职员工报销86%,退休员工报销93%;二级医院就医:费用在0-4万在职员工报销88%,退休员工报销94%;一级医院就医:费用在0-4万在职员工报销90%,退休员工报销95%;费用在4万以上的在职员工报销95%,退需要员工报销97%,报销封顶线为20万。2、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三级医院就诊:成人居民一档报销比例为70%。二档报销比例为55%。儿童及学生报销比例为80%;二级医院就诊:成人居民一档报销比例为80%。二档报销比例为75%。儿童及学生报销比例为85%;一级医院就诊:成人居民一档报销比例为85%。二档报销比例为85%。儿童及学生报销比例为90%;居民医保报销封顶线为18万。三、医疗保险待遇起付标准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费用均设立年度起付标准。起付标准:一级定点医疗机构200元二级定点医疗机构500元三级定点医疗机构800元为减轻参保人负担,尿毒症透析治疗、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精神病等门诊大病参保人一个年度内和住院负担一个起付标准。需多次住院的,规定,在一个医疗年度内,第一次住院的,起付标准按100%执行;第二次住院的,起付标准按50%执行;第三次及以上住院的,起付标准统一按100元执行。注:社区定点医疗机构起付标准按照一级定点医疗机构执行。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一次就诊都可以进行医保报销,只有在住院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报销,如果只是在医院门诊就诊的,不能进行报销。并且医保保险具有一点比例。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医保起付线指的是医保报销的起点,即超过起付线金额才予以报销,起付线以内的部分由个人承担,超过起付线的费用根据医保目录规定来按比例报销。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第三十六条 在一个结算期内职工和退休人员发生的医疗费用,按医院等级和费用数额采取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办法,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按照以下比例分担:(一)在三级医院发生的医疗费用:1、起付标准至3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85%,职工支付15%;2、超过3万元至4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90%,职工支付10%;3、超过4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95%,职工支付5%。(二)在二级医院发生的医疗费用:1、起付标准至3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87%,职工支付13%;2、超过3万元至4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92%,职工支付8%;3、超过4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97%,职工支付3%。(三)在一级医院以及家庭病床发生的医疗费用:1、起付标准至3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90%,职工支付10%;2、超过3万元至4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95%,职工支付5%;3、超过4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97%,职工支付3%。(四)退休人员个人支付比例为职工支付比例的60%。但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照比例支付的最高数额不得超过本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最高支付限额。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从个人帐户中支付或由个人自付。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支付,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商业医疗保险等途径解决。统筹基金的具体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以及在起付标准以上和最高支付限额以下医疗费用的个人负担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法律依据:《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第三条 要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帐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帐户。划入个人帐户的比例一般为用人单位缴费的30%左右,具体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个人帐户的支付范围和职工年龄等因素确定。
第3种观点: 住院起付标准,既住院起付线,每个城市的要求不太一样,依北京为例,职工医保住院的起付线为1300元,按照次数计算,比如因为肺炎住院,花了5300元,那么社保可以报销的部分为4000元(5300-1300元)的部分,按照对应比例报销。如果过一段时间又去住院花了2000元,那么可以报销的部分为1350元(2000-650元)。医保网上缴费流程如下:1、打开手机上的微信,搜索广东税务,进入公众号。2、找到下方的微办税,点击进入。3、找到城乡居民社保,点击进入。4、找到城乡居民社保费清缴,点击进入。5、输入个人信息,点击下一步完成缴费即可。医保分为三个档次,一档最好,三档最差。具体区别如下:一档参保人,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参保人普通门诊医保目录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社康中心的基本医疗费用,70%由个人账户支付,30%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二档参保人;三档参保人,属于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的,分别由社区门诊统筹基金按80%和60%的比例支付;属于医保目录的单项诊疗或医用材料的,由社区门诊统筹基金支付90%,但最高支付金额不超过120元;社区门诊统筹基金支付给每位二档、三挡参保人的门诊医疗费用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总额不超过1000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1种观点: 职工医保报销住院比例如下:1、在一级医院就诊,起付标准为3万元的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可以由统筹基金支付90%,职工个人需要支付10%。如果起伏标准超过3—4万元的部分,其统筹基金支付高达95%,职工个人只需承担5%左右。如果起付标准超过4万元以上,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基金支付巍峨97%,职工个人支付为3%;2、在二级医院就诊,起付标准为3万元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可以由统筹基金支付87%,职工个人支付达到13%;如果超过3万元—4万元部分的医疗费用时,可以由统筹基金支付92%,职工个人需要支付8%;如果医疗费用超过4万元的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可以由统筹基金支付可达97%之高,职工个人只需支付3%;3、在三级医院就诊,起付标准达到3万元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可以由统筹基金支付85%,职工个人只需支付15%;如果超过3万元—4万元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可以由统筹基金支付90%,职工个人只需支付10%;如果超过4万元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可以支付95%,职工个人只需要支付5%;4、其中,退休人员的个人支付比例只占职工支付比例的60%的份额。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如下:1、新参保未发社保卡期间就医发生的费用;2、社保卡挂失,补(换)社保卡期间就医发生的费用;3、在定点医疗机构急诊未持卡就医发生的费用;4、欠费期间就医发生的费用;5、手工报销期间就医发生的费用;6、符合本市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条件的在外埠就医时发生的费用;7、当年度费用须在次年1月20日前申报。综上所述,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根据医疗等级不同和所花费的医疗费用不同,其报销的比例也会有所差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第二十九条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2种观点: 根据中国的社会保障法规定,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为不低于60%。具体来说,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分为两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在住院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不低于60%。同时,医保还对一些特殊疾病进行了特殊的报销,比如对于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医保会有更高的报销比例。对于大病保险,职工在住院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不低于50%。同时,对于一些高额的医疗费用,医保还会提供额外的报销,比如对于肿瘤等大病的治疗费用,医保会有更高的报销比例。需要注意的是,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并不是固定的,具体的报销比例会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治疗方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享受医疗保险的报销时,职工需要及时了解自己所在地区、所在医院、所患疾病的具体报销比例,以便更好地享受医疗保险的福利。