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唝曲 [唐代] 刘采春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闺怨 鉴赏 据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刘采春是中唐时的一位女伶,擅长演唐代流行的参军戏。元稹曾有一首《赠刘采春》诗,赞美她“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就是...
拼音版:luō gòng qū liù shǒu啰唝曲六首 bù xǐ qín huái shuǐ,shēng zēng jiāng shàng chuán。zài ér fū xù qù,jīng suì yòu jīng nián。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jiè wèn dōng yuán liǔ,kū lái de jǐ nián。zì wú zhī yè...
“昨日胜今日”出自唐代刘采春的《啰唝曲六首》。“昨日胜今日”全诗 《啰唝曲六首》唐代 刘采春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
唐代刘采春的诗主要有《啰唝曲》六首。以下是《啰唝曲》六首的全文及简要分析:《啰唝曲》其一:诗句:“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分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秦淮水和江上船的厌恶,因为它们载走了她的夫婿,使她经历了漫长的离别。《啰唝曲》其二:诗句:“借问东园柳,...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出自中唐诗人刘采春的《啰唝曲六首》。这首《啰唝曲》表达了因长期与夫婿分别,青春流逝,归期无望而产生的深切悲叹。其中,“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一句,用黄河水总有变清的一日来反衬自己青春年华一旦逝去,就再也无法挽回的悲哀,充满了近乎绝望的情绪。
出自中唐诗人刘采春的《啰唝曲六首》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啰唝曲六首·其四》;【作者】唐·刘采春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啰唝曲】是词牌名,也称为【望夫歌】,根据《云溪友议》记述,刘采春是中唐时的一位女伶,擅长演唐代流行的参军戏,元稹曾有一首《赠刘采春》,赞美她【言词雅措风流...
《全唐诗》录《啰唝曲六首》,以刘采春为作者,而元稹诗中只说她“能唱”,《云溪友议》则说“采春所唱一百二十首,皆当代才子所作”,接着举引了她所唱的歌词七首,其中六首五言的与《全唐诗》所录相同,另一首七言的却是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诗人于鹄的《江南曲》。因此,这《啰唝曲》虽是...
关于《啰唝曲六首》的作者,虽然《全唐诗》将其录为刘采春所作,但元稹诗中只说她“能唱”,且《云溪友议》中提到采春所唱的一百二十首中,只有部分与《全唐诗》所录相同。因此,此曲的作者究竟是谁,仍存疑。不过,无论作者是谁,《啰唝曲》在唐代诗坛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都是不容忽视的。
她是《啰唝曲》的主要创作者,这一身份在文学史上得到了广泛认可。作品内容:《啰唝曲》通过细腻的文字和深情的旋律,表达了女性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歌词如泣如诉,直击人心,展现了刘采春在文学创作上的深厚功底。文学地位:《啰唝曲》作为刘采春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至今仍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