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习题集
第一章植物形态解剖学
1.1植物细胞和组织
1.1.1植物细胞和组织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和细胞学说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 3.细胞器 4.组织 5.胞间连丝 6.细胞分化 7.染色质和染色体 8.纹孔 9.传递细胞 10.细胞周期 11.穿孔 二、判断与改错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2.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4.虎克第一次观察细胞时,因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末能发现细胞核。 5.有丝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8.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有质体。
9.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10.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11.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12.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
13.有丝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14.细胞有丝后期无核膜。 15.有丝中DNA复制在G1期进行。
16.细胞可分为核,胞质和减数三种。 17.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后期。 18.减数的结果总是使子细胞染色质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19.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的全过程。 20.纺锤丝由微丝组成。 2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2
22.水生植物储水组织很发达。
23.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24.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 25.“棉花纤维”不属于纤维。
26.筛域即筛管分子的侧壁上特化的初生纹孔场。 27.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28.分泌道和分泌腔均由细胞中层溶解而形成。
29.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三、填空
1.质膜具有___________透性,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4.质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总称。 5.核糖体是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
6.参与合成淀粉的白色体叫__________,参与合成脂肪和油的白色体叫__________。 7.纹孔膜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8.我们常看到的成熟细胞的核位于边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之故。 9.纺锤体由__________构成。
10.减数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_________期,片断互换发生在__________期。
11.导管是由许多__________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________孔,
侧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种加厚式样。 12.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等 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三类。
13.侧生分生组织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4.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5.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________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________
组织。
16.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7.周皮是______生保护组织,来源于________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8.管胞除具__________的功能外,还兼有_________的功能。
19.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_________组织,黄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
是_________组织。
20.填写下列植物细胞和组织属于哪种组织:
表皮毛___________形成层__________传递细胞__________树脂道__________ 叶肉细胞__________石细胞____________纤维__________ 21.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________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____________索 彼此相连。 22.细胞质常见的两种运动方式是_________运动,_________运动。
23.基本组织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类型。
24.细胞壁的主要特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5.梨果肉中坚硬的颗粒即是成簇的___________。 26.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保卫细胞呈_______形。 27.纹孔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四、选择填空
1.光镜下可看到的细胞器是________。
A.微丝 B.核糖体 C.叶绿体 D.内质网 2.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___________。
A.显微结构 B .亚显微结构 C.超显微结构 D.亚细胞结构
3 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单层膜结构的有_____________,具双层膜结构的有________,非
膜结 构的有________。
A.叶绿体 B .线粒体 C.溶酶体 D.细胞壁 E.液泡 F质膜
G.微管 H.染色体 I.高尔基体 J.内质网 K.核膜 L.核仁 4.植物细胞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A.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 B .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C.果胶
D.角质和纤维素 5.初生纹孔场位于________。
A. 次生壁 B .初生壁 C.胞间层 D.角质层
4
6.糊粉粒贮藏的养分是________。
A.淀粉 B . 脂肪 C. 蛋白质 D. 核酸 7.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
A.线粒体 B .叶绿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8.与细胞分泌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A.线粒体 B . 高尔基体 C.溶酶体 D. 白色体
9.花生雌蕊柄之所以能将花生的花推入土中因为其基部有下列何种分生组织之故? A.顶端分生组织 B .侧生分生组织 C.居间分生组织 D.原分生组织 l0.有丝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在________加倍。
A.间期 B .前期 C.中期 D.后期 11.有丝间期,细胞核内可被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_________。 A.染色体 B .染色单体 C.子染色体 D. 染色质 12.在减数过程中,由于________,因而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A.细胞两次,DNA未复制 B . 细胞两次,DNA复制一次 C.细胞两次,DNA复制两次 D.细胞一次,DNA复制一次 13.减数中,四联体形成于前期Ⅰ的________。
A.细线期 B .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E.终变期 l4.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A.DNA和蛋白质 B .DNA和RNA C.DNA和核糖体 D.DNA和磷脂 15.染色体形成于有丝的________。
A.前期 B .中期 C.后期 D.末期 E.间期 l6.水生被子植物茎的结构特征是_________ 。
A.表皮形成根毛 B .机械组织发达 C.通气组织发达 D.木质部发达 17.被子植物中,具有功能的死细胞是________。
A.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 B .筛管分子和纤维 C.导管分子和纤维 D.纤维和伴胞
18.裸子植物靠________输导水分。
A.导管和管胞 B .管胞 C.筛管 D.筛胞 19.筛管分子最明显的特征是其________。
A.侧壁具筛域 B .为具核的生活细胞
C.端壁具筛板 D.为有筛域、筛板而无核的生活细胞
5
20.次生分生组织可由________直接转变而成。
A.原分生组织 B .初生分生组织 C.侧生分生组织 D.薄壁组织 21.细胞内有细胞活动的“控制中心”之称的是________。 A.细胞器 B .细胞核 C.细胞质 D.叶绿体 22.周皮上的通气结构是_________。
A.气孔 B .皮孔 C.穿孔 D.纹孔 23.由分生组织向成熟细织过渡的组织是________。
A.原分生组织 B .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薄壁组织
24.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________的活动。 A.
