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训练题
新闻概括题是指把新闻所要表达的重要信息用简要的语言提取概括出来。这类题目考查信息筛选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考生最担心难以抓住中心内容,概括不够全面。其实,这是常见的新闻信息概括题,做这种题目只要我们抓住新闻体裁的特征,就能从容应对。
新闻体裁分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其中用来考查考生的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是消息。一篇消息稿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要统一考虑,统一布局,层次清楚,逻辑严谨。
消息的标题,其作用是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所需的信息。标题拟写要求是:准确概括,反映新闻事实,简要评价事实,语言表述简明得体。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最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将导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或补足导语中未出现的新闻要素,以便读者全面、完整地了解消息的内容;同时在导语所概括的新闻事实之外,增补新的内容,用以扩充消息的信息量,扩大读者的视野,提升新闻主题的高度。
这种结构方式被称为新闻(消息)写作的“三度反复”。意思是,对同一新闻事件,从标题到导语再到主体,分三步呈递进式展开叙述:
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告事实,起索引作用。是导语的概括。 导语:第二次叙述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是主体的概括。 主体:第三次叙述事实,展开、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
据此,考查该考点的常有题型主要有:①表述题:限定字数为新闻拟一个简洁的标题;找出一则消息的导语。②概述题:限定字数将一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限定字数用一句话概括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信息;从语段中筛选出两条主要信息;限定字数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观点。在新闻概括题中,考生只要抓住理解、概括、表述三个关键词就可以了。
例1.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字。 汶川蓥华镇中学初一(1)班邓清清被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她说:“在下面,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另一个被埋在废墟里的名叫罗瑶的女孩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睡着,结果她战胜了死神。
(2008年江苏无锡市中考试题) 答案:示例:文学艺术(书和乐曲)使死神却步;或:文学艺术(书和乐曲)使生命更加坚强;或:她们靠书、乐曲战胜死神。
透视:这是一道概述题。试题材料来自汶川大地震中的一篇新闻报道,要求考生用不超过10字的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信息。报道中被压在废墟里的两名女孩,一名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另一名则靠哼乐曲激励自己不要睡着。结果两人都凭顽强的意志战胜死神最终获救。正确答案(示例)为“文学艺术(书和乐曲)使死神却步”。解答这道题,考生要注意三点:一是题干要求:概括的信息不能超过10个字;二是两名女孩的共同点:两人都是凭坚强的意志战胜死神最终获救;三是用综合性强的术语包含“书”和“乐曲”。 题目演练
1.阅读下面文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给其拟一个新闻标题。
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8日隆重开幕,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近日从月球轨道传回一段祝福语音。“嫦娥一号”的祝福语:“今天,全世界最灿烂、最夺目的城市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主题将在
1
北京一一呈现!中华文明的光彩将随着‘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展现给世界各国人民!‘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林匹克精神将在北京完美演绎。我们祝愿,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届奥运会!”“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在此之前,科技人员录制好了一些语音数据储存在卫星中,每到一些特定的日子,如元旦、春节等,“嫦娥一号”就会发回相应的语音。
我拟的标题是:\"嫦娥一号\"祝福北京奥运会 2.下边这则新闻报道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5月18日发布公告,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 公告,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3.根据下面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据媒体报道,宋楚瑜率领亲民党访问团于13日下午3时40分许返抵台北。亲民党宋楚瑜在桃园机场发表讲话表示,亲民党带着两岸同胞共同追求和平的愿望回到。宋楚瑜说,这次访问期间看到的很多变化,也看到乡亲和我们一样,都愿意追求和平。
我拟的标题是:宋楚瑜访问团返抵台北。
4.导语是对消息核心内容的概括。请在下面这则消息的横线上补写导语。
抗日战士聚徐州
本报讯,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9名抗日老战士相聚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记者了解到,9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83岁。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沦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前日上午,他们参观后感叹徐州的变化太大了。这些耄耋老人谈起徐州沦陷前后的战斗经历,激昂慷慨,还激动地唱起了《救亡军歌曲》。
导语:9名抗日老战士相聚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 5.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 记者了解到,文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文化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立即会同、工商、电信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播这些违法游戏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一经发现上述电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溯源,严查彻究,依法予以处罚。
新闻标题:_文化部要求查处《》等电脑游戏。(意思对即可) 6.请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字)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
我拟的标题是:五星红旗飘扬在南极最高点。(意思对即可) 7.用一句话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基本信息。(不超过20个字,不含标点) 莫斯科时间4时30日11时59分(北京时间4月30日15时59分),经过两天太空飞行后,载有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的“联盟TM—32”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到达目的地后,蒂托感慨地说:“我爱太空!”今年2月,蒂托与俄航空航天局签订了赴国际空间站旅游的合同,并为此支付了两千万美元。
4月30日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抵达国际空间站。 8.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今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
2
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神六”飞船顺利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 9. 根据新闻内容,修改新闻标题。
:严处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者1.8万人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29日电 林业、5年来共打击处理非法捕杀、盗卖野生动物违法犯罪人员1.8万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32亿元。近5年来,共查处非法捕杀野生动物案件331起,违法狩猎案240余起,非法盗卖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案441起。 答:9.:严处捕杀、盗卖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者1.8万人。
《芦花荡》练习
(一)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 在 水 里qiú( )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还是望着荷花淀dâng( )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语段选自小说《芦花荡》,作者是著名作家孙犁。 2.读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qiú(泅)
3.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老头子机智勇敢的性格。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主题思想。
记叙了老头子用计将鬼子引进陷阱,并消灭鬼子,替大菱报了仇的壮举,歌颂了老头子智勇双全,爱憎分明的英雄行为。
5.“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里是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进钩子圈而故意装害怕的样子,表现出老头子的机智。
3
6.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为后面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
7.“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粗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用“找”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对敌人的憎恨,也写出敌人的胆怯和愚蠢。
8.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老头子为大菱报仇后的轻松,愉悦的心情和镇定乐观、充满自信的性格,流露了作者对老英雄的赞美之情。也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 9.试揣摩藏在芦花下的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并写出来。
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英雄啊! 我真是小看了他。你看他,毫不畏惧、足智多谋。剥莲蓬吃,是在引诱鬼子。水上有血,水下顶有机关!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的鼻子在转。他真有本事,不用,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这英雄的故事,早日养好伤,向老英雄学习,打败日本鬼子。
(二)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南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11.选文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既点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又为人物出场作铺垫,点明人物活动的场所。“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运用拟人,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12.文中加粗的“敌人的愿望”指什么?
