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汽车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静电场章末检测

静电场章末检测

来源:百家汽车网
第一章 静电场 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如图1所示,在真空中,把一个绝缘导体向带负电的球P慢慢靠近.关于绝缘导体两端的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 B.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同种电荷 C.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异种电荷 D.两端的感应电荷电荷量相等

2.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电荷q1、q2、q3,恰好都处在平衡状态,除相互作用的静电力外不受其他外力作用.已知q1、q2间的距离是q2、q3间的距离的2倍.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q1、q3为正电荷,q2为负电荷 B.q1、q3为负电荷,q2为正电荷

C.q1∶q2∶q3=36∶4∶9 D.q1∶q2∶q3=9∶4∶36

FkQ

3.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为E=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qr

FkQ

A.E=中的场强E是电荷q产生的 B.E=2中的场强E是电荷Q产生的

qrFFkQ

C.E=中的F表示单位正电荷的受力 D.E=和E=2都只对点电荷适用

qqr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点,电势必定高

B.电荷置于电势越高的点,其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 C.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地方,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快

D.一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势能一定变化

5.如图2所示,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B=2v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 )

6.一带电粒子沿着图3中曲线JK穿过一匀强电场,a、b、c、d为该电场的电势面,其中φa<φb<φc<φd,若不计粒子受的重力,可以确定( )

A.该粒子带正电 B.该粒子带负电

C.从J到K粒子的电势能增加

D.粒子从J到K运动过程中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

7. 如图4所示,导体球A与导体球壳B同心,原来都不带电,也不接地,设M、N两点的场强大小为EM和E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使A带电,则EM≠0,EN=0 B.若使B带电,则EM=0,EN≠0

C.若使A、B两球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则EM≠0,EN=0 D.若使A球带电,B球接地,则EM=0,EN=0

8.如图5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为A、B,B极板接地,A极板带有电荷量+Q,板间电场有一固定点P,若将B极板固定,A极板下移一些,或者将A极板固定,B极板上移一些,在这两种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极板下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不变 B.A极板下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升高 C.B极板上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降低 D.B极板上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减小,P点电势降低

9. 如图6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两平行板左侧中点沿垂直场

v

强方向射入,当入射速度为v时,恰好穿过电场而不碰金属板.要使粒子的入射速度变为仍

2能恰好穿过电场,则必须再使( )

11

A.粒子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 B.两板间电压减为原来的

42

C.两板间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 D.两板间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10. 如图7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与电源E相连,在距离两板等距离的M点有一个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若将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但仍在M点下方,稳定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液滴将加速向下运动 ②M点电势升高 ③带电液滴在M点的电势能增大

④在b板移动前后两种情况下,若将液滴从a板移到b板,电场力做功相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2个小题,满分12分)

11.(6分)如图8所示,电场中某一电场线为一直线,线上有A、B、C三个点,电荷q1-8-7-8

=10 C,从B点移到A点时静电力做了10 J的功;电荷q2=-10 C,在B点的电势能

-7

比在C点时大10 J,那么:

(1)比较A、B、C三点的电势高低,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__; (2)A、C两点间的电势差是________V;

(3)若设B点的电势为零,电荷q2在A点的电势能是________J.

12.(6分) 如图9所示,E板上发射的电子初速度为零,两电源的电压分别为45 V、30 V,A、B两板上有小孔OA、OB,则电子经过OA、OB孔以及到达C板的动能分别为:

EkA=________eV, EkB=________eV,

EkC=________eV.

三、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满分38分)

13.(8分)半径相同的两金属小球A、B带有相同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C,先后与A、B接触后移开.

(1)若A、B两球带同种电荷时,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多大? (2)若A、B两球带异种电荷时,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多大?

-6

14.(8分)有一个带电荷量q=-3×10 C的点电荷,从某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

-4-4

荷克服静电力做6×10 J的功,从B点移到C点,静电力对电荷做9×10 J的功,问:

(1)AB、BC、CA间电势差各为多少?

(2)如以B点电势为零,则A、C两点的电势各为多少?电荷在A、C两点的电势能各为多少?

