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汽车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力验收报告范例

电力验收报告范例

来源:百家汽车网

电力验收报告范文1

【关键词】竣工验收;建设过程;技术资料

引言

在经济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电网事业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很大进步。随着用电需求的大幅增长,供电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电网建设工程规模扩大,数量也有所增加。工程事关国家经济发展,担负着生活生产供电的重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然而工程建设过程较为复杂,稍有疏忽,极易出现安全质量问题。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竣工验收在实际中常被忽视,以至于出现纠纷或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因此,在电网建设工程中,必须重视竣工验收工作。

1 竣工验收及其在电网建设工程中的重要性

1.1 定义

任何工程都要经历决策、设计、施工、验收几个环节,多数施工单位都将重点放在了施工环节,对竣工验收则有所忽视。

竣工验收通常是指在工程建设完成、施工单位提交竣工报告后,建设单位组织施工方、设计方以及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进行全面检验,并获取有关资料凭证等,以确定工程与规划设计时的要求完全符合且保证没有质量问题。须注意的是,工程建设中经常会有分阶段验收,此时竣工验收是指最后的总验收工作,而已完成验收且办理了移交手续的阶段验收原则上无需重复办理。

1.2 作用

竣工验收是对工程建设成果的全面考核,通过质量检查,可判断项目是否与要求相符,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竣工验收需要办理固定资产的使用手续,从中能够总结有用的经验,进而提高管理水平,为日后建设提供必要依据;作为工程建设的最后阶段,竣工验收标志着建设成果可以投入生产使用,对投资使用的合理性审查具有重大意义;竣工验收是项目转入投产使用的重要环节,因为在工程建成投产后,国家要根据竣工验收结果对其进行全面考核。

2 电网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程序及验收内容

2.1 验收程序

通常分为两个验收阶段,一是初步验收,二是正式验收。因为电网建设工程规模不同,复杂程度也各异,对于大规模、比较复杂的项目,为确保没有遗漏,需要经过两次验收;而小规模、比较简单的项目,可一次性完成全部的验收工作。

(1)验收准备

在全部工作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先展开自检工作,包括两点:一是质量检查,如果发现有遗漏或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及时弥补;二是资料汇整,在提交竣工前,施工单位应将相关资料准备齐全,如技术资料、工程决算书、更改方案等。若工程较为复杂,可在自检后进行复检,将遗留问题彻底解决,得到上级部门的许可,为正式验收做好准备。

建设单位应配合设计、施工单位做好所有工作,如各项资料、工程盘点的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地批准文件、设计方案、工程决算的收集校对。同时,建设单位还应联合生产部门整理有关资料、开展试生产,认真评价工艺水平、预估投资效果。因验收涉及整个工程,工作量较大,需提前将各种文件表格进行分类整理,并制定适宜的验收计划。竣工验收工作意义重大,为减少失误率,准备阶段应确保各种数据资料的完整和真实,并由专人负责整理。

(2)初步验收

也叫预验收,即在正式验收之前开展的一次验收工作。经常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或领导参加,对建设工作进行初步检查。既可为正式检查做准备,又可趁此时对不足之处加以弥补。

(3)正式验收

施工单位正式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单,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接收后对报告单进行审查,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共同验收。

2.2 竣工验收报告书

作为竣工验收的关键文件,竣工验收报告书意义重大,既是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的回顾总结,也是反映施工单位水平的重要依据。报告书内容主要包括:(1)工程项目的总说明和要求;(2)技术档案的建立情况;(3)工程建设情况。如工程的完成状况、质量水平;试生产期间的设备运行状态、技术指标完成状况;超支原因分析;方案更改前后的变化总结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工程决算状况;对外来经验和技术的借鉴程度等;(4)工程效益情况。试生产期间的经济效果与设计经济效果的比较,技术改造项目改造前后的经济效果的比较;技术水平、科学程度与国外的比较;偿还贷能力或回收投资能力评估;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等;(5)外商投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的外资企业的外资部分,有会计事务所提供的验收报告及查账报告;合资企业中方资产有当地资产部门提供的资产证明书;。

2.3 签发《竣工验收证明书》

若工程达到竣工标准要求,且一切都与合同相符时,建设方应及时签发《竣工验收证明书》,并由己方、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签字确认。

2.4 质量核定、移交资料

在受理了竣工工程质量核定任务后,承监工程的监督单位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核定。说明其质量等级,核定合格或优良的工程发放《合格证书》否则不得投入使用。工程验收记录是日后改造维护以及复查的依据,也是电力项目的永久性技术文件。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应按照相关规定向建设单位移交验收记录资料。