顶端分生组织 B .侧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居间分生组织
25.漆树中的漆是从茎韧皮部的________产生的。
A.溶生型分泌道 B .裂生型分泌道 C.溶生型分泌腔 D.裂生型分泌腔 26.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差别,在于厚壁组织是________。
A.死细胞,壁均匀地次生加厚; B .活细胞,壁均匀地次生加厚
C.死细胞,壁均匀地初生加厚; D.活细胞,壁不均匀地初生加厚 27.蜜腺属于________。
A.外分泌结构 B .分泌腔 C.分泌道 D.乳汁管 28.在植物体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是________。 A.机械组织 B .保护组织 C.分泌组织 D.薄壁组织 29.纹孔道存在于下述哪类细胞壁上_________。
A.石细胞 B .纤维 C.厚角组织细胞 D.传递细胞 30.存在于裸子植物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是________。 A.筛板 B .具缘纹孔 C.筛域 D. 梯状穿孔 31.下列哪种组织常常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________。 A.厚壁组织 B .厚角组织 C.输导组织 D.分泌组织 32.下列哪种组织常存在于正在生长的器官中_________。 A.厚角组织 B .纤维 C.石细胞 D.厚壁组织 33.草本植物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组织是________。
A.输导组织 B .薄壁组织 C.机械组织 D.厚壁组织 34.韭菜叶切断后,能继续生长,是因为下列何种生长的结果________。
6
A.顶端生长 B .侧生生长 C.居间生长 D.产生离层 35.胞间层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
A.纤维素 B .果胶质 C.蛋白质 D.淀粉 36.下列哪种细胞器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________。
A.高尔基体 B .线粒体 C.内质网 D.核糖体 37.下列哪一种导管木质化程度最高________。
A. 孔纹导管 B .网纹导管 C.螺纹导管 D. 梯纹导管 五、问答题
1.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2.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3.有丝和减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4.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1.1.2参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 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Schwann,T.二人于1938~1939年间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单位的思想,从理论上确立了细胞在整个生物界的地位,把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有机体统一了起来。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 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
3.细胞器 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4.组织:在个体发育上,具有相同来源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叫组织。
5.胞间连丝 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
7
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6.细胞分化 多细胞有机体内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表现在内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7.染色质和染色体 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电子显微镜下染色质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细胞有丝和减数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色体。
8.纹孔 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
9.传递细胞 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
10.细胞周期 有丝从一次结束到另一次结束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11.穿孔 指细胞壁局部溶解消失而形成的直正相通的孔洞。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改错:1.将“组织”改为“细胞”; 7.将“蛋白质”改为“水”。 8.将“一切植物”改为“除细菌、真菌和蓝藻以外的一切植物”。 9.本题可改为“植物细胞壁可分成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次生壁”。 11.本题改为“胞质运动是胞基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的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也可有不同的流动方向”。 13.将“每一纺锤丝都”改为“染色体牵丝”。 15.将“G1”改为“S”。 16.将“核、胞质”改为“无丝、有丝”。或将本题改为“有丝包括核和胞质两个步骤”。 17.将“细胞”改为“减数”,同时将“后期”改为“后期Ⅰ”。 19.删去“生活”二字,因所观察的细胞须经固定染色等处理。 20.将“微丝”改为“微管”。 21.将“表皮”改为“周皮”。 22.将“水生植物”改为“旱生的肉质植物”。 23.将“筛管分子”改为“管胞”或“石细胞”等。 28.将“均由……”改为“或因部分细胞解体后而形成,或因细胞中层溶解,细胞相互分开而形成,或这二种方式相结合而形成”。
8
三、填空
