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汽车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劳动者赔偿损失的标准规定

劳动者赔偿损失的标准规定

来源:百家汽车网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标准: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和《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时,用人单位可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剩余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支付。此外,还有关于服务期约定和保密义务的规定。

法律分析

一、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标准

1、关于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标准,是单位每月从其工资中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具体赔偿要依据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过错的大小、损害的程度,以及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确定。

2、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劳动者工作中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要赔偿吗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结语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标准应根据劳动合同和单位规章制度约定,考虑过错大小、损害程度和工资水平确定。扣除部分不得超过月工资的20%。劳动者工作中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用人单位可要求赔偿经济损失,扣除部分不得超过月工资的20%。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支付违约金,不得超过培训费用。保密义务和竞业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应支付违约金。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三条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v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应予支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