2.5 办理移交手续和工程决算

全部验收工作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办理工程移交手续和工程计算手续。建设单位编制好工程决算,并办理完结算手续,将验收结果向上级汇报,竣工验收工作至此结束。

3 关于电网工程竣工验收记录的加强

竣工验收记录关系着工程养护时期以及以后的检查改造工作,但其过程较为复杂。从事人员应有极强的专业能力,在明确各组成部分的内在结构及功能用途后,方能进行组织整理。如此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并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可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以提高服务质量。在一个项目工程中,技术人员不可有太大的流动,否则很容易出现交接上的失误。这就要求企业需保证竣工验收记录人员的稳定性,若是特殊情况必须离开,一定要做好交接工作。此外,还应加强竣工资料的移交监督工作。在电力项目验收完成后,建设、施工单位应做好工作,完成数据传输,根据合同及城建档案馆归档要求的数据、文件,限定期限要求资料员向本公司和建设单位完成竣工资料的移交工作。

4 结束语

随着电网事业的发展,电力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建设过程较为复杂,而多数企业都以施工为重点,忽视了竣工验收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施工中,应加强对竣工验收工作的重视,按照正确的程序进行每一步操作,确保竣工验收工作顺利完成,以提高整个过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煜.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探讨[J].广东科技,2013(18).

[2]袁海.现代化管理方法在电网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3(18).

电力验收报告范文2

关键词:GIS 数据 流程 实时性

Enterprise of basic level power supply distribution GIS data maintenance mode to discuss

Sun Jun

Hangzhou Electric Power Bureau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of basic level power supply distribution GIS system process, due to scheduling and other departments for data real time requirements are higher, and the original data maintenance process exists generally poor real-time status, affecting many of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GIS function distribution. Therefore, can attempt to improve GIS data maintenance process model, which can not only guarantee the correctness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data, but also can ensure the real time of data.

Key words: GIS data; process; real time

在建设智能电网的今天,配电GIS(地理信息系统)中越来越多的新功能被广泛应用到配网生产、运行、营销各个环节中。而实现这些功能的基础就是庞大的GIS数据群。如何保证这些数据的实时性、正确性和完整性,是各基层供电企业一直以来重点研究的一个难题,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很多供电企业都建设了GIS系统,也都强调了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包括从数据源采集、数据录入方式和数据校验方式、硬件配置等方面加强管理,但是一直忽略了对数据实时性方面的保证,导致在与智能电网建设的衔接过程中,不能为调度提供真正有效的实时数据,所以我们不仅需要配电网的历史数据,更需要配电网的最新数据,能为电力调度提供依据,也能为潮流计算、网络重构等提供数据保证。因此,要制定出一种既能保证数据正确性、完整性,又能保证及时性的数据维护流程模式,是GIS数据能为实现各项功能和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也是电力配网技术人员探讨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

1、配电GIS的结构组成及基础数据的重要性

由分层结构图可以看出,GIS系统所有的应用功能都要通过应用服务器或者数据存储控制器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调用,而数据库中的配电数据又是整个数据库的核心所在。

配电数据分为电气参数、位置信息和拓扑关系等内容。电气参数数据一般是通过供电企业的停复役申请单、验收报告、设备变更单等表单综合录入;位置信息是结合地理图信息和GPS定位而对电气设备位置的确认;拓扑关系则是多个电气设备之间的电气连通关系,这个也是生成各种电力图幅的关键。

由此可见,无论是电气参数、位置信息,还是拓扑关系;我们都要保证每个入网设备的正确、实时、完整,才能应用到各个领域。关于电气参数和位置信息的重要性,我们可想而知,但更重要的属性,则是设备之间拓扑关系的一个建立,这也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比如说要生成一幅系统图,我可以忽略位置信息,也可以只录入设备的主要参数,但是如果没有拓扑关系,是生成不了系统图的,而没有系统图,无从进行配网,也就没有智能电网的概念了。

2、基层供电企业的GIS数据惯性维护模式

在二十世纪末GIS技术被大量应用到各个领域后,大量基层供电企业也纷纷加入到GIS建设中来,并形成了自己的GIS数据维护模式和GIS功能应用。很多供电企业的数据维护模式不径而同,基本上采用一些工程完工表单(包括设备变更单、班组验收报告等)进行数据维护。维护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班组进行数据录入,配网生技部门校验并上传数据的一个过程;另一种是由专门的GIS中心的人员进行录入,配网生技部门或者GIS中心的专职校验人员进行校验的过程,有些供电企业还提出了资源中心的概念,也就是把所有的数据处理都放在GIS部门,并让这些数据为GIS各个功能所共享。

