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K12教育资料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2.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2.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事例、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读课文,读准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 瘦削 拭泪 瞥见 尴尬 .....疑惑 叮嘱 羞愧 张皇 ....2.读课文,补充下面的词语。 流( )忘返 刻骨( )心 一如( )往 羞愧不( ) 3.根据预习填空。 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是 , 父亲“嫌我看书”的真正原因是 ,残疾青年的“没马说有马”的良苦用心是 。 4.“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 二、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学习K12教育资料
学习K12教育资料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情况。 三、品读体验 (一)品读重点句段,感受不同人物的品质。 1.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 (1)画出这段话中的三个成语。 (2)从中你体会到“我”的什么精神? 2.当时我完全忘记白看书的尴尬……书页中分明多了几张毛票。 (1)分别圈出描写父亲神情、动作、语言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 (2)你感受到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3.他先是一愣……冲屋里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 (1)文中残疾青年“一愣”说明什么?“眼睛一亮”又说明什么? (2)他家没有马,本不需要马草,残疾青年为什么还“认真地看了马草”? (3)这段言行和神态描写烘托出了青年人什么样的美好心灵? (二)你怎么看待“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美丽的谎言? 四、巩固延伸 课文中的摊主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从这个角度来看,残疾摊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身边有这样感人的事迹吗? 板书设计: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残疾青年 “ 我” 热心、善良 爱读书、诚实、有志气 教学反思: 学习K12教育资料
学习K12教育资料
学习K12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