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汽车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和研究生谈论文写作与修改

和研究生谈论文写作与修改

来源:百家汽车网
和研究生谈论文写作与修改

学生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选题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紧跟前沿和热点的文章比较容易 发。

你发来的三篇文章的选题中和谐文化可以算一个,其余就差点。

2.新提法、新概念的提出和运用,要有依据,否则,编辑和你没有共识(共同语言), 把稿子毙掉一点不奇怪。

比如,生态公民,你认为是很好的新提法,但你文章没有交代是谁创造这个,编辑以为是你自己创造的,但你只是硕士研究生,一般编辑不一定是专业人士,他不熟悉这个提法和概念,又不敢轻易相信你的创造,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用你的稿子。不过,我觉得这篇文章在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可能性不大。生态公民这个概念值得推敲,一般人(包括我)不会轻易接受这个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政治概念,同国家等联系在一起。起码,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概念,而生态不是一个特定空间概念,而是一种关系,生态公民指的是生活在某种生态中的公民?如果借用,也许用”(大)自然公民“更容易让人理解、被人接受。我不知是谁提出的,如果是很权威的人在很权威的报刊上提出的,你开篇先引述他的观点和概念,再往下写,也许编辑会很认真地读你的论文。

3.文章要尽量做到文题相符。 以和谐文化那篇为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研究综述》

综述主要是综合、整理、介绍,但文章的第三部分是“对学术界关于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的不同界定的评析”,这就不是述,而是析了。实际上你是在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说到文题相符,你的文章中第一部分有一小节是“对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文化和谐的关系探讨”,这个内容不是内涵而是外延问题,出现在“一、学术界关于和谐文化科学内涵的不同界定”中,就有点问题。

4.论文全文要尽量做到概念统一

在隐喻那篇,就出现了隐喻和暗喻,和谐文化那篇,写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但有的地方用的是和谐文化,等。

5.文章导论过长

论文的导论不是文章的主体,不宜过长。简要说明论题的缘起或者提出问题,指明研究这个问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即可。也就是说明: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过长的论文导论,一般都是交代了较多的前提性知识,鉴于论文是写给同行、专家看的,应该相信,这些前提性知识他应该是知道的,不知道他就不要读你这篇文章,先去读相关的教科书再来读你的文章。

如果在逻辑上必须先写这些才能进入正文,说明这部分内容是论文必须涉及的内容,就应该安排它进入正文中。

6.摘要的写法

摘要是“摘其要点”用最简短的文字呈现文章的内容和主要观点,不要写成思路介绍,“本文对这些成果加以总结并展开评价,最后浅谈自己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这就是思路介绍,而没有呈现给我们文章的观点。摘要也最好不出现“本文”等这样的字眼。

下面,我再说几个小问题

7.学术论文的结构一般是导论加上平行展开或层次伸展的几个部分,一般不需要“结语”。

你读一下你文章中这个结语,它在那篇文章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删掉会不会影响论文结构和内容的完整呢?

8.注释和参考文献

使用经典著作的版本要合乎要求,比如,马恩全集、选集要用最新版本。比如,马恩选集、列宁选集是1995年版,选集只能用1991年版。选集第5卷,不能用,等等。

还有,参考文献中的条目一般不重复,历史合力论那篇参考文献1、2、4是同一内容。 第三,参考文献不是注释的重复(注释有的可以出现在参考文献中)

这个问题有点讲不清,实际上,不同的杂志不一样。有的杂志的参考文献就是注释,有的是两者分开。但两者分开,不是把注释再集中到一起,再加上几条就是参考文献。而是那些对你研究这个问题有参考价值,实际参考过的全部重要文献,这些文献也许你没有引用过„„。有的引用过,只是其中的一句话、一个数据、一个观点,但全文并没有太价值,就只是注释而不是参考文献。

9.与上一点相关,投稿前,要根据拟投稿杂志的发文要求处理好你的论文。

比如,他用页下注还是尾著,杂志只要注释,你就不要列出参考文献,杂志以参考文献表示注释„„有的杂志不发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你就不要给„„总之,参照这个杂志登载的文章的样式来处理好你的论文,让编辑一看就觉得你这篇文章就是给他买杂志写的。

10.投稿要注意细节

第一,注意标题、正文等各部分的字体、字号。行间距、页边距、标页码等,有的杂志在网上或杂志上登载有征稿启事或投稿指南,一般会有具体要求,你给他投稿,就应做到文本完全符合他的要求。如果他没有明确要求,文稿应该看上去整齐、美观,视觉比较舒服,要不看得太累,就不愿看下去了。

文章中有表示顺序的序号,也要合乎规范,标示准确。和谐文化那篇为例,有一、三、,没有二,在第一部分有两个(三),这样的文本,编辑肯定会怀疑论文水平和质量的,甚至怀疑作者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你说这么小的问题,结果却是要葬送这篇文章的前途的。

第三,作者之下表示单位的那部分,看一下别人发表的文章,就知道,也不太合乎规范。那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不写在那里的。

今天,根据你的三篇文章,说了上面10个方面要注意的问题,再提两点建议:

1.找点杂志来读,比如先读几本报刊复印资料;在打算给哪个杂志投稿前,先读他最新的几期杂志。看他的发文选题、文风、编辑特点,使自己的文章能更大程度上合乎他的选稿用稿要求

2.读一本研究方法的书,我推荐你读《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 我再说点别的:

其实,你的文章很有内容,也有观点,如果注意了上述那些问题,文章水平和质量还会有较大提高。

关于交版面费:许多杂志一看是学生文章,或者质量不高的文章,就可能会提出收版面费。一般来看,越是好杂志越不轻易提出收版面费。但一篇文章收个三五百,应该可以接受,如果必须发表这篇文章,800、1000你也得忍。其实,有不少杂志是不收版面费的。以青年研究的杂志为例,中国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是不收的,但比他们差的青年探索、青少年研究却有时候会收。你们发文章的杂志,哪些不收,可以向高年级的师兄师姐询问,或者导师。北京这么大,杂志这么多,你又是的研究生,相信你发几篇文章不成问题(包括交点钱发)。我能说的也就这么多啦,剩下来还是得你自己管自己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