模式一:由班组、生技、调度组成的数据(设备属性、位置及拓扑)录入和更新闭环流程。(见左图)

模式二:由GIS中心、生技、调度组成的数据(设备属性、位置及拓扑)录入和更新闭环流程(见右图)。

目前大多数供电企业采取的这两类模式,从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的角度去看,数据质量是没有问题的,首先,录入的依据是一些完工后的表单,数据质量肯定没有问题,其次,在数据流转的过程中,都设置了校验这个环节,不论从单一数据的规范性、正确性方面,还是对关联数据(主要是拓扑关系)的正确性方面,都进行了有效的检查。但是,以上两个流程都没有让调度部门真正参与进来,这里就存在了一个问题:实时性得不到保证。

调度部门对实时性的要求非常高,一个工程结束时,调度部门要看到最新的实时系统图,这无疑给我们的现有流程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现有流程存在明显的两方面不足。第一,在数据维护流程中没有调度部门的位置。第二,如果要等完工表单出来再进行录入,肯定在时限性方面受到了制约,数据源不满足条件。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考虑制定一套新的GIS数据维护模式,让调度部门能真正参与进来,既能让调度部门对自己使用的数据正确性负责,又能保证GIS的实时性,成为真正实用的配电应用系统。

3、基层供电企业的新型GIS数据维护模式探讨

要使之成为真正实用的GIS系统,我们必须解决数据实时性问题。。之前录入数据的依据都是一些完工表单,比如验收报告、设备变更单等一些表单,但这些都是滞后表单,都是在工程完结之后出的资料,显然在时限上达不到调度需要在工程完结之前看到最新系统图的要求,所以我们只能考虑一些工程开工前拿到的资料,比如说停复役申请。停复役申请上有工程线路图,也有必要的基本参数,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基本录入依据。

停复役申请表单上的数据虽然相比验收报告、设备变更单等数据单来说数据量较少,但对于构筑系统图来说已经绰绰有余,只要保证最主要的设备属性参数和拓扑关系。对于调度部门来说,最主要的实时应用就是系统图,在工程完工前能够看到最新的系统图,是调度部门决定能否通电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在工程完工之前完成系统图的绘制。

按照以往的模式,我们在录入数据之后,要转到相应班组、科室,一个是要进行设备资料的补充和地理位置的修正,还有一个是要对数据进行校核。显然,如果再进行以上的步骤,会对数据的实时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事实上,我们也进行过这方面的探讨。对当天要进行的工作,我们进行提前录入数据,并生成系统图,在投运之前,我们经过班组、科室的补充和校验工作,最终流转到调度部门进行审核。整个环节下来,调度在设备投运之前看到最新的系统图是能够做到,但整个流程有动一发而系千钧的感觉,所有的班组,科室必须在第一时间不折不扣地配合完成,长期以往,工作量大,而且时间非常紧张,并不符合目前我们的日常工作习惯。

在此后的探讨过程中,我们也多次提出,在生成系统图的时候,能不能跳开班组、科室这两个环节,而直接流转到调度部门进行审核呢?通过系统分析,我们决定在数据录入完成后把流程一分为二,需要在数据起始阶段加设一个资料员,由其建立模型,并把设备的拓扑数据和属性位置数据分成两条路径。拓扑数据(系统图数据)在生成图形后直接流转到调度部门审核并让其在通电前看到最新系统图,这样在时间上就能保证实时传递;而需要补充的数据通过另一途径流转到班组、科室,作相应补充及校验,在时间上可以适当滞后,保证数据的充分补充和完备。这样,既可以解决数据的实时性问题,又能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改进后的拓扑图形(保证实时)/属性位置(可适当滞后)双路径维护流程模式如下:

为了该流程能符合我们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进行了相应人员设置,并建立了管理制度保证流程能够顺利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发现既能满足调度部门要求在复电之前看到最新的系统图,又能使班组能够有充足时间收集相关的台帐资料,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经过这一流程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数据质量,使之能为配电、营销班组广泛应用,而实时数据能导入到调度图形系统和配网自动化系统并得到应用,也为我们供电企业的智能电网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4、结束语

随着GIS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供电企业会重视GIS的流程及管理问题。说到底,GIS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管理问题。既然是管理,肯定涉及制度及流程的问题。特别是流程,各个地方的日常电力生产模式不尽相同,所以在确定GIS数据维护流程的时候,也不可能统一制定,只能根据自身状况,通过长期的磨合和实际经历来完善。

关于这个流程的设想及应用也只是提出一个思路,供大家探讨,在各个基层供电企业不尽适用,毕竟及管理流程上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智能电网知识读本刘振亚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2].电网GIS及其应用史兴华等编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