1.选择、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细胞壁、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细胞壁、质体、液泡 4.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 5.蛋白质合成 6.造油体,造粉体 7.初生壁、胞间层 8.具大液泡 9.纺锤丝 10.前期Ⅰ的偶线、粗线 11.导管、穿、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 12.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13.形成层、木栓形成层 14.表皮、周皮 15.简单、复合 16.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或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 17.次、侧生(或次生)、木栓、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18.运输水分、支持 19.薄壁(或基本、或贮藏)、机械(或厚壁) 20.保护、分生、薄壁、分泌、输导、同化或薄壁机械,机械 21.1665,虎克 22.旋转、回旋 23.同化薄壁组织、贮藏薄壁组织、贮水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 24.木化、栓化、角化、矿化 25.石细胞团 26.肾形、哑铃形 27.单纹孔,具缘纹孔,半具缘纹孔 四、选择填空
1.C 2.A 3.C、E、F、I、J,A、B、K,D、G、H、L 4.A 5.B 6.C 7.A 8.B 9.C 10.A 11.D 12.B 13.B 14.A 15.A 16.C 17.C 18.B 19.D 20.D 21.B 22.B 23.B 24.D 25.A 26.A 27.A 28.D 29.A 30.B 31.B 32.A 33.B 34.C 35.B 36.A 37.A 五、问答题
1.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
2.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3.答:有丝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方式,有丝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方式。有丝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
9
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过程中,细胞连续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个方面。其次,在减数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4.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1.2种子与幼苗
1.2.1种子和幼苗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器官 2.种子 3.幼苗 二、判断与改错
1.一粒稻谷就是一粒种子。
2.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没有胚乳,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有胚乳。 3.无胚乳种子的养料贮存在子叶中。 4.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子叶加工而成的。 5.休眠种子内的代谢活动完全停止。
6.种子萌发时,所谓“出芽”就是指种子露出了胚芽。 7.种子贮藏时,其含水量越低,低谢活动越弱,越利于贮藏。 8.种子萌发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水分、温度和氧气。 9.多数裸子植物的种子内具两枚以上的子叶。
10
三、填空
1.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殖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2.从种子萌发为幼苗,长成根、茎、叶,这个过程为____________。植物开花结果,产
生种子,繁殖后代,这个过程称____________。
3.植物种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________
和________两部分,前者称________种子,后者称________种子。 4.小麦的胚乳由________和含_________的胚乳细胞组成。
5.留土萌发种子和出土萌发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 6.出土萌发的种子一般宜_______播,留土萌发的种子可适当________播。 四、选择填空
1.________在植物学上称为种子。
A.玉米籽粒 B.高粱籽粒 C. 向日葵籽粒 D.花生仁 2.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包括________。
A.胚根、胚芽、子叶、胚乳 B.胚根、胚轴、子叶、胚乳 C.胚根、胚芽、胚轴 D.胚根、胚轴、胚芽、子叶 3.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________。
A.胚 B.胚乳 C.种皮 D.子叶 4.所有植物的种子均具有________。
A.相同的子叶数 B.胚乳 C.胚 D.外胚乳 5.成熟蚕豆种子的种皮上一条黑色眉状物是________。
A.种脊 B.种脐 C.种阜 D.种柄 6.下列哪种植物的种子属于有胚乳种子________。
A.大豆 B.蚕豆 C.花生 D.蓖麻 7.小麦的子叶又称________。
A.外胚叶 B.盾片 C.胚芽鞘 D.糊粉层 8.我们吃绿豆芽,主要吃的是________。
A.根 B.芽 C.下胚轴 D.上胚轴 9.小麦幼苗的第一片真叶是________。
A.子叶 B.外胚叶 C.胚芽鞘 D.由顶端分生组织产生 10.因后熟作用而休眠的种子,用________处理可打破休眠。
11
A.水冲洗 B.赤霉素 C.机械方法 D.浓硫酸 11.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_________。
A.低温 B.干燥 C.低温和干燥 D.低温和避光 12.用浓硫酸处理苋属植物种子可打破休眠,是因为该种子休眠的原因是________。
A.种子内的胚尚未成熟 B.种子的后熟作用 C.存在抑制性物质
D.种皮过于坚硬
13.瓜类种子不可能在果实内萌发,是因为种子________。
A.受抑制性物质影响 B.缺乏氧气 C.具后熟作用 D.胚尚未成熟 14.小麦种子萌发时,对胚乳内贮藏的物质加以分解和转运的结构是________。 A.糊粉层 B.盾片 C.上皮细胞 D.外胚叶 15.下列植物属于子叶留土的是________。
A.棉花 B.蓖麻 C.大豆 D.小麦 16.无胚乳种子在形成过程中,胚乳为________所吸收。
A.胚 B.胚芽 C.子叶 D.外胚乳 17.种子内贮藏营养的结构是________。
A.胚 B.胚乳 C.子叶 D.胚乳或子叶 五.问答题
1.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
2.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的萌发过程有何区别?