防止有人给苇塘的队伍运送粮草,企图扼杀苇塘内的抗日队伍。 13.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充满自信的性格。
14.选文写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主要表现在什么上?用自己的话概括。 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15.请在选文中画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语句,并且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每天夜里„„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明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功过都是由这一点发出来的。
4
16.概括选文的内容
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及老头子这一英雄形象。
17.加横线的段落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写出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 18.“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这句话中的“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否换成“干瘦得像老了的枯树”?为什么
不能。原句表明老头子虽瘦却精神饱满,充满活力、无所畏惧;改句贬义色彩太浓,有损人物形象。 19.怎样理解“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一句? 通过交代老头子的眼睛特点,赞美白洋淀人民。
20.加粗词语“过于”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是否含有贬义?“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是有关系的。这些都是他过于自信以致有点麻痹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与过,都由此生发。
21.结合全文,分析一下“老头子”为什么能“像没事人”一样,心情悠闲地“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其中的“事情”指的是什么?
老头子乐观、自信。“事情”指如何消灭鬼子,保障供给等。 22.选文最后一段,“敌人发了愁”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的封锁落了空:“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23.苇塘里传出的歌声表现了苇塘中的人什么样的精神风貌?据此,你有什么感受?
具有乐观主义精神。只有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胜利。
第1课的字词及文学常识:
1. 新闻的五部分: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2.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的起因 事件的经过 事件的结果 3. 新闻的语言:准确、简明。
4. 新闻的表达方式: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描写、抒情。 5. 新闻的特点:真实、及时、准确
6. 新闻的电头组成及作用:组成: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作用:强调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
时。
7. 鄂(â)豫(yù) 绥靖(suí)(jìng) 阻遏(â) 锐不可当(düng) 溃退(kuì) 排山倒海 高屋建瓴(líng) 气势磅礴(páng)(bó) 当铺/上当(dàng) ..
泄气(xiâ) 督战(dū) 歼灭(jiün) 业已 要塞(sài) 星宿(xiù) 逃窜(cuàn) 皖(wǎn) 倾泻(xiâ) 瓶塞(süi) 住宿(sù) 蹿(cuün) 阻塞(sâ)
第2课的字词及文学常识:
1.《芦花荡》的体裁是:小说,作者是 孙犁 ,“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本文选自 《白洋淀纪事》 2.小说的三要素是: 人物 情节 环境 。其中情节包括: 序曲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环境可分为: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5
3.寒噤(jìn) 仄(zâ)歪 央告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 张皇(huáng)失措
提防(dÿ) 提水(tí) 苇塘(wþi) 疟子(yào) 疟(nûâ)疾 装载(zài) 记载(zǎi) 趴(pü) 扒(bü)(pá扒手)
3.《蜡烛》
1.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2.拂(fú)晓 瓦砾(lì) 地窖(jiào) 鞠躬(jū gōng) 颤(chàn)巍巍
桥头堡(bǎo) 堡bǔ/pù(做地名) 迫(pǎi)击炮 间(jiàn)歇 耸(sǒng)立 更(gýng)夫 匍匐(pú fú) 揣(chuüi)(chuǎi揣摩) 腋(yâ)窝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屏障 烛芯 肃穆 永垂不朽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雨果,法国作家。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反教会)《悲惨世界》(资本主义罪恶)《九三年》(法国高潮)
2.赃物 箱箧(qiâ) 制裁 荡然无存 给予(jǐ yǔ) 独一无二 缀(zhuì)满
绸缎(chóu duàn) 眼花缭乱 惊骇(hài) 不可名状 晨曦 依稀可见 宛如 瞥(piý)见 劫掠(jiã lûâ) 富丽堂皇 丰功伟绩 恍若
5.《亲爱的爸爸妈妈》
1.聂华玲
2.肃穆 荒谬(miù) 健忘 发泄 倾泻 杀戮(lù) 凄风苦雨 悼念(dào)
蜿蜒(wün yán) 屹(yì)立 斑白 恍惚(huǎng hū) 憧憬(chōng jǐng) 执著(zhuó) 响彻云霄 元宵 缭绕不绝 间断 赫(hâ) 郝(hǎo) 片纸只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