电力验收报告范文3

【关键词】通信线路;工程;质量;管理

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通信系统的依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信系统正常的运行是通信质量保障的基础,而通信工程的质量又决定了通信系统是否能够稳定的运行。在所有的通信系统中,传输线路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通信系统的基本保障。作为通信系统的血管,传输线路的质量决定了通信系统的优劣。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通信传输线路工程进行分析,同时提出质量保障的要点。

1.工程施工准则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02-2010》和《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21-2010》。除此之外,通信线路工程还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通信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国际通信设施建设管理规定》、《电信建设管理办法》、《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等行政规章的要求。

2.人员管理

2.1建立工程项目责任人制度

通信线路工程管理中应设置项目经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2)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3)要求较高的协调能力,处理各种公共关系;4)要求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在管理工程的过程中,会有各种文字性的材料,而且专业性很强,用语要准确;5)要有项目经理所具备的知识,有监理工程师所具备的基本知识;6)懂管理,管理能力非常重要;7)事业心强,责任心强[1]。

2.2各岗位分工明确

。对每个岗位都应该制定相应的职责和管理制度,人员可以交叉,但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

3工程质量标准

3.1材料检验

工程所用光缆及其他器材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及厂方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不符合标准或无出厂检验合格证的光缆和其他器材不得在工程中使用。电杆均采用通信用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基本杆高为7m,梢径为150mm。遇到特殊地段、跨越障碍或跨越铁路、公路、农村机耕道路时,可以根据实际地形选用9m、10m和12m等杆高,遇到局部山顶短段抬杆困难的情况,可考虑采用防腐木杆。环形钢筋凝土电杆应为锥形体,锥度为1/75,电杆的纵筋、架立圈筋、螺旋筋应符合相应标准,钢筋不得断筋或接续。

3.2光缆路由

光缆敷设前应进行路由复测,路由及敷设方式应以规划部门批准的红线和批准的施工图设计为依据。路由复测时,应核定光缆的路由走向、敷设位置,合理配盘,选定便于施工、维护、安全可靠的光缆接头位置。

3.3立杆回填

电杆洞深和拉线地锚的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立杆的杆位、规格程式和杆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4拉线施工

拉线设置程式及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线应采用镀铸钢绞线,拉线的距高比通常取1:1,靠近电力设施及热闹市区的拉线,应依据设计规定加装绝缘子。

3.5光缆敷设

光缆线路的走向,端别应符合设计要求。

3.5.1配盘应根据光缆盘长和路由情况、距离和预留要求综合考虑,尽量做到不浪费光缆、施工安全和减少接头。

3.5.2配盘应按照设计要求,考虑路由情况,选择合适的光缆结构、程式。

3.5.3光缆应尽量按厂盘号顺序排列,以减少光纤参数差别所产生的接头本征损耗。

光缆端别的确定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分歧光缆的端别应服从主干光缆的端别。光缆配盘、敷设安装的重叠和预留长度应符合光缆在接头处的预留、光纤在接头盒内的盘留以及其他预留的要求。敷设光缆时,牵引力限定光缆允许范围内。

3.6线路保护和防护

3.6.1拉线、吊线及架空光缆保护

城区内人行道上的拉线应套保护管,保护管的材质、规格及警示颜色应满足设计要求。吊挂式架空吊线与电力线交越时,一般应从电力线的下方通过,与电力线交越部分的架空吊线应外套电力线保护管。光缆在不可避免跨越邻近有火险隐患的建筑设施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3.6.2防强电

光缆线路与强电线路平行、交越或与地下电气设备平行、交越时,其间隔距离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光缆线路的防强电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缆线路进入交接设备时,可与交接设备共用一条地线,其接地电阻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3.6.3防雷

光缆线路在郊区、空旷地区或强雷区敷设时,应根据设计规定采取防雷措施。在雷害特别严重的郊外、空旷地区敷设架空光缆时,应装设架空地线。在雷击区的架空光缆的分线设备及用户终端应有保安装置。

3.6.4号杆

号杆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号杆的字或牌的高度,最末一个字或杆号牌下边缘应距地面2.5m,杆号应面向街道。杆号标示的内容及方法应符合设计规定和建设单位要求。

4验收要求

4.1验收组织程序

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队、企业自检评定、监理单位预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竣工验收。

4.1.1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4.1.2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4.1.3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验评定,监理单位在预验收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4.1.4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如果认为有不能满足验收规范的要求时,应及时提出让施工单位进行返修。

4.1.5单位工程有分包单位施工时,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应安本标准规定的程序检查评定,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将工程有关资料交总包单位。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由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4.1.6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通信管理局备案[2]。

4.2验收标准

验收包括:随工质量检验、工程初验、工程试运行及工程终验。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和标准。

5结语

通信线路工程的质量保障是多方面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完成工程。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沟通、解决,各个岗位遵守相关职责和规定,规范奖惩制度,使质量保障落到实处。另外,在以后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随着技术的发展要求会不断提高,工程人员的素质将在工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广联.通信工程中项目计划与控制的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10.

