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形势分析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改进研究
来源:百家汽车网
地理纵横 201 1年第21期 垒重■■●■ 基于就业 j 分枥 全曛 豢 学院(200062) 史立志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为适应 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生教育创新与改革等方面的需要而 提出的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201 1 ̄[E7月,第一届全 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已走上工作岗位,两年的专业培养 不仅为教育硕士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为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了宝贵 经验。由于我国研究生培养已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分配 工作,转向了以研究生所在院校就业指导下在就业市场 供需双方互相选择的求职招聘制度,教育硕士的专业培 养的目标指向除了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专 业人才外,也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从就业市场对教 育硕士需求的反馈而言,教育硕士培养方案设置、求职 就业环境、教育硕士自身的现实原因等在一定程度上制 约着教育硕士的求职择业。只有不断完善与改进教育硕 士的培养,才能有效提高教育硕士质量,培养出符合就 业市场需求的毕业生。 一、现阶段教育硕士就业形势分析 1.部分招聘单位条件严苛,无形中降低了部分教 育硕士的求职成功率 在竞聘基础教育单位应届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的 形势下,招聘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在现阶段教育 硕士求职过程中,不仅存在教育硕士自身择业心态浮 躁,自身能力达不到招聘单位要求等问题,而且部分招 聘单位也呈现出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倾向,如部分高级 中学在招聘时十分注重应聘者的高考成绩。此外,很多 招聘单位在筛选简历时会格外关注应聘者本科就读的院 校,如“本科毕业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或2ll工程院 校”成为部分招聘单位的硬性规定。带有浓厚应试色彩 的招聘有l孛于课程改革的精神与理念。在课程改革不断 深化的背景下,这种严苛的招聘条件将招聘单位带进了 唯学历背景论的招聘误区,并已经影响到了一部分本科 毕业于普通师范院校的教育硕士的求职。 2.本科毕业生的优势与优质,加剧了教育硕士求 职的竞争程度 7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阶段,教育硕 士修满一定的课程学分,完成学位论文,经论文答辩后 可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一般意义上相对于本科 生,教育硕士在学历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但2011年六 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加入到了 求职的队伍中。部属师范大学优质的免费师范生,无论 在个人潜力、生源地匹配、年龄结构、还是引导与 支持等方面,相对于教育硕士而言,优势较为明显。教 育硕士毕业时年龄较免费师范生偏大2至3岁,其中相当 一部分女教育硕士毕业后即面临婚育问题,在某种程度 上打乱学校教学安排也是不争的事实。此外,免费师范 生为定向培养,毕业后回到生源地就业,对生源地各方 面情况较为了解。以上几个方面教育硕士相对于免费师 范生而言均处于劣势。 3.教育硕士毕业生自身的限定因素,造成了非主 观意愿地放弃了部分求职机会 与免费师范生不同,教育硕士就业地点不受 因素,因此可以根据个人志趣与意愿、师长父母的 建议等选择工作地点,但也无法回避诸多现实问题,如 婚恋对象工作地点、安居置业的成本、赡养父母的便捷 度、生活环境与气候差异的适应性等。在综合以上各种 制约因素后,教育硕士会非主观意愿地放弃部分求职机 会,以等待能够较好地兼顾所有制约因素的工作机会的 出现。在职位供应量地区差异较大且不足的大背景下, 部分教育硕士的求职难度较大。 4.来自地理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的竞争,增大了就 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随着中学教师待遇与地位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就 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倾向 于谋求中学教师的职位。招聘单位对于研究生专业的要 求,不局限于教育硕士(地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 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的 研究生也是招聘单位考虑的对象。以上这些专业具有较 强的学科背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需要开设适 于培养学生地理素质教育的课程,相对教育硕士而言, ■l 堡垒重i ≯2011年第21期 在地理学某一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研究特长的、接受过专 业科研能力训练的地理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受到了中学的 青睐。 