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欠款金额多少,都会立案,因为民事权利以维权为目的,与款项数额无关。但诉讼存在法律成本,包括当事人的成本和司法成本。数额太少可能不予立案,不同地区有不同立案基点。诉讼费由原告预交,审结后根据情况确定承担方,被告败诉则承担全部费用,双方各有胜负则分担或由决定。
法律分析
欠款4000元能立案,理论上不管多少金额,都会立案。
因为民事权利是以维权为目的,立案要求与款项数额没有直接关系,法理上推论是只要有侵权事实存在就应立案,比如有些民事权利而没有金钱的给付义务,同样在民事法律调整的范围。
但是,在诉讼中是有法律成本的:
1、当事人的成本,起诉须承担诉讼费的基本起步费用,当事人须考虑是否得不偿失;
2、司法成本,即法律资源的占用,司法机关须将有限的司法资源运用到需要法律调整的地方与对象。所以数额太少是不予立案的,这还未见统一规定,但有的地区内部掌握是1000元至3000元为立案基点。
诉讼费的缴纳
诉讼费先由原告在起诉时预交,待案件审结后根据案件情况再确定诉讼费的承担问题。如果是被告败诉,就由被告承担全部诉讼费;如果是双方各有胜负,诉讼费由双方分担或是由确定如何分担。
拓展延伸
欠款纠纷:避免法律纠纷的有效方法
在面临欠款纠纷时,避免法律纠纷的有效方法是及时沟通和协商解决。首先,与债权人保持沟通,解释自己的困境,并提出还款计划。其次,努力寻求债权人的谅解和合作,可能可以协商延期还款或分期付款等方式。同时,确保与债权人之间的协议书面化,以避免纠纷的产生。此外,如果债权人拒绝合理的协商解决方案,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或仲裁机构的帮助。最重要的是,及时采取行动,避免拖欠债务,以免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法律麻烦和经济损失。
结语
针对欠款4000元能立案的问题,根据法理推论,理论上不论金额多少都会立案,因为民事权利以维权为目的,立案要求与款项数额无直接关系。但在诉讼中存在法律成本,包括当事人的成本和司法成本。因此,一些地区内部规定立案基点为1000元至3000元。诉讼费由原告预交,案件审结后根据情况确定承担问题。面对欠款纠纷,及时沟通和协商解决是避免法律纠纷的有效方法,同时确保协议书面化以避免纠纷。如遇拒绝合理协商,可寻求第三方调解或仲裁机构的帮助。及时采取行动,避免拖欠债务,以避免法律麻烦和经济损失。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
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收取诉讼费用的办法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