[2]陆江鸿.如何加强通信工程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2,8.

电力验收报告范文4

关键词:电厂; 土建;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施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是电厂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三个重要环节。施工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采取组织措施,保证施工任务按照规定的工期和质量完成,并通过深入施工现场,掌握施工的实际情况,发现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电厂土建施工准备

电厂建设土建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完成建设任务的前提。工程开工前,必须有合理的施工准备期。其基本任务是:掌握工程建设的特点、进度要求,摸清施工的客观条件,合理部署和使用施工力量,从技术、物资、人力、机械和组织等方面为施工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使工程开工后能连续施工。现场施工准备一般包括:场地策划、设置坐标控制网;清除现场障碍、平整场地;建设生产和生活临时建筑;接通施工用水、电、交通道路和排水渠道;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组织施工队伍进入现场;组织材料、设备,施工机具进场,并进行安装、检验、试运等;组织预制构件、非标准件加工和设备零部件配置,新产品的试制及鉴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进行技术、安全、质量和计划的交底;生产班组作好作业条件的施工准备工作。

1.1在施工前期资金、人力、机械、材料、工期计划的策划是工程重点,资金计划的落实, 可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结合工程工作面和工程量大小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机械,能够避免窝工、停机等现象并根据实际进度情况适当增减人力和机械设备,做到提前策划,合理安排;

1.2工期策划:因电厂建设涉及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等环节,土建施工是以安装设备为目的,为确保设备安装、调试、运行为目的,土建施工在施工计划编制的时候应确保安装的节点,如:厂用受电,土建应完善升压站、集控室、电缆沟等工作;烘炉节点,土建应根据锅炉、焚烧炉的设备进场情况提前完成锅炉基础、焚烧炉基础、空压系统、燃油系统、循环水及工业水系统等工作的完善并预留安装、调试设备的工期;

1.3场地策划:电厂建设需要安装大量的设备,在施工前期策划的施工应考虑避让设备堆场及设备加工厂。如:锅炉设备、汽机管道的堆放及加工场地一般设置在锅炉及炉后旁边,因此土建堆场、临时道路、给排水等工程策划的时候需要考虑。道路提前施工,能确保电厂建设的顺利进行,电厂建设过程中,良好的道路能使设备、材料进场顺利、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电厂建设存在大量的工业给排水管、电缆管沟、生活给排水、全厂接地等,需要提前预留和避让;同时临时水电布置合理能够避免在工程中反复的改动,避免因改动导致工程的影响。

电厂工程土建施工安全管理

在电厂工程施工过程中,积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正确处理好工程建设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关系,将安全管理提高到更高的程度,从而确保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安全和企业的安全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1搞好安全教育培训,落实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员工的安全意识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项目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所有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及技能教育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不违章作业。。

2.2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杜绝安全管理漏洞现场施工人员及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要不断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施现场标准化作业和标准化监督,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现场安全措施、安全风险进行安全性评价,查找安全薄弱环节,并及时补充完善。对重大危险源要进行重点控制,务必把事故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3.电厂土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

3.1现场材料管理

按照施工工艺标准和管理需要,科学地确定施工现场中各种物品的位置和数量,对各种物品的堆放要到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应按照施工工艺的要求和施工顺序分类放置,且平稳整齐防止滑落、倾倒,不妨碍正常施工。

3.2现场成本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节约物资、提高物资利用率、节省劳动力和工时等降低工程成本。改进设备机具的操作方法,提高设备机具的效率。进行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找出其存在差别的原因。

3.3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搞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质量形成过程的重要阶段,其目标是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服务。电厂土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任务是:预防产生质量缺陷和防止质量缺陷的重复发生。

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并采取技术措施,把符合性质量控制在规定的水平上。运用质量管理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经常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使质量不断提高。按照质量评定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评定。其具体内容是:掌握施工质量波动的规律,预防、控制异常波动;明确电厂土建工程相关成员在现场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产生质量问题时,相关部门要及时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质量问题的危害性,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应采取的措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效的防止质量问题的重复发生。