地理纵横 兴趣爱好与特长优势,在完成基本内容的学习后,针 对某一内容或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将教育硕士在读期 间的研究内容与领域持续到日后的工作当中去,不断反 思、不断总结、不断深化,以促成专业发展,并由此树 立自己的核心竞力。 3.加强职业操守与职业理想教育,坚定教育硕士 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心与决心 二、教育硕士培养策略的改进 1.严格进行教育硕士选拔,吸收有志于从事基础 教育事业的考生报考教育硕士 教育硕士的选拔不仅是在帮助学生决定未来就业 的基本方向,而且事关有限的研究生教育资源科学、合 青年教师的个人素质、个人品德决定着青年教育 理地分配与使用,因此教育硕士的培养务必从专业志 愿、专业能力、专业潜力三个方面出发,严把入口关, 在源头上确保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教育硕士的基本培 养年限为两年,在选拔过程中应注重考查报考者是否具 备坚实的专业基础,否则两年的专业培养非但不是专业 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反而成了复习或重复本科课程。况 且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在培 养重要的区别之一是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高,这一 方面说明了教育硕士培养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制约着全 日制教育硕士课堂理论学习的时间。因此只有严把入口 关,才能保证教育硕士两年培养期间知识与能力的进一 步提升。 尽管部分基础教育单位的招聘条件严苛,如对教 育硕士本科阶段所学专业或本科就读院校的限定,但是 教育硕士的选拔不应一味迎合基础教育单位的某些招聘 标准。对于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坚定的从事基础教育 事业热情的本科毕业生,也应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 拔思路。此外,各教育硕士培养单位应积极向本科生宣 传教育硕士的招生与培养,帮生理清思路,引 导考生科学、理智地报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2.明确教育硕士培养定位,强化教育硕士的核心 竞争力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举措之 一,即在巩固即有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加大对 于某一专业领域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型高级专门人才。 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能胜任中等学校教育教 学实践,并可以承担一定科研任务的中学教师。仅就华 东师范大学资环学院首届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毕业去向分 析,受各种因素制约,教育硕士毕业后的去向并非仅仅 局限于中等学校,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无论如何, 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毕业生,很难在就业市场上谋得理想 的职位,还会影响自身的专业发展。 教育硕士的培养可进一步细化若干研究方向,如 中学地理教学媒体研究、小学自然教学研究、地理拓展 课研究、中学生地理评价研究等。教育硕士根据自己的 专业发展,其中职业操守与职业理想不仅是决定投身教 育事业的信心来源,也是促使青年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发 展的不竭动力。中学地理教学实践并非是完善的理想国 度,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各种现实因素制约,如长期以 来中学地理学科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相比较而言,始 终处于从属地位,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各方对于地 理学科的不理解与不重视。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应 使每一位教育硕士意识地理教师任重而道远,感受到地 理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奋 斗终生的教育,坚持在中学一线为国家的建设奉献青春 的理想与抱负。 三、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改进 1.加强多元力量联合培养,增设实习基地,促进 教育硕士培养、实习、就业三者联动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管理中心积极与全国各地 的基础教育单位联系,已与上海市以外多所中小学建立 了合作关系,设立了教育实习基地。为毕业后有志于服 务地方教育发展的教育硕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华东师 范大学资环学院全Et制教育硕士的培养不仅在大学课堂 中展开,而且深入中学地理课堂,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 验的中学名师共同承担全Et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在 培养、实习、就业三者联动的基础上,教育硕士培养方 案的编制可以尝试着将整段的教育实习,化整为零,分 散至教育硕士培养的各个学期。使教育硕士在学与教并 行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教学技能,避免理 论与实践二者难于兼顾的局面出现。 2.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编制,应强调基本技能的 训练 教育部在有关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指导方针中 提出专业学位的实践技能培训不应低于总培养时间的 一半。