15.(10分) 如图10所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与AC平行,把带电荷量10 C的负电荷

-8

从A移至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6×10 J,AB长6 cm,AB与AC的夹角为60°.求:

(1)场强方向;

(2)设B处电势为1 V,则A处电势为多少; (3)A处的场强大小;

(4)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

16.(12分) 如图11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相距为L的A、B两处分别固定着两个带电量相等的正电荷,a、b是AB连线上的两点,其中Aa=Bb=L/4,O为AB连线的中点,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滑块(可以看作质点)以初动能E0从a点出发,沿直线AB向b点运动,其中小滑块第一次经过O点的动能为初动能的n倍(n>1),到达b点时动能恰好为零,小滑块最终停在O点,求:

(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O、b两点间的电势差UOb; (3) 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

-8

第一章 静电场 章末检测(2) 答案

1.ACD 2.ABC 3.B 4.C 5.C 6.BD 7.BC 8.AC 9.AD 10.B

-7

11.(1)φC>φB>φA (2)-20 (3)10 12.45 45 15

解析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电子经历了两个电场作用,一个是E、A之间的电场,使电子向右加速,另一个是B、C之间的电场,使电子向右运动时减速;而A、B之间是等势区域,没有静电力做功.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分析出电子在EA、AB、BC各段的运动情况,由于已知各段的电压,所以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求出动能.因A点电势高于E点,所以电子在E、A间加速,静电力做正功,动能增加,由eU=EkA-0得EkA=45 eV.

因为A、B间电势差为零,即A、B间无电场,所以电子在A、B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EkB=EkA=45 eV.

因为C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所以电子在B、C间做减速运动,即克服静电力做功,动能减少,由eU′=EkB-EkC得EkC=EkB-eU′=(45-30) eV=15 eV.

13.(1)2∶3 (2)2∶1

解析 (1)A、B带同种电荷时,设电荷量为Q,C与A接触后,由于形状相同,二者平

111

分电荷量,A、C所带的电荷量均为与B接触后平分二者电荷量,则B、C的电荷量均为(

222313

Q+Q)=Q,A、B最终的电荷量之比为(Q)∶(Q)=2∶3.

424

(2)A、B带异种电荷时,设电荷量分别为Q、-Q,A、C接触后,平分电荷量Q,A、C

111

的电荷量均变为Q;C再与B接触,平分二者的总电荷量,C、B的电荷量均为(Q-Q)=-

222111

Q.则A、B最终的电荷量之比为(Q)∶|-Q|=2∶1. 424

14.(1)200 V -300 V 100 V (2)200 V 300 V -6×10 J -9×10 J

解析 (1)方法一:先求电势差的绝对值,再判断正、负.

-4

|WAB|6×10

|UAB|==-6 V=200 V

|q|3×10因负电荷从A移到B克服静电力做功,必是从高电势点移到低电势点,即φA>φB,UAB

=200 V.

-4

|WBC|9×10

|UBC|==-6 V=300 V

|q|3×10

因负电荷从B移到C静电力做正功,必是从低电势点移到高电势点,即φB<φC. UBC=-300 V

-4

-4

UCA=UCB+UBA=-UBC+(-UAB)=300 V-200 V=100 V. 方法二:直接代入数值求解.

-4

电荷由A移向B克服静电力做功即静电力做负功,WAB=-6×10 J

-4

WAB-6×10UAB==-6 V=200 V

q-3×10WBC9×10UBC==-6 V=-300 V

q-3×10

UCA=UCB+UBA=-UBC+(-UAB)=300 V-200 V=100 V.

(2)若φB=0,由UAB=φA-φB得φA=UAB=200 V,由UBC=φB-φC,得φC=φB-UBC

=0-(-300) V=300 V

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

-6-4

EpA=qφA=-3×10×200 J=-6×10 J 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

-6-4

EpC=qφC=-3×10×300 J=-9×10 J.

15.(1)场强方向C至A (2) -5 V (3)200 V/m (4)5 eV

解析 (1)将负电荷从A移至B,电场力做正功,所以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沿A至C,又因为是负电荷,场强方向与负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反,所以场强方向应为C至A方向.

-8

W6×10 J

(2)由W=qU得:U===6 V,即A、B两点间电势差为6 V.沿电场线方向-8

q10 C电势降低,B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U=φB-φA,φB=1 V,φA=φB-U=1 V-6 V=-5 V,

即A点的电势为-5 V.

-4

(3)如图所示,由B向AC作垂线交AC于D,D与B在同一等势面上.UDA=UBA=U=6 V,

1U

沿场强方向A、B两点间距离为AB·cos 60°=6 cm×=3 cm=0.03 m,所以E==200 V/m.

2d

(4)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Ep=qφA=(-e)×(-5 V)=5 eV.

2E01-2nE02n+1L

16.(1) (2) (3) mgL2q4

解析 (1)因为+qA=+qB,a、b以中点O对称,所以Uab=0.滑块由a到b的过程,根

L2E0

据动能定理:qUab-μmg=-E0,所以μ=.

2mgL

(2)对小滑块由O到b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

1

μmgL-nE04L1-2n

qUOb-μmg=-nE0,UOb==

4q2q(3)UaO=-UOb=

E0

.

2n-1E0

,小滑块从a点开始,最终停在O点,根据动能定理qUaO-

2q

2n+14

L.

qUaO+E0

μmgs=-E0,s==

μm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