3.4现场环境管理

本着国家 “以人为本 ”的理念,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注重环境的安全与治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及教训的不断积累,电厂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也日趋成熟,也出台了建设标准化工地等条文和细则,要求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认真执行,以减少工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改善施工作业人员的健康等。

4.电厂土建工程竣工验收的管理

4.1电厂土建工程的竣工验收管理

电厂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是静态的检查。动态运行是否合格,必须通过调整试运。通过调整试运,不仅能够检查施工质量,还能检查设备系统的完整性、生产运行的准备情况、设备的制造质量和设计质量等。对施工单位,只有正常投产使用,才能算施工结束。。

4.2隐蔽工程验收

隐蔽工程是指工程竣工后不易或无法检查的各类施工项目。电厂土建工程的隐蔽工程主要有地基验槽、钢筋验收、电厂接地网的敷设,重要杆塔的基础制作、接地装置的安装等。验收人员验收后应写出验收报告,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应逐条列出,并规定好整改期限,不允许有缺陷遗留。

4.3跟踪验收

对于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安装调试、输电工程的基础掩埋夯实等电力土建工程,由于验收过程复杂或需要监督部分工序,要进行跟踪验收。有关单位派遣有关技术人员到安装现场,对各个关键环节进行跟踪验收。验收工作应按照验收细则开展,验收中发现的任何问题,施工单位均应积极解决,验收合格后各单位验收人员应编写跟踪验收报告。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刘洋;赵佳云;赵新宇;;施工现场临时安全用电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8期

电力验收报告范文5

关键词:ERP 工程 管理

检修公司的工程业务主要包括:技改、零购、科技、安措等,目前尚没有基建工程,省公司根据国网公司的要求,制定并了《XX电力公司工程全过程财务管理实施方案》和《XX省电力公司工程全过程财务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工程管理的环节及财务在工程管理中的具体事项,八个环节依此是:规划可研及投资计划、初步设计、招投标、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及后评价。在规划可研及投资计划阶段,财务参与确定年度投资计划等,在初步设计阶段,参与概算的审核,在招投标阶段,参与评标、合同的会签等,在工程实施阶段,财务参与工程资金的拨付及合同的执行,在竣工验收阶段,参与验收工作,在竣工结算阶段,参与结算的审核,在竣工决算阶段,审核应收应付款项及设备资产清册,编制竣工结算,配合竣工决算审计,正式转资、工程资金的清理,在后评价阶段参与评价。工程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五制三算”制度,即项目法人制、项目资本金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概(预)算、工程结算以及工程竣工决算,按照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不断深化工程财。

。比如:华东技改项目就不能准确结转到“其他应付款”科目上,财务在月结时只能通过手工再次维护结算规则,从“在建工程”结转到“其他应付款”科目上。而且一旦错了,改不掉,以后每个月都只能手工维护。今年国网实行了工程项目的源头管控:应用企业级项目编码器。

。物资到货后,办理系统交接单和验收单,做验收评价后完成收货处理。并对应采购计划将物资发货到相应的项目,实现项目物资成本入帐。

目前检修公司许多工程项目迟迟不能关门的原因许多是由于采购环节太长造成工程物资收发货迟缓,有些单位为了考核指标的提升,甚至会假收货,由于未到,会造成应付暂估科目金额增大。

对于已签订的合同,合同上明确质保金的,项目管理部门一定要按合同严格执行。对于实行招投标的工程项目,中标价与合同价应相符。

校验时,业务部门一定要提供合法合规的,业务部门服务确认可以是合同金额,但财务部门校验时只能确认金额,收多少确认多少金额,应与入库单一致。比如:服务类合同,在创建采购订单时可以按合同总价创建,100万的合同价,在最初创建时按100万创建,后来因审计核减5万,最终结算价为95万,这时可以修改先前创建的采购订单,在做收、发货处理。

业务部门应及时维护供应商,凡涉及支付国网系统内单位支付款项的供应商,请业务部门务必先走服务确认流程,然后拿到财务资产部校验。比如: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等等,与这些单位所签定的合同双方单位在ERP系统中要求同步入帐, 检修公司校验,付款,对方单位收款、确认收入。在财务管控集团对帐平台双方要互相抵消科目。对方一旦开具,就做收入,我方如果拿着不到财务报销,会造成单边挂帐。另外,凡涉及到开具的,户名都是XX电力公司,对方单位财务人员一般只看,不看合同,往往把帐做到XX电力公司名下,在这种情况下,又形成三方对帐。

前端项目管理部门不能看现场设备投运就万事大吉,按重要性原则,凡项目施工结算金额超过5万元(含5万元)的单项工程,均应接受审计。监审部出具的审计报告,是编制竣工决算报告、办理结算手续的主要依据。

