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汽车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省2015年上半年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章节:各类建筑功能组合考试试卷

河南省2015年上半年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章节:各类建筑功能组合考试试卷

来源:百家汽车网
河南省2015年上半年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章节:各类

建筑功能组合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从空间演化形态看,区域镇体系的演化过程为。 A:点—轴—点 B:网—轴—网 C:网—轴—点 D:点—轴—网 E:综合治理

2、城市的基本居住单元为。 A:社区 B:家庭 C:组团 D:居住区 E:综合治理

3、社会监督是指。

A: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

B: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受理并组织核查、处理 C:城市中的所有机构、单位和个人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等行为的监督,其中包括对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规划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执法行为和相关程序的监督

D: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 E:综合治理

4、城市规划既是一项技术性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城市规划也因而具有明确的。

A:公共属性 B:全局性

C:专项属性 D:指示性 E:综合治理

5、以人口为中心的社会生态亚系统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以物资从分散向集中的高密度运转,能量从低质向高质的高强度聚集为特征 B:以高密度的人口和高强度的生活消费为特征

C:以生物与环境的共存,城市活动的支持、容纳、缓冲及净化为特征 D:以信息从低序向高序的连续积累为特征 E:经济

6、城市环境的构成要素中,是实现城市各种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设施。 A:城市自然环境 B:城市的经济环境 C:城市人工环境 D:城市的社会环境 E:经济

7、城市生活的核心是。 A:市场厅 B:露天剧院 C:广场 D:市场 E:综合治理

8、在城市工程管线综合术语中,地面到管道底(内壁)的距离是指: A:管线覆土深度 B:管线埋设深度 C:管线水平净距 D:管线垂直净距 E:经济

9、在江河附近,设计地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位以上。 A:0.5 m B:1.0 m C:1.5 m D:2.0 m E:经济

10、生态系统一词由英国植物学家于1935年提出。 A:赫克尔 B:坦斯利 C:罗斯 D:林德曼 E:经济

11、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道路网络 B:土地用途 C:地块划分

D:建筑形式的变化 E:综合治理

12、当代建筑美学观念和流派中,是随着20世纪科技的发展,在建筑领域呈现的一种美学思潮。 A:高技术建筑美学 B:反形式美学 C:解构建筑美学 D:地域性建筑美学 E:经济

13、平曲线最小半径主要取决于道路的。

A:设计车速 B:控制尺寸 C:中心线位置 D:红线宽度 E:经济

14、下列选项中,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较完整或可整治的景观风貌

B:有形的建筑群及构筑物更能表现历史文化街区特殊的文化价值 C:记载了过去城市的大量的文化信息

D:有一定比例的真实遗存,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 E:综合治理

15、城市规划中主干道的间距是。 A:800~1 200 m B:1 200~1 500 m C:500~800 m D:300~500 m E:经济 16、城市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应遵循主要干管应该靠近和热负荷集中的地区,避免长距离穿越没有热负荷的地段的原则。 A:大型用户 B:主要交通干道 C:市中心

D:繁华的街道 E:经济

17、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中,,使空间信息的查询以及简单的分析远程化、社会化、大众化,将大大促进空间信息的共享和利用。 A:Internet和CAD相结合 B:CAD和GIS结合 C:Intemet和遥感相结合 D:Intemet和GIS相结合 E:经济

18、电缆敷设方式中,当同一路径电缆根数不多,且不超过根时,在城市人行道下、公园绿地、建筑物的边沿地带或城市郊区等不易经常开挖的地段,宜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A:4 B:5 C:6 D:7

E:经济

19、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一系列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城镇所组成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是指体系。 A:城镇规划 B:城乡 C:城镇

D:区域城镇 E:综合治理

20、城镇化的模式是指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特定阶段、特定环境背景中城镇化基本特征的模式化归纳、总结。其中,在商品短缺时期是以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A:国有企业

B:外资及混合型经济 C:乡镇集体经济 D:分散家庭工业 E:综合治理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市域城乡空间一般划分的是。 A:农业开敞空间 B:生态敏感空间 C:发展空间 D:建设空间 E:综合治理

22、城市经济区组织的首要原则是。 A:联系方向原则 B:中心城市原则 C:可达性原则 D:腹地原则 E:经济

23、一般具有地形平坦、规整、坡度适宜,地质条件良好,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等待点,是能适应城市各项设施建设要求的用地是用地。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E:综合治理

24、城市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城市对外交通运输 B:城市客运交通

C:公共交通换乘枢纽 D:轨道公共交通 E:综合治理

25、城市环境容量的制约条件,不包括。 A:城市自然条件 B:城市资源条件 C:城市现状条件 D:经济技术条件 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下列对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再循环的主要途径描述正确的是。

