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汽车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复习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复习题

来源:百家汽车网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 ** 分)

1. 下列哪项礼仪能够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 D )

A 家庭礼仪 B 交往礼仪 C 职业礼仪 D个人礼仪 2.个人礼仪的核心是( A ) A.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 B.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大方得体 C.表情自然舒展,面带微笑 D.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A )是职业人在职场这个特定范围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 A.职业礼仪 B.求职礼仪 C.职业道德 D.职业形象

4.2005年,甲将自己的一间房屋租给乙方居住,租期3年。租期届满后,乙继续居住,并按时缴纳租金。2009年,乙出差两周,在此期间,甲决定以15万元的价格将该房出售给丙,并办理了过户手续。已归来时,丙即要求乙搬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 A.甲丙买卖有效,乙应搬出该房 B. 甲丙买卖有效,但乙有权继续居住 C. 甲丙买卖无效,丙不能取得所有权 D. 甲丙买卖无效,但丙可以取得所有权 5.在公共汽车、火车或影院等公共场所,朋友间说话应该( D )

A.高谈阔论 B.随心所欲 C.无所顾忌 D.轻声细语、不妨碍别人

6.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D )

A 爱岗尽业的基本要求 B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C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D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7.个人能否按照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 A )

A 内心信念 B 社会 C 传统方式 D 评价方式

8.国家干部遵纪守法,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售货员公平对待顾客,这是( B ) A 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要求 B 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要求 C 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要求 D 尽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要求 9.交往礼仪是指( B )

A社会成员在相互间礼尚往来与待人处事的准则。

B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事的准则。 C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 D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和谐程度。 10.个人礼仪是以( C )为基础,以文明礼仪为标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 A行为习惯 B文化素养 C 社会公德 D物质文明 11.登门拜访他人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D )

A.未经主人邀请和许可,自由出入各个房间 B.入座之后不能走动 C.随意改换主人家里的摆设 D.尊重主人,做到客随主便 12.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B )

A 办事公道 B 服务群众 C 奉献社会 D 职业理论知识 13.办事公道对于企业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企业赢得市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B.抵制不正之风的客观要求。 C.企业能够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 D.会导致企业亏损、倒闭。 14.下列行为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的有( D )

A.随地吐痰 B.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C.捡到财物,占为己有 D.爱护公园或路边的花草树木 15.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 C )

①不能靠突击来实现 ②不能通过空想来完成

③靠对不良道德意识的改变 ④靠对良好行为习惯的改变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16.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成为 ( D )

A 道德品质 B 道德理想 C 道德原则 D 道德规范 17.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这体现了法律的( B )

A.指引作用 B、强制作用 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 C )

A 过失杀人罪 B 遗弃罪 C 故意杀人罪 D 无罪 A 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 拒绝赡养年迈、丧失劳动力的父母 C 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 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20.“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自由”,由此可见 ( C ) A 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 法律确定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 C 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D 法律就是用来权利和自由的

21.上学时间快到了,席东匆匆骑上自行车往学校赶,可是却总是遇到红灯,席东想:反正不迟到是大事,没有车就闯过去吧。于是他就这样一路闯着红灯迅速赶往学校。你认为席东的做法是( D )

A.合情合理又合法 B.合情合理不合法 C.是违反纪律的行为 D.是违法行为 22.是( A )

A.治邦的总章程 B.规定公民权利的法律

C.规定公民义务的法律 D.规定普通法律怎样制定的法律

23.中职学生小强处于好奇、刺激心理,因为经常拨打“110”,被现场抓获。 他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中的( A )

A.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B.妨害公共安全行为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D.玩闹行为

24.中职学生小明在范飞雪回家的路上,被一社会青年堵截要钱,小明无奈只好给了他。事后小明越想越气,第二天便找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找到这位抢钱的社会青年,将其打伤。小明的行为是( C )