运行单位应在项目竣工投产后10日内准确在PMS或ERP系统中创建设备台帐并启动工作流,保证设备实物和设备台帐资产卡片信息一致。

项目管理部门一定应及时向财务资产部提供书面: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实物资产设备移交清册、合同清册、经审计的结算报告及资产卡片号设备号,财务资产部在竣工验收当月估价转增固定资产,并按照规定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最终调整资产价值。

在ERP系统中,项目管理部门一定要注意项目状态的维护,一定要等财务部门结算转资状态之后,项目管理部门才能标注完工,项目关闭。

500千伏及以上的电网基建工程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6个月内完成决算编制工作。技改及其他工程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3个月内完成决算编制工作。

随着ERP上线,省公司ERP考核指标:项目转资率、校验准确率、设备资产对应率、工程财务报表及时性和准确性等等考核指标,都是需要前端业务部门的紧密配合。

参考文献:

[1]袁航,马骏.基于ERP的配网工程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5).

电力验收报告范文6

关键词: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A

10kV配网工程项目在电力系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这种配网工程在实际输电过程中应用很广泛。因此要求加强10kV配网工程项目的管理,这体现出10kv配网工程项目的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中价值的所在。但是在配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整个供电系统的应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增加项目管理员对这个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程度。

一、10kV配网工程项目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

据某项调查显示,在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可以从施工方案、外力破坏、施工之间的差异性和中性点接地方式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对于施工方案来说,在对10kV配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只靠施工方案就能保证工程完满结束的,在实际施工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会延迟施工项目的执行,因此施工方案只能是在施工过程起到总的指导方向,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很难依照施工方案上一步一步的执行,如果强行按照施工方案上执行,不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将会在施工过程中留下很多安全隐患。

2对于外力破坏来说,在对10kV配网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外力破坏时有发生,然而扰乱了项目管理,同时工程质量带来极大问题。在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中,管理者没有尊重客观规律,而施工人员进行随意的施工,还存在一些环境污染等问题,然而这些因素给供电的安全与可靠带来极大隐患。

3从施工之间的差异性和中性点接地方式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差异性表现在实际施工与施工方案不同,其严重阻碍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因此,这些差异性需要尽量降低,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指在管理的过程中,如果线缆被击穿而又没有及时地切断故障,其后果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发生的现象,因此中性点接地方式所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可能导致整个电网的瘫痪,因此,给10kV配网工程项目的后续管理带来更大难度,我们必须其质量。

二、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对策

根据上述提出的问题,以及现代电力发展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对电力发展水平的期望因素,这就要求10kV配网项目要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10kV配网工程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于这些要求我们可以大力加强10kV配网工程线路的运行与维护、提高10kV配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注重10kV配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以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可靠性,能较好的降低工程项目出现故障的概率,保证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的合理化和高水准水平,还能更好的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人员和地面人员也能进行良好的合作。

三、10kv配网工程项目施工控制管理

施工控制管理是指监理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以及进度的控制管理,这是10kV配网工程监理的核心关键部分,这是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关键因素。

1 基础设施的准备

基础设施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施工人员的分配和施工工具以及材料的准备。其中施工人员的分配是指,在施工各阶段的人员的分配,具体包括技术人员和普通操作工的分配。其中技术人员的分配在整个施工过程很重要,因此在分配这些人员时要进行严格的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对于高级技术人员的要求要苛刻,不仅需要技术过硬,还需要有较高的责任心。对于普通技工可以直接在当地雇佣,也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对当地地形的了解。对施工工具以及材料的准备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的工具以及施工材料的准备。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要对工程设计的路线粗略的估算出所需要的材料数量以及需要材料的种类。

2注意重点控制部位

在施工开始之前要确定这个工程中的一些关键的部位或者是薄弱的环节。在确定这些关键的控制部位之后,要进行登记,在施工过程中便于定期对这些关键部位进行检测。即使在施工完成后,进行适当的调试过程,如果出现问题,可以根据这些关键环节进行检测,这样可以减少在检查过程中不必要的检测。对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达到规范的要求。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在方案设计时,就要进行认真仔细的考虑,并且还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配合这种方案的实施。此外在设置控制点时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不能根据单一的因素就以此作为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这样的质量控制点在实际检测中才具有实际意义。

