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案《弯弯绕绕的朋友》含反思
小班科学教案《弯弯绕绕的朋友》含反思 活动名称:
弯弯绕绕的朋友 活动目标:
1、寻找弯曲物体的朋友。 2、对弯曲的物体产生兴趣。
3、开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典型的弯曲物体的物品。如:大大卷泡泡糖、香蕉、剥开的桔子、电话线、蚊香、弯柄的雨伞、发卡、弹簧、毛线、铁丝、秤钩、晾衣架等。 2、多媒体课件。
3、幼儿与教师收集的物品放在筐中,摆在各组的桌子上,布置成弯弯乐园。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利用音乐《去郊游》引入主题。 师:孩子们,春天来到了,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 教师带着幼儿边听音乐边把幼儿带入活动室。
师:咦?孩子们,这是什么地方?弯弯乐园!你们到过这样的地方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弯弯乐园里有什么好吗? (二)根本部分 1、弯弯绕绕的东西
〔1〕寻找桌面上的用品有什么地方是弯弯绕绕的,有什么作用?
如:弯弯的香蕉 弯弯的发夹 弯弯的秤钩弯弯的桔子 弯弯的伞把 弯弯的晾衣架
〔2〕幼儿自由引见,教师随机梳理幼儿的语言。 如:弯弯绕绕的大大卷 弯弯绕绕的电话线弯弯绕绕的蚊香弯弯绕绕的毛线弯弯绕绕的弹簧 弯弯绕绕的铁丝 〔3〕教师利用课件小结,提升幼儿的生活经历。 如: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 是为了让人们与汽车爬起来更省力。
弯弯绕绕的铁路 是为了避开城市与庄稼。 弯弯的月牙 弯弯的彩虹 2、弯弯绕绕的植物
〔1〕除了了生活中有许多弯弯绕绕的用品,看看还有哪些弯弯绕绕的植物?
〔2〕幼儿交流看到的植物弯弯绕绕的地方,有什么作用? 〔3〕教师小结: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级叶片上的脚向上攀援的。牵牛花用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西瓜藤、葡萄藤都是弯弯绕绕的,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这些植物就是利用弯弯绕绕来更好的顺应它们的生长。 3、弯弯绕绕的动物
〔1〕植物会弯弯绕绕的,你们有没有见过弯弯绕绕的动物呢?哪些动物是弯弯绕绕的。 〔2〕幼儿自由交流。
〔3〕利用课件帮助幼儿小结动物身体上弯弯绕绕的作用。 大象用弯弯的长鼻子卷木头、洗澡等。 小狗、小猫、牛、公鸡有弯弯的尾巴等。 4、弯弯绕绕的身体
〔1〕寻找我们身体上哪些地方是弯弯绕绕的? 如 关节、眼睛、眉毛、耳朵、嘴巴、肠子、血管等。 〔2〕幼儿相互寻找、讨论。 〔3〕游戏《去郊游》
幼儿边听音乐,边表现身体的弯弯绕绕。 〔三〕完毕部分 幼儿在音乐声中完毕本课。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猎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到达了预期目标,效果无比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决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无比有意义和有必要的。小百科: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的人。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刻时,可称之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