A.正当防卫 B.故意杀人罪 C.故意伤害罪 D.防卫过当

25.王某系某职高学校高一年级学生,在校期间因与同学刘某发生口角,追打刘某,致使刘某摔伤,此事例涉及的民事关系是( B )

A、财产关系 B、人身关系 C、公民关系 D、法人关系

26.小张长得很矮胖,同学小孙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对此,小张心里很难受。

18.甲某为了要男孩,将妻子刚生下来的女婴扔到河里淹死,甲某的行为犯了

19.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是( C )

但小孙却认为,起外号是件很平常的事,无可指责。小孙的言行错在他不懂得给人起侮辱性外号是属于( A )

A.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的行为 B.侵害公民姓名权的行为 C.侵害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D.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27.某大型超市以年节工作紧张为由,要求员工必须每天工作12小时。这种 做法侵犯了员工的( B )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权 B.休息休假权 C.取得劳动报酬权 D.接收职业技能培

28.甲对正在实施抢劫的乙进行制止时,造成乙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D ) A.自助行为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正当防卫

29.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后,于某通过各种形式散布谣言,声称某地某时要发生多少级的地震,在社会上传播,使公众产生生产恐慌情绪,影响了社会稳定。机关对其依法进行了处理,因为他的行为是( A )

A.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B.妨碍公共安全行为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D.玩闹行为

30.下列哪项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又是我国公民的义务( D ) A 建议 B 服兵役 C 批评 D 受教育 31.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告官”指的是( C ) A 刑事诉讼 B 民事诉讼 C 行政诉讼 D 行政复议 32. 所谓“犯罪”是哪种违法行为 ( B )

A 违宪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 C 民事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 33.下列哪项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标志 ( D )

A 就业协议 B 有效证件 C 人身保险 D 劳动合同

34. 某校中学生李某、于某二人长期泡在网吧,一旦没有钱上网就去持刀抢钱,达600多元。后来二人被机关缉拿归案。李某、于某二人的行为属于( D ) A.抢夺罪 B.一般违法行为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3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 ( C )

A. 党的领导 B. 执法为民 C. 依法治国 D. 公平正义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分)

1、良好行为受高尚道德支配,做遵纪守法的人,就要涵养自己的道德。( √ ) 2、强调法治就会妨碍公民行使自由。( × ) 3、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违法。( √ )

4、预防违法,杜绝不良行为,需要我们牢牢筑起内心的防线,加强自我防范。( √ ) 5、职务犯罪是指具备一定职务身份的人实施的、与其职务相关的犯罪行为( √ ) 6、未成年人参与且屡教不改只是一种不良行为,没有法律责任。( × ) 7.仪容仪表的美重点是外在的修饰,内在美不重要。( × ) 8.爱岗敬业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乐业、勤业、敬业。( √ ) 9.良好的道德有助于人生的成功。( √ )

10、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 )

11.打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重在整个企业的管理制度,员工个人形象作用不大。( × )

12.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 × ) 13.就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因此有权力的人才搞。( × ) 14.在职业道德中,我们要注意从小处着手,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 ) 15.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我们面对的是电脑,不是跟人直接交流,当面不能说的话我们可以在网上说。( × )

16.道德的内容因时代不同会有所变化。( √ ) 17.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 √ ) 18.一个人的品行是后天形成的,是环境与自我选择的结果。( √ ) 20.倾听别人的话时,眼睛要死死的盯着对方。( × ) 21.与人交谈时,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偶尔可以插话。(√ ) 22.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好坏是由文化水平决定的。( × ) 23.加强道德修养只会让自己吃亏,遭受他人耻笑。( × ) 24.有事去别人家时,为了对方听到敲门声,要重重的、大声的、连续不断的敲。( × ) 25.求职礼仪是最好的自我介绍信,是求职成败的关键所在。( √ ) 26.自尊自信是正确认识自己的结果。( √ ) 2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守法和适应法律上。( √ ) 28.是治邦的总章程,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 ) 29.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 )

