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汽车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言学概论作业三(第六章——第九章)

语言学概论作业三(第六章——第九章)

来源:百家汽车网


第三次作业(主观题)

【第六章(语用学)、第七章(历史语言学)、第八章(应用语言学)、第九章(心理语言学)】

一、名词解释

1.洋泾浜语

指上海外滩的一个地方,鸦片战争后,这里是外国商人 ,外国人和当地人在交往中形成一种混杂汉语成分的英语。后指那些由不同语言混杂而成,与洋泾浜性质相同的交际工具

2.亲属语言

从同一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种语言,叫亲属语言。如法语、意大利语等就是从古拉丁语分化而来的。

3.外来词

指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的词语。如沙发、夹克等。

4.综合性语言

主要使用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等语法手段的语言,如俄语、德语等

5.社会方言

共同语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与一定的社会分工或因素相关的功能系统,如专业语言、黑话等

6.话轮

话语语言的一概概念,指构成回话的基本单位, 一个完整会话由两个话轮构成

二、分析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新闻,分析其中言语行为的变化及其产生效果的原因:

某城市地铁站内有一位盲人坐在地上乞讨,放在面前的纸牌上写道:“我是盲人,请各位给我点钱买饭吃。”但过客反映冷淡。后来一位路过的人,将牌子上的字改作:“现在已经是春天,可是我看不到。”路人看过,不少人掏出了钱。

原来的用于直接乞讨,不容易产生同情;后者则以与常人感受对比说话,更能打动路人心理,产生恻隐同情

2.阅读下面这段新闻,就其间反映的与语言符号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本报讯 8月6日,海口市交警部门做出了删除所有带“4”的新车号牌的决定后,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场讨论删“4”迷信与顺应民心之争的风波,正反双方据理力争,争论愈演愈烈。昨日下午,海口交巡警专门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针对新车牌删“4”引发的争议作出了官方的解释,删“4”既不是信奉迷信,也没有浪费牌号资源,反映了众多市民的意

愿。 (《海南特区报》)

同音忌讳,反映汉民族民间存在的语言忌讳心理。

3.话语形式与语境有紧密的联系,请以“欢迎”为题,构拟与以下两个语境相关的欢迎辞:

(1)邀请老同学到家里做客时: 有空到我家坐坐

(2)高级宾馆迎宾小姐对客人说时: 欢迎光临

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照文意衔接的要求,在提供的四种选择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填在横线上。

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 乙 ,又来了一片沁人心脾的冷雨。

甲.一阵乌云刚刚布满天空 乙. 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

丙.一群欢叫的大雁刚刚从高空飞过 丁.一堆堆积雪刚刚融化

三、问答题

1.简述四种关于语言获得理论的主要观点。

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大人语言的模仿来掌握语言的

强化说:跟模仿说有联系,认为儿童除了模仿,更要通过不断受到外界的强化刺激来形成语言习惯

天赋说:认为人的语言知识至少有一部分,即一些基本的类别范畴和语法原则,是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得来的,通过后天接触的语言环境不断加以调整和补充,最后才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

认知说:认为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既有遗传机制的作用,又有语言环境作用,或者说二者是相互作用。

2.语言发展演变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加以说明。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3.语言会随着社会分化的不同类型而产生不同的分化,主要结果有哪些?

A社会的地域分化会导致语言的地域分化,产生地域方言甚至亲属语言

B是社会的社群分化会导致语言的社群分化,产生社会方言

4.思维与语言之间有哪些主要不同?

A功能上不同,思维是服务对象,语言是工具

B单位不对等(范畴上不同)。概念、判断、推理与词语、句子、复句等并不对应

C思维没有民族性,语言有鲜明的民族性

5.什么是礼貌原则?请简单说明礼貌原则的内容。

会话活动中会话得以顺利进行时需要的礼貌性的话语原则,一般需要言语形式表现。从其形式和内容上看,一般礼貌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得体、慷慨、赞誉、谦虚、一致、同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