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汽车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来源:百家汽车网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实验
英文名称PharmaceuticalAnalysis Experiment课程属性必修课
课程学分:2
总学时34学时
适用专业生物制药专业

一、实验的目的与任务

药物分析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药物分析实验是药物分析学的实验课程。它以典型药物的检验以及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起药品质量的观念,掌握常用的药物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 并通过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药物分析实验是专业课药物分析学的实验课程。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药品质量观念,熟悉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掌握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全面了解药物分析工作的程序及要求;
2.掌握药物分析常用方法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3.能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及有关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4.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有关的实验。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内容与方法,考虑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安排实验的步骤。实验中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作好原始记录,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作出准确可靠的结论。实验时应遵守实验室纪律,注意安全,保持整洁。

三、实验课学时分配表

实 验 内 容

实验类型

学时




1

实验一、药物分析实验操作规程及《中国药典》的介绍


2

2

实验二、葡萄糖的一般杂质检查





2

3

实验三、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

2

4

实验四、药物的鉴别

2

5

实验五、10%氯化钾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2

6

实验六、苯甲酸钠的分析

2

7

实验七、亚钠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量

2

8

实验八、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2

9

实验九、阿司匹林片的分析

2

10

实验十、甲硝唑片的含量测定

2

11

实验十一、维生素C 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2

12

实验十二、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

2

13

实验十三、槐花()的质量检验





4

14

实验十四、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 的含量

2

15

实验十五、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含量

2

16

实验十六、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三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2

合计

总学时


34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 药物分析实验操作规程及《中国药典》的介绍 (2学时)1.目的要求
熟悉《中国药典》的基本结构及查阅方法。

2.方法原理(略)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无)
4.掌握要点
《中国药典》的凡例及附录的主要内容。

5.实验内容:
药物分析实验操作规程及《中国药典》的凡例、附录。

实验二 葡萄糖的一般杂质检查 (2学时)2.目的要求
掌握一般杂质检查的项目,限量计算方法。

2.方法原理(略)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葡萄糖,纳氏比色管
4.掌握要点
比色、比浊遵循平行操作原则
5.实验内容:
酸碱度、氯化物、铁盐、硫酸盐、重金属的检查



实验三 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 (3学时)1.目的要求
熟悉某些药物中的特殊杂质,掌握特殊杂质检查的几种主要方法及操作。

2.方法原理(略)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阿司匹林肠溶片,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纳氏比色管、紫外分光光度计4.掌握要点
特殊杂质检查的方法及操作。

5.实验内容
阿司匹林肠溶片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氯化钠中碘化物的检查;葡萄糖注射液中五羟甲基糠醛的检查。

实验四 药物的鉴别与区别 (2学时)1.目的要求
掌握某些药物鉴别与区别反应的原理。

2.方法原理(略)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磺胺,异烟肼,试管
4.掌握要点
某些药物鉴别与区别反应的操作。

5.实验内容
磺胺类药物(芳伯胺基重氮化偶合反应,磺酰胺基的铜盐反应,杂环取代基的沉淀反应)异烟肼(异烟肼的还原反应,缩合反应)

实验五 10%氯化钾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2学时)1.目的要求
掌握折光率因素法测定药物含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学会阿贝折光计的使用及维护。

2.方法原理

根据药物浓度与折光率的关系式:

C

?

n

?

n

0





F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阿贝折光计,氯化钾标准品,10%氯化钾注射液
4.掌握要点
阿贝折光计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5.实验内容
1)氯化钾折光因素(F)的测定
210%氯化钾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实验六、苯甲酸钠的分析 (2学时)1.目的要求
掌握钠盐苯甲酸盐鉴别的方法,掌握双相滴定法的原理。

2.方法原理
苯甲酸钠易溶于水,水溶液为碱性,可用盐酸滴定,但滴定产物游离苯甲酸不溶于水,



妨碍正确判断终点,因此加入乙醚,将苯甲酸提取置有机相,使其不干扰水相滴定。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苯甲酸钠,酸式滴定管,分液漏斗
4.掌握要点
双相滴定法的操作,分液漏斗的使用
5.实验内容
苯甲酸盐的鉴别,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实验七、亚钠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量 (2学时)

1.目的要求
掌握亚钠滴定法测定芳香第一胺化合物含量的原理,熟悉永停滴定法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2.方法原理
盐酸普鲁卡因分子结构中具有芳香第一胺,在酸性溶液中与亚钠定量反应,生成重氮盐,反应终点永永停滴定法指示。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永停滴定仪,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4.掌握要点
永停滴定法的操作。

5.实验内容
精密量取注射液适量,加水40ml,盐酸溶液15ml,溴化钾2g,置电磁搅拌器上,搅拌,插入电极,用亚钠滴定液滴定至终点。

实验八、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2学时)1.目的要求
通过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全面分析,进一步树立药品质量的全面观点。

2.方法原理
1)葡萄糖:采用旋光法测定其含量
2)氯化钠:采用法杨司法测定其含量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旋光仪,滴定管,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4.掌握要点
旋光仪的使用方法,法杨司法测定氯化钠含量的操作。

