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汽车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力》复习提纲

《力》复习提纲

来源:百家汽车网

  二力平衡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最后的小结应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学好这一部分将对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这一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实验与思考的观察与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与日常生活中现象为基础加以运用,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在教学中我以同学们每天都要见到的讲桌、课桌、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列车为例,首先让学生判断其所处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让其分析受力情况,从力的三要素分析受力特点,让学生理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含义,进而引出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这样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时时有物理、处处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拉近了物理与学生的距离。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感受生命的崇高。

  多给予肯定和赞扬,给一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多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曾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百家汽车网还为您提供以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力与运动》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2。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受力、运动状态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4。物体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匀速直

...研究生专业课真题笔记大纲参考书目教材初试复习重点针对资料硕士应 ...

2023年东南大学925结构力学考研初试复习需围绕参考书目、真题、笔记提纲及题库展开,重点结合教材核心知识点与题型训练。具体复习策略如下:一、参考书目核心教材:《结构力学》(单建、吕令毅,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内容系统,适合打基础,需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及典型例题。《结构力学》(赵才其、赵玲...

...研究生专业课真题笔记大纲参考书目教材初试复习重点针对资料硕士应 ...

2023年东南大学990水力学考研初试复习资料与重点规划一、核心参考书目指定教材:《水力学》(第2版),赵振兴、何建京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说明:教材是复习的基础,需全面通读并理解核心概念(如水流运动、能量方程、管流计算等),结合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二、配套复习资料赵振兴《水力学》考研...

如何提高物理成绩

参与实验操作:通过动手实验理解抽象概念(如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加深对公式的感性认识。利用碎片时间:通勤时听物理科普音频(如《量子力学史话》),拓宽知识视野;睡前回顾当日重点公式(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nΔΦ/Δt)。总结:提高物理成绩需以课后复习为基础,通过习题训练提升应用能力,借助...

新祥旭考研:202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考研招生情况和备考指南_百 ...

复习资料:教材:《自动控制原理》(程鹏)及习题讲解、《理论力学》(谢传峰)。真题:参考“400+”整理的历年真题,重点突破自控(按章节出题,如传递函数、可控性)与理力(质点系受力分析、虚功原理)。复习重点:自控:相轨迹、幅相裕度、根轨迹等难点需多练;证明题需理解书上推导过程。理力:...

初中物理《重力》说课稿

初中物理《重力》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重力是北师大版物理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2、教学目标 ...

求小学教师资格证 《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复习资料(word)

增加教育心理学考点(学习动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3.提分知识点:单选题: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学习动机理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材料分析题:教学原则模块 6:1.整体占比:无考题2.提分知识点:单选题: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三).试题难度1.2017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上半年公考只有几个月了,如何复习《申论》?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理解题意: 1.文体:议论文。就是对事物或道理进行论述的文章。2.论述内容: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申论》考试时都要求考生抓主要问题,因为招考的国家公务员,行使国家权力,必须要注意平衡问题。要平衡最重要的就是考虑问题时主次分明,对于轻重利弊能较好地...

【盛世清北】2022年北京大学854普通物理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

北京大学854普通物理(含力学、电磁学、热学)考研无官方指定参考书目,推荐使用《力学》《电磁学》《热学教程》作为复习资料。以下为详细信息:一、推荐参考书目《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漆安慎、杜婵英。《电磁学》:高教出版社,梁灿彬。《热学教程》:高教出版社,黄淑清。二、参考书阅读方法目录法:...

简析陈敬容诗歌《力的前奏》的主题意蕴。

简析陈敬容诗歌《力的前奏》的主题意蕴。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力的前奏》写于1947年,它展现的是一个哲理性命题:力的爆发依靠长期沉默的聚集。歌者像一个容器,“蓄满了声音”;舞者为了一个姿势,“拚聚了一生的呼吸”。这些词语的选择和意象的营造都非常简洁、明快、生动,充满力量。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