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汽车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哈尔滨市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解读

《关于哈尔滨市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解读

来源:百家汽车网


盘点账单 民生支出六成多

《关于哈尔滨市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解读

一组组数字让人欣喜、令人振奋:

2011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全市性基金收入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8.8%。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与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支出达360.9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8%。

一项项安排细致周密、倾力为民:

2012年,统筹安排资金,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安排补贴资金,着力支持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从严控制公务购车用车、公务接待、因公出国等“三公”经费支出。财政预算报告,是惠民的一份账单,是为民的一项承诺。

细数“2011”账目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破300亿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增长15%

2011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00.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0.5%。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57.1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1.2%。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0.5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2.8%;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19.7亿元,按可比口径比

上年增长23.4%。

2011年,全市性基金收入完成307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8.8%;全市性基金支出完成348.1亿元,比上年增长41.7%。市本级性基金收入完成203.5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1.1%;市本级政

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96.7亿元,比上年增长70.2%。

精算“2012”安排

【收支预览】

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318.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5%。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384.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2.1%。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76.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5%。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84.8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4.7%。根据收入安排情况和上下级结算,2012年全市及

市本级预算安排是平衡的。

2012年全市性基金收入安排307亿元,与上年持平;市本级性基金收入安排203.5亿元,与上年

持平。相应全市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42.7亿元,市本级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30.8亿元。

【投入重点】 2/3财力用于百姓身上

坚持理财为民理念,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住房保障、城市公交、公共安全等与百姓生活直接

相关的支出达360.9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8%,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投入重点】 惠民投入不吝啬不犹豫

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问题,财政资金绝不吝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没有犹豫。从创业就业

到健全社保体系,从社会救助到住房保障,2012年财政预算安排无不体现惠民宗旨。

社保就业支出84.5亿元

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4.5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在支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上,足额安排补助资金,确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实施,实现了市区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参保人数达到298万人;扩大了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范围,7530名高龄老人从

中受益。

创业就业 落实更加积极就业

统筹安排资金,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通过推动、资金引导,搭建更加丰富的创业就业平台,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群体创业就业。用好人才发展资金,营造更加适于

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医疗 支出40.1亿元

全市医疗卫生支出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7.2%。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对破产困难企业及厂办大集体企业职工、农民、市区城镇儿童和非从业居民参保给予补助,实现了全

市医疗保障全覆盖。

社保 安排补贴资金年底实现全市养老保险全覆盖

在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安排补贴资金,着力支持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年底前实现全市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足额筹集安排财政补助资金,确保城

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序开展。

教育 支出84.9亿元

全市教育支出84.9亿元,比上年增长25.9%。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全部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4亿元,保证城乡中小学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支持35所市区中小学实施行业规划改造和校舍安全加固,85所学校实施标准化改造,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14所,新建和改扩建公办

幼儿园100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社会救助 规范城乡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定

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动态调整和管理机制,规范城乡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定和资金发放管理,实现动态管理下

的应保尽保。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水平。

医疗低保 支持县域医疗中心建设

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资金保障制度,合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风险,支持县域医疗中心建设,提高市直医院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

住房保障 支出23.6亿元

拨付资金23.6亿元,支持改造棚户区32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2.6万余户。拨付资金6.5亿元,用于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并为12000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了廉租房租赁补贴。拨付资金1.5亿元,对1000户城市

低收入家庭给予经济适用住房购房货币补贴,支持6万农户实施泥草房改造。

住房保障 落实好棚改优惠

落实好棚户区改造优惠,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好棚改项目融资工作。积极筹措资金,用于房改货币化补

贴、经济适用住房货币化补贴、农村泥草房改造补贴和廉租房、公租房建设。

公共交通支出11亿元

拨付资金11亿元,用于成品油价格改革城市出租车、公交车及农村水路客运补贴,对公交企业落实老年人、伤残军警、学生等乘车优惠给予补贴,以及国有公交企业更新300台营运车辆和公交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等,推动

公交事业优先发展。

社会管理 落实资金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

积极落实资金,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保障信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维护

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安全 支出30.3亿元

全市公共安全支出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支持科技强警装备购置和“天眼”三期工程建设,全市累计设置“天眼”3836个,基本实现市区公共部位全覆盖;补贴安装居民小区单元电子防盗门2.1万樘。

大力支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落实市区供热管网改造、城市供热保障和煤热价格联动补贴资金,保证城市供暖。大力支持发展城市公共交

通,加快国有公交企业车辆更新,改善乘车环境,方便市民出行。

城市改造出资创纪录

支持城市“中兴”战略实现新突破。市财政筹措落实城建项目资本金50亿元,额度创历史之最,争取信贷规模175亿元,全年到位资金60余亿元,支持了阳明滩大桥、宣化高架路、先锋路、保健路等重点路桥建设和“三沟一河”综合治理,共新建及改造道路212条段、桥涵38座,完成污水截流管线敷设82.4公里、河道清淤拓宽45公里、河段景观绿化13.2公里,并对文昌街、花园街、道外江畔等重点区域既有建筑进行装饰和节能改造,

城乡载体功能显著提升。

全力支持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拨付资金13.6亿元,用于二环路维修改造、环境卫生管理提档升级、楼体粉刷清洗、园林绿化、户外广告牌匾整治、沿江景观建设、城市灯饰亮化和居民庭院整治等,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