【法律依据】:《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参保居民在统筹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范围内住院医疗费,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由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按比例支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低于80%;县级医疗机构不低于70%;市级医疗机构不低于60%。各统筹地区根据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支情况合理确定具体支付比例。第二十参保居民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按照上年度各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次均费用的10%左右确定,且不低于1500元,范围内住院医疗费支付比例不低于50%,具体支付标准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根据各统筹地区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运行和参保居民就医情况合理确定。第三十条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设置住院最高支付限额。一个结算年度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含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累计最高支付限额统一为15万元。
第3种观点: 上了医保后,如果是在职职工,到医院的门诊、急诊看病后,200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才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50%。如果是7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1300元以上的费用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70%。参保职工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费用,其待遇支付不设起付线;在其他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起付线标准由原来的40元降低为每次30元。一档普通门诊费用报销限额由原来的60元提高到80元;二档缴费的仍为200元。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为:单位缴纳缴费基数的8%,职工个人缴纳缴费基数的2%。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二十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 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四)在境外就医的。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一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管理服务的需要,可以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医疗机构应当为参保人员提供合理、必要的医疗服务。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职工医保的住院报销比例根据住院费用的高低划分:1、职工住院花费在1300元-3万元之间的,报销比例为85%;2、职工住院花费在3万元-4万元之间的,报销比例为90%;3、职工住院花费在4万元-10万元之间的,报销比例为95%;4、职工住院花费在10万元-30万元之间的,报销比例为85%。一、职工参保流程:1、参保的单位或个人如实填报《参保单位登记表》、《参保人员登记表》,并提供法人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签发工资表的复印件;2、医保办按规定审核参保相关资料,将合格后的参保资料输入微机管理,打印《缴费通知单》和《征集计划明细表》;3、参保单位或个人缴纳大额医疗保险费、证卡工本费,并交纳两张1寸免冠照片,同时制做医保《专用病历》和IC卡。二、职工医保的待遇如下:1、医疗期待遇,医疗期的长度根据职工本人连续工龄和本单位工龄分档次确定,最短不少于3个月,最长一般不超过24个月;难以治愈的疾病,经医疗机构提出,本人申请,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可适当延长医疗期,但延长期限最多为6个月;2、医疗待遇,职工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小额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基金用于支付大额医疗费用,此外,职工供养亲属患病治疗时,一般仅就如药费、手术费等的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比例一般为50%的医疗补助;3、疾病津贴,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满1个月以上的,停发工资,由用人单位按其工龄长短给付相当于本人工资一定比例的疾病津贴,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综上所述,职工医保参保人按照规定,可以享受普通门诊,住院,门诊特定病种,指定单一病种以及个人账户的待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
第2种观点: 企业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如下:1、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5%,起付线为三百元;2、二级医院六千元以下报销比例为65%,高于六千元报销比例为80%,其中县二级医院起付线为四百元,市二级医院起付线为六百元;3、三级医院,县三级医院起付线为六百元,报销比例为65%,高于六千元报销比例为80%,而市三级医院起付线为八百元;4、一万两千元以下报销比例为55%。高于一万两千元报销比例为75%。医保的报销流程:1、入院时:有医保的患者,凭身份证办理社保登记手续,然后到病房住院;2、出院时:医生安排患者出院,凭入院登记表及身份证到住院收费处办理出院结算手续。法律依据:《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第二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包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其他支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按规定分别计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待遇支出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待遇支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待遇支出指按规定在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以内,在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由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费补偿支出,包括住院费用支出、门诊大病和门诊统筹费用支出。生育保险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统筹地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待遇支出中包含生育待遇支出。生育待遇支出包括生育医疗费用支出和生育津贴支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待遇支出指按规定由个人账户开支的支出,主要包括个人自付的门诊费用支出、住院费用支出、在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医药费支出。个人账户资金原则上不得用于非医疗支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在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中列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转移支出在个人账户基金中列支。
第3种观点: 职工保险报销比例如下: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通常为85%,但是一级、二级、三级医院的报销也会有所不同。严重疾病住院治疗的医疗费,按下列办法支付:1、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市、县、自治县从业人员上年度年社会平均工资的9%—11%;2、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市、县、自治县从业人员上年度年社会平均工资的3至5倍;3、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主要由统筹基金支付,个人负担一定比例。对退休人员负担医疗费的比例,给予适当照顾。严重疾病的范围,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的具体标准,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医疗费的分担比例,由省确定。上了医保后,如果是在职职工,到医院的门诊、急诊看病后,200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才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50%。如果是7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1300元以上的费用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70%。所谓医保住院报销——不是你垫付现金以后凭票据报销,而是在医疗保险定点医院住院时,出具医保卡,让统一的医保结算系统读取参保人资料,办理住院号,在出院结算时,医保系统就不收取你“该报销的”部分——统筹支付部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