30.的修改要经过全国人代会全体代表的半数通过。( × )

31.当事人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不当时,可以不用执行。( × ) 32.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公正,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 ) 33.未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 × ) 34.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被告人,审判时不公开审理。( × ) 35.未成年学生到机关接受询问要有家长或者老师陪同。( √ ) 36.我国刑罚的主刑都可以缓刑。( × )

37.主刑只能使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而附加刑只能附加使用,不能使用。( √ )

38.中职学生遇到不法分子既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 √ ) 39.平等原则是民法的首要原则、核心原则。( √ )

40.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权利能力的实现手段。( √ )

41.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 ) 42.小张的祖父是抗美援朝伤残军人,享受特殊津贴,可以世代享受。( × ) 43.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 √ )

44.60岁的老赵和小赵同名同姓,老赵凭借自己先起名,要求小赵改名,不能用他的名。( × )

45.拾到别人财务,拒不归还就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 ) 46.知情购买拾遗物品的,应当归还。( √ ) 47.合同一旦签字生效就不能更改。( × )

48.只要债务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协议就是有效合同。( × ) 49.书面合同通常权责分明、有据可查,能有效避免和减少纠纷。( √ ) 50.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循合法、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和诚信的原则。( √ ) 51.劳动合同可采用书面形式和口头协议两种形式。( × ) 52.合同法规定,用工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 )

53.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之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 54.子女和父母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且互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 ) 55.老张因清偿债务,将自己的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属于不正当行为。( × )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分)

A、小明上课旷课、 夜不归宿

B、小恒放学后经常堵住低年级同学索要钱物

C、小聪经常到迪厅去K歌,为了唱歌跳舞时更带劲,就吃“” D、小新放学后经常到牌桌上赌几把,想多赢钱花

1、下列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BCD )

2、下列属于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有( BC )

A、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 B、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80岁的老人

3、王某在某电脑公司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后因电脑频繁死机,王某与电脑公司发生了纠纷,对此纠纷的解决途径有(ABCD )

A.王某可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B.王某可向人民提起诉讼 C.王某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D、王某可与某电脑公司协调和解 4、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大致有以下情形( ABCD ) A.从不良行为、恶作剧发展到违法犯罪

B.由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到侵犯他益而违法犯罪 C.由娇生惯养到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杀人而犯罪 D.从被歧视、虐待到行凶报复或流落街头被教唆犯罪

A 中职生不等下课就回家吃饭 B 李涛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花盆,事后主动赔偿 C 吴波与同学发生矛盾,怀恨在心,找人将其打成重伤 D 何亮偷窃网吧财物的行为 6、下列四家企业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 C D ) A某商场进行家电有奖销售,设置的最高奖金为3000元 B某服装厂因清偿债务,特价处理衣服,产品低于成本价格 C向某市大型商场的采购人员行贿,使他们只购买本厂产品

D某公司派出员工黄某潜入当地著名医药生产企业,窃取对方医药专利生产配方

7、某外企员工黄文怀孕三个月了,沉浸在准妈妈喜悦中的她却接到了单位人事部门的辞退书。黄文可以选择的解决方式有( ABCD )

A 与单位协商解决 B 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给予调解 C 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予以裁决 D 向人民提起诉讼 8、下列说法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结婚条件的是( ABC ) A 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 结婚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C 男女双方必须达到男不早于22周岁、女不早于20周岁的法定婚龄

D 结婚必须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

9、当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的财产权。下列做法有利于维护这项权利的有( A B )

A 向侵权人提出权利请求,要求对其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下列行为哪些是违反法律的 ( C D )

B 与侵权人发生争议时,可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 C 多叫几个人强行要回属于自己的财产

D 如果财产数量不多,就别过问了,自认倒霉 10、下列权力中,属于身份权的是( A C )

A 配偶权 B 名誉权 C 荣誉权 D 监护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