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答案文综
1、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单选题] *
A.赵高
B.杨国忠
C.秦桧(正确答案)
D.李林甫
2、27.以下四幅图片可以共同说明() [单选题] *
A.农业生产发展(正确答案)
B.铁犁牛耕普及
C.灌溉工具改进
D.国家统一
3、5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是()选题] *
A.秦、汉
B.元、清(正确答案)
C.金、元
D.辽、宋
单 [
4、44.一个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开国皇帝,却能够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成吉思汗等雄君霸主并称于世;一袭黄袍加身,成就了他的霸业,开创了以文臣治国、重文轻武的时代。材料中的这位“开国皇帝”是 [单选题] *
A.李世民
B.赵匡胤(正确答案) C.杨坚 D.赵构
5、59.岳飞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单选题] *
A.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B.岳飞主张抗金,但被投降派杀害
C.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正确答案)
6、40.我国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主持的《百家讲坛》颇受听者喜爱。他曾这样讲述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南征北守定宏图,玉斧一挥指大渡。”据此判断,这位帝王是 [单选题] *
A.赵匡胤(正确答案)
B.耶律阿保机
C.完颜阿骨打
D.忽必烈
7、1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段史载描述的是() [单选题] *
A.牧野之战
B.国人
C.陈胜、吴广(正确答案)
D.楚汉之争
8、某同学搜集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物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单选题] *
A.汉赋的兴起
B.唐诗的繁荣
C.宋词的发展(正确答案)
D.元曲的流行
9、“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元朝( ) [单选题] *
A.中书省和行中书省(正确答案)
B.北庭都元帅府
C.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D.宣政院
10、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③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④最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单选题] [单选题] *
A. ①②③④(正确答案)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①②④
11、18.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单选题] *
A.整顿吏治
B.制定法律
C.确立三省六部制(正确答案)
D.实行科举制
12、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下列史实中能够说明“唐蕃一家”的是( ) [单选题] *
A.文成公主入藏(正确答案)
B.唐太宗设立管理西域的机构
C.唐玄宗册封回鹘首领
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
13、.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单选题]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正确答案)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14、42.有学者认为:“两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一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单选题] *
A.城市经济繁荣,商品买卖昼夜不绝
B.国家出现大一统的局面,各民族间和谐相处(正确答案)
C.文人地位较高,文化教育事业发达
D.海外贸易兴盛,足迹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15、《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 ) [单选题] *
A.崇尚节俭(正确答案)
B.重视农业
C.整顿吏治
D.生活奢侈
16、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哪个事件() [单选题] *
A.八王之乱
B.玄武门之变
C.安史之乱(正确答案)
D.陈桥兵变
17、中国党成立后,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③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④以社会主义、主义为远大的目标()?[单选题] [单选题]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正确答案)
D. ①②③④
18、在现代历史中,元首这一称谓演变为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元首”一词最早用于罗马帝国的建立者。那么历史上第一位“元首”应该是( ) [单选题] *
A.凯撒 B.克洛维
C.屋大维(正确答案)
D.查理曼
19、在不过8个月的时间里,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接连败北,国民的势力范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这叙述的是()? [单选题] *
A. 五四运动的发展
B. 北伐的胜利进军(正确答案)
C. 工农运动的高涨
D. 北洋的覆灭
20、44.汉朝礼制规定只有皇帝的葬服可以用金缕玉衣。但西汉初年诸侯王大多使用金缕玉衣(见下图),反映了他们无视的史实。针对这—问题汉武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单选题] *
A.实施“推恩令”(正确答案)
B.实行盐铁专卖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北击匈奴,巩固边疆
21、23.抱有“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决心,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人物有①刘邦②陈胜③吴广④项羽() [单选题]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正确答案)
D.③④
22、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景象的转折点是( ) [单选题] *
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正确答案)
C.黄巢
D.靖康之变
23、53.代表清朝同共同管理事务的是() [单选题] *
A.宣政院(正确答案)
B.伊犁将军
C.澎湖巡检司
D.驻藏大臣
24、51.“宋代甚至不能收复被契丹族辽王朝所占的十六州,在1005年还同意向辽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材料反映的是 [单选题] *
A.陈桥兵变
B.澶渊之盟(正确答案)
C.郾城大战
D.宋金和议
25、72.“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注: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单选题] *
A.理藩院
B.中书省
C.宣政院(正确答案)
D.行中书省
26、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被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平均地权”是指()? [单选题]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正确答案)
D. 民主主义
27、当中国出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时候,那里也透射出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当东方诞生老子、孔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苏格拉底、柏拉图哲人的思想光芒。“那里”是( ) [单选题] *
A.古希腊
B.古埃及(正确答案)
C.古罗马
D.古印度
28、17.在古代史上,历代在西域()设立了管辖机构,任命,对该地区进行管辖治理。下列管理机构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西域都护府②北庭都元帅府③伊犁将军④北庭都护府 [单选题]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正确答案)
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
29、“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领主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材料说明城市居民( ) [单选题] *
A.地位得到了提高(正确答案)
B.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C.饮食质量得到了改善
D.经济得到了发展
30、100.下列历史现象,说明明清帝国传统农耕社会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的是①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人口流动性增大 ②坚持“重农抑商” ③读书入士观念发生变化,“商贾大于农工” ④鄙薄科学技术。() [单选题]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正确答案)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