3人为以外因素的安全控制

我们可以发现在10kV配网工程中,除了人为因素外,还存在着部分的客观因素,这些人为以外因素主要包括的有施工器具、大自然、电三个方面。第一,对于施工器具的安全来看,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工程机械时,监理工作人员就需要要求操作人员有必要的相关上岗证件,并且要求操作人员要对设备定期的检查和保养;第二,从大自然的因素分析,在电力工程中,会有大量的高大的带尖的金属物,或导致一些人员无法控制的不安全因素;第三,就电的安全来说,要求驻场的监理工作人员积极的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平时排查、排除危险源的工作。

4项目管理因素的安全控制

三、10kv配网工程项目施工控制管理

施工控制管理是指监理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以及进度的控制管理,这是10kV配网工程监理的核心关键部分,这是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关键因素。

1 基础设施的准备

基础设施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施工人员的分配和施工工具以及材料的准备。其中施工人员的分配是指,在施工各阶段的人员的分配,具体包括技术人员和普通操作工的分配。其中技术人员的分配在整个施工过程很重要,因此在分配这些人员时要进行严格的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对于高级技术人员的要求要苛刻,不仅需要技术过硬,还需要有较高的责任心。对于普通技工可以直接在当地雇佣,也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对当地地形的了解。对施工工具以及材料的准备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的工具以及施工材料的准备。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要对工程设计的路线粗略的估算出所需要的材料数量以及需要材料的种类。

2注意重点控制部位

在施工开始之前要确定这个工程中的一些关键的部位或者是薄弱的环节。在确定这些关键的控制部位之后,要进行登记,在施工过程中便于定期对这些关键部位进行检测。即使在施工完成后,进行适当的调试过程,如果出现问题,可以根据这些关键环节进行检测,这样可以减少在检查过程中不必要的检测。对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达到规范的要求。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在方案设计时,就要进行认真仔细的考虑,并且还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配合这种方案的实施。此外在设置控制点时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不能根据单一的因素就以此作为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这样的质量控制点在实际检测中才具有实际意义。

3人为以外因素的安全控制

我们可以发现在10kV配网工程中,除了人为因素外,还存在着部分的客观因素,这些人为以外因素主要包括的有施工器具、大自然、电三个方面。第一,对于施工器具的安全来看,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工程机械时,监理工作人员就需要要求操作人员有必要的相关上岗证件,并且要求操作人员要对设备定期的检查和保养;第二,从大自然的因素分析,在电力工程中,会有大量的高大的带尖的金属物,或导致一些人员无法控制的不安全因素;第三,就电的安全来说,要求驻场的监理工作人员积极的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平时排查、排除危险源的工作。

4项目管理因素的安全控制

在工程建设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是施工单位没有提出一个的安全管理制度。针对系统化的、专业性较强的10kV配网工程来说,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施工现场来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这并不是凭空而谈,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就应该及时采取应急方案,并且要将事故带来的影响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将整个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化、程序化、制度化,因此监理要做好安全技术施工方案审查与执行过程监督。

四、如何做好项目验收工作

1明确竣工验收的范围和依据

对完工的10kV配网工程进行验收,要求要完全符合工程最初的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竣工验收的依据主要有工程相关的建设施工文件、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签订的相关合同、国家建筑工程法律法规、现场监理日志等。

2工程质量评价工作

验收工作分为三步,一是,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总结,工程质量一览表并制作好;二是,要做好各个项目的质量评估,这项工作必须要严格进行,对于不合格的部分要从头开始,等完工后,再次进行检查,要确保每一部分的检查都是合格的。之后再交由上一级进行检查,来进一步核定质量等级。三是,在验收的过程中必须各项检测指标都达到要求,才能进行最终的验收。

3竣工验收报告

在工程建设收尾阶段,工程监理部门要协助检查单位做好验收报告。。这样的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才算达到完全竣工的验收,这样能够更好的保障工程完工后能高枕无忧。

结语

10kV配网工程项目是一种较大的工程,因此不管是在施工阶段,还是在准备阶段,都要进行认真准备筹划。因为对于一项大型的施工工程而言,每一步都必须做好准备,如果一步未设置好,那么将影响到下一步施工的进程。这只是在准备方面必须准备充分,在预算上必须仔细谨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仅要设置准确有意义的质量监控点,还需要制定一套完整有实际作用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这两项工作,在施工计划的实施上就会减少部分阻力。做好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不仅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安全、进度创造了条件,也为工程竣工后的运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红兵.施工项目的安全控制.[J].民营科技,2010(5).

[2]卢文,梁裕琪,范建文.10kV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J].电子世界,2012,10(24):120-121.

[3] 沈炳良.电力工程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监理.[J].科技资讯,2007(12).

[4]黄栋材.10kv配网施工工程管理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2,19(10):1-190.

[5] 袁冬.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融入社会责任的探讨[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1(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