A:物质由动物排泄返回环境

B:物质通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碎屑返回环境

C:动、植物尸体或粪便需微生物分解释放营养元素

D:风化和侵蚀过程加上水循环携带营养元素进入生态系统

E:通过在植物根系中的真菌,直接从植物残体中吸收营养物质而重新返回到植物体

2、公开的原则是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公开行政决定包括。 A:行政处罚

B:公开行政所依据的行规 C:行政裁决

D:公开行政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E:行政复议

3、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直接用于农业用地的是。 A:耕地 B:林地 C:乡村医院 D:农田水利 E:宅基地

4、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作用包括。

A:指导总体规划的编制,发挥上下衔接的功能

B: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由共同的上级组织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C: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发挥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筹功能

D:随着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的发展,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衍生型的城镇体系规划类型,例如都市圈规划、城镇群规划等

E:协调区域城市间的发展,促进城市之间形成有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5、在行的基本原则的现代行政分类中,表述为消极行政的情况是。 A:命令 B:行政规划 C:行政指导 D:行政处罚 E:行政强制措施 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修订主要包括的方面有。 A: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B:进一步完善住宅日照间距的有关规定 C:增补老年人设施和停车场(库)的内容

D:与相关规范或标准协调,加强了措辞的严谨性

E:对分级控制规模、指标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 7、我国城乡规划行政体系的构成包括。 A: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 B: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 C:城乡规划行政的纵向体系 D: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E:城乡规划行政的横向体系

8、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包括。 A:处罚法定原则

B:处罚与处分相结合的原则 C:公证、公开的原则

D:受到行政处罚者的权利救济原则

E:行政处罚不能取代其他法律责任的原则

9、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建设用地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的规定。其具体控制内容包括。 A:用地性质 B:用地使用兼容 C:用地边界 D:用地面积 E:用地范围

10、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为了明确和强化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管制作用,确保城市土地得以合理利用。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做到:__

A.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布局 B.尽量遵守国家用地标准

C.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项建设用地

D.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尽量少占基本农田

11、依照《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我国风景名胜区分级条件是:__ A.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 B.人文景物应当非常集中 C.环境质量 D.规模大小 E.游览条件

12、根据《镇规划标准》的规定,镇用地计算原则体现为。 A:用地面积计算的精确度应按制图比例尺确定 B:镇的现状和规划用地应统一按规划范围进行计算 C:分片布局的规划用地应直接进行汇总

D:规划范围应为建设用地以及因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E:现状及规划用地应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用地的计算单位应为公顷(h㎡) 13、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 A: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B: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C: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D: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E: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14、下列关于城乡规划的作用和任务,说法正确的是__。 A.城乡规划是国家对城市建设进行宏观的手段 B.城乡规划是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C.城乡规划的主要对象是城市的空间系统

D.城乡规划不过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同样具有法规效力 E.从本质上讲,城乡规划就是一种表述

15、通过住宅建筑的不同布局,可产生不同特点的居住空间与环境,是住宅群体空间的基本形式。 A:规则式 B:自由式 C:行列式 D:周边式 E:点群式

16、城市总体布局应当在满足城市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和人文条件,对城市进行整体设计,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形象,即城市总体布局的艺术性,包括。

A:城市用地布局艺术

B:城市空间布局体现城市审美要求 C:城市空间景观的组织

D:继承历史传统,突出地方特色 E:与优越的自然条件相结合

17、社会现代化这一系统包括有__。 A.工业化和民主化 B.城市化和科层化 C.社会结构分化 D.人的现代化

E.生活方式的世俗化

18、关于确定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在选用车道时,只能采用相互搭配的办法

B: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行驶时,双向4条机动车道是比较经济、合理的 C:技术规范规定两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不得少于4条

D:车道过多会引起行车紊乱,行人过路不便和驾驶人员操作的紧张 E:城市道路两个方向的机动车车道数一般不宜超过4~6条 19、城市发展目标通常可以分为等方面的内容。 A:经济发展目标 B:科技发展目标 C:社会发展目标 D:城市建设目标 E:环境保护目标

20、在行学中监督行政关系,是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主体的监督关系;其关系主要包括:__。

A.国家执法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B.行政监察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司法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D.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E.国家审判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1、随着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的发展,在一些地区出现了衍生型的城镇体系规划类型,有等。 A:都市圈规划 B:城镇群规划

C:区域规划

D: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E: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22、近期建设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

A:处理好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C: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D: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E: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符合资源、环境、财力的实际条件,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D类水体标准用水适用于__范围用水。 A.源头水

B.珍贵鱼类保护区 C.游泳区

D.鱼虾产卵场 E.饮用水

24、下列关于私人部门的规划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私人部门的规划师是特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B:私人部门中的城市规划师对公共利益无所作为

C:私人部门的规划师具有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桥梁作用

D:私人部门的规划师通过对社会利益的代言而参与社会利益协调的过程中,并发挥相应作用

E:私人部门的规划师的主要角色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

25、根据《广告法》的规定,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包括。 A:交通标志上

B:风景名胜景点建设控制地带 C:大型商业建筑上

D:影响交通安全的地带 E:历史文化保护单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