5.实验内容
1)葡萄糖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品25ml,置50ml容量瓶中,稀释置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依法测定该溶液的旋光度,计算含量。

2)氯化钠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品5ml,加水10ml2%糊精溶液5ml2.5%硼砂溶液2ml,荧光黄指示液5d,用银滴定液滴定置溶液由黄绿色变为微红色浑浊,计算含量。

实验九、阿司匹林片的分析 (2学时)

1.目的要求
掌握阿司匹林的鉴别方法,掌握两步滴定法的原理,掌握片剂的分析方法。



2.方法原理
阿司匹林易水解,产生水杨酸和醋酸,片剂中还加入枸橼酸或酒石酸作稳定剂,所以不能采用直接水解后剩余碘量法测定含量,可以采用两步中和滴定法。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阿司匹林片,酸式滴定管,锥形瓶
4.掌握要点
掌握两步滴定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5.实验内容
阿司匹林的鉴别;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十、甲硝唑片的含量测定 (2学时)1.目的要求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片含量的原理及操作,并能进行有关计算;熟练使用紫

外分光光度计;了解排除片剂中常用辅料干扰的操作。

2.方法原理

根据甲硝唑能产生紫外吸收的性质,将本品用盐酸溶液配成稀溶液,在甲硝唑的最大吸

收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根据吸收度与浓度的关系,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的吸收系数法计算含

量。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甲硝唑片,盐酸溶液(9→1000),紫外分光光度计。

4.掌握要点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片含量的原理及操作。

5.实验内容
甲硝唑溶液的配制,吸光度的测定,含量的计算。

实验十一、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2学时) 1.目的要求

掌握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操作,并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排除注射剂中

常用附加剂干扰的操作。

2.方法原理
维生素C分子结构中的连二烯醇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酸性溶液中,被碘定量地氧化,因此,可以用碘量法测定其含量。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维生素C注射液,酸式滴定管,淀粉指示剂,丙酮,稀醋酸,碘滴定液。

4.掌握要点
掌握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操作。

5.实验内容

操作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C0.2g),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放置

5分钟,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lml,用碘滴定液(0.1rn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

持续30秒钟不褪。每l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8.806mgC6H8O6。《中国药典》

2005年版规定本品含维生素CC6H8O6)应为标示量的90.0%~l10.0%。



2.计算


V

?

F

?

8 . 806

?

每支容量



标示量%=





1000



?

100




Wml?

标示量



实验十二、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 (2学时) 1.目的要求

通过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掌握酸性染料比色法的操作要点及实验原理。

2.方法原理

阿托品在pH5.6的缓冲液中与溴甲酚绿形成强被氯仿提取的有色络合物,在波长420nm

处具有最大吸收,故可进行比色测定。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硫酸阿托品对照品,分液漏斗,溴甲酚绿,紫外分光光度计。

4.掌握要点
掌握酸性染料比色法的操作要点及实验原理。

5.实验内容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测定

实验十三、槐花()的质量检验 (4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中药分析检验常用的方法与特点;了解中药材的显徽鉴别及其他鉴别方法。

2.方法原理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槐米,芦丁对照品,索氏提取器,紫外分光光度计。

4.掌握要点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鉴别及比色法含量测定的方法。

5.实验内容

1.性状2.鉴别3.含量测定(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2)标准曲线的制备(3)测定

实验十四、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 (2学时)1.目的要求
掌握差示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2.方法原理
药物在两种不同PH介质中,供试品中待测组分发生了特征性光谱变化,而赋型剂或其它共存物则不受影响,光谱行为不发生变化,从而消除了他们的干扰。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紫外分光光度计



4.掌握要点
差示分光光度法的基本测定方法。

5.实验内容
1)测定波长的选择(2)标准曲线的绘制(3)样品的测定

实验十五、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含量 (2学时)1.目的要求
掌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复方制剂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各组分含量的方法。

2.方法原理
通过选择两个测定波长,使干扰组分a在这个波长有等吸收,而预测组分b在这两个波长处吸收度有显著的差别,用这样两个波长测定混合物的吸收度之差,该差值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而与干扰物浓度无关。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紫外分光光度计,复方磺胺甲恶唑片
4.掌握要点
学会用单波长型分光光度计进行双波长测定
5.实验内容
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2SMZ测定波长的选定和△E的测定(3)复方制剂中SMZ的含量测定(4)计算

实验十六、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三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2学时)1.目的要求
掌握复方制剂各成分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掌握复方片剂的分析特点。

2.方法原理(略)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4.掌握要点
掌握复方制剂各成分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5.实验内容
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非那西丁的含量测定;咖啡因的含量测定。

五、考核办法

根据学生的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报告书写、期末考试以及科学作风、科学态度

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评定成绩。考核主要分两部分:平时实验占70%,期末考试占30%

六、实验参考书
杨琼 《药物分析实验》 (供药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自编2008.1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