一方面是强调了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差 别,另一方面也是突出了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教 育硕士基本教学技能的进一步储备与提高是教育硕士 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教育硕士在求职就业过程中 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用人单位在招聘(下转第6页) 8 201】年第21期 突严重的地区,往往是战争多发地区。如中国古代,中 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界线——长城,为多战事 之区:汉代的白登之围、明代的土木堡之变、清初的山 海关大战等。由于引发的战争也多,如前苏联 地理纵横 山岗奋勇冲去。英军顽强抵抗,炮弹像骤雨般落在法军 的阵地,法军死伤惨重,不得不撤兵。下午1时,法军 第二次进攻英军阵地,还是无法得逞。拿破仑正伺机发 动第三次规模更大的攻势时,用望远镜向四周嘹望,侦 的解体、南斯拉夫的瓦解、捷克斯洛伐克的分割等。而 凶宗教引发的战争也多如两伊战争等。 察敌情。他突然看见东边远处黑压压的一片, “那是什 么”拿破仑问。 “大概是一片森林吧!”一个中尉回答。 “不,这是兵团。”拿破仑凭丰富的作战经验, 人心向背及根据地等社会因素也会影响战争的发 展。刘邦、朱元璋能够成功登上皇位,其中重要的一点 是有自己稳定的根据地,刘邦是以关中为基地,有经济 物质保证;而朱元璋更是接纳了谋士的建议: “深挖 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于是他下令: “抓个活口来问!” 过了不久,法军逮到一个普鲁士骑兵军官来审问,军 官回答说附近只有一个兵团。拿破仑心想:区区一个兵 团,有什么好怕。可是他万万想不到前来进攻的普军, 实际上是三个兵团呢! 洞,广积粮,缓称王”,建立了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中 下游根据地。从而使逐步走向成功。 交通通信及情报对军事战争的影响也很大。水陆 交通对进攻速度、机动性等方面影响较大;而通信 拿破仑自以为兵员充足,有恃无恐。在他的指挥 下,8o1"3大炮同时瞄准英军的阵地进行炮轰。法国骑兵 浩浩荡荡地登上了英军驻扎的山岗,拿破仑信心十足, 以为胜利在握,哪知道声突然大作,埋伏在四周的英 军将法军团团围困,法军措手不及,伤亡无数,只好向 后撤退。 及隋报工作对军事活动的决策及兵力的布局影响较深。 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就缘于情报的错误。1815年3月25 日,英、俄、普、奥、荷、比等国结成的第七次反法联 盟,并有重兵70万。联军准备分头进攻巴黎。法军方 面,拿破仑也在加紧备战。6月12日,拿破仑派12.5万 法军(其中有近卫军2万人)、火炮3oo1'],悄悄移动到 比利时边境的滑铁卢,与威灵顿率领的英军对峙。 “威 灵顿是什么东西竟敢向我挑衅,简直是螳臂挡车,以卵 击石!我不必用一顿早餐的时间,就能将他们歼灭。” 拿破仑大言不惭地说。法军越过低洼地带,向英军驻的 战争的胜负往往在于一山、一城、一地的得失, 尤其是军事要地:或山,或地,或城,或关。中外历史 上的关岛之战——太平洋海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 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就是典型的事例。 (上接第8页)过程中仍旧以说课与试讲的形式为主, 多元化的学习平台。 注重对应聘者教学基本技能的考察。唯有拥有坚实、 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机会面前充分展现 4.突出情境化、案例化教学等教学方法在培养过 程中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均 得到了改进。尽管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思想发端于师范 自己的优势与长处,把握机会,谋求到理想的职位。 3.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培养模式,尝试网络教学 与面授教学的结合 现行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面授教学仍 为主要的教学方法。然而专业培养、教育实习、求职 择业三者在时问上的相互制约,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效 果产生了不良影响。教育硕士的教学内容可以尝试依 大学、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但高校的课程改革的行 动似乎有些相对迟缓。教育硕士的培养应该在课堂教 学的形式与内容方面积极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将 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引入培养过程,不仅有利于引 导教育硕士在未来将这些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更为 重要的是在培养过程中,帮助教育硕士发现各种教学 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发现自己擅长于何种教学方 法。以就业为导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专业 技能,夯实专业基础。 据不同内容进行不同的分类管理,报告式、讲座式等 单向传播的教学可以由网络教学取代,讨论式等互动 传播的教学仍旧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展开,这样可以较 为高效地利用时间,妥善处理专业培养、教育实习与 求职择业三者的矛盾。网络课堂也为在职教师搭建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