3.从种子的结构和功能考虑,被虫子咬了的种子是否都不能萌发?为什么?
1.2.2 参
一、名词解释
1.器官 器官是生物体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植物体内,以营养生长为主要功能的器官称为营养器官,如根、茎和叶;与生殖有密切关系的器官称为生殖器官,如花、果实和种子。
2.种子 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是胚珠经过受精而发育形成的结构。种子一般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在被子植物中,有的植物种子中的胚乳在发育过程中被子叶吸收,成熟后的种子没有胚乳,叫做无胚乳种子,如大豆、黄瓜的种子;成熟后种子内有胚乳的叫做有胚乳种子,如小麦、玉米、蓖麻的种子。
3.幼苗 种子萌发后由胚长成的生活的幼小植株,即为幼苗。不同植物种类的种子
12
萌发时,由于胚体各部分,特别是胚轴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长成的幼苗在形态上也不一样,可分为两类:子叶出土的幼苗和子叶留土的幼苗。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改错:1.“一粒种子”改为“一个颖果”或“一个果实”。 2.本句改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均具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两种类型”。 4.“子叶”改为“胚乳”。 5.“完全停止”改为“微弱”。 6.“胚芽”改为“胚根、胚芽鞘或胚根鞘”。 7.本句改为:“一般种子贮藏时,对含水量有一个安全系数,高于或低于安全系数都不利于贮藏”。 8.将“水分、温度和氧气”改为“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三、填空
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 3.种皮、胚、胚乳,种皮、胚,有胚乳、无胚乳 4.糊粉层、淀粉 5.上胚轴和下胚轴在种子萌发时的生长速度不相一致 6.浅、深 四、选择填空
1.D 2.D 3.A 4.C 5.B 6.D 7.B 8.C 9.D 10.B 11.C 12.D 13.A 14.C 15.D 16.C 17.D 五、问答题
1.答:只有具备了合适的内外界条件,种子成熟后才能正常萌发。
(1) 内因:胚是种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因此种子要正常萌发,必须要有发育健全的胚。
(2) 外因: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合适的温度。
2.答:主要区别在于: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伸长,将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而子叶留土幼苗的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不伸长,子叶留在土中,上胚轴或中胚轴和胚芽伸出土面。
3.答:种子要正常萌发,必须要具备完整的、健全的结构和合适的外部条件。因此,如果虫子损坏了种子的主要结构(如胚),种子就不能萌发或萌发不正常。相反,虫子叮咬没有损坏种子的主要结构,只要外界条件合适,种子就可萌发。
1.3 根
1.3.1 根的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定根和不定根 2.直根系和须根系 3.木质部脊 4.平周和垂周
13
5.初生生长、初生组织和初生结构 6.凯氏带 7.通道细胞 8.内起源 9.根瘤与菌根 10.不活动中心 11.共质体 二、判断与改错
1.直根系多为深根系,须根系多为浅根系。
2.作物的间作和套种中,往往将具须根系作物和具直根系的作物搭配。 3.根的初生结构中皮层发达,次生结构中仍有皮层存在。 4.不定根是由中柱鞘细胞恢复产生的。 5.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6.根尖的每部分都具有很强的吸收力。 7.根尖在生长过程中其四个部分逐渐长长。
8.在初生根的横切面上,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各三束,故为“六原型”。 9.根的中柱鞘细胞只有凯氏带。
10.根中木质部发育方式为内始式,而韧皮部则为外始式。 11.根毛与侧根的来源是一致的。
12.侧根为定根,起源于根毛区内中柱鞘的一定部位,即总是发生于原生木质部与原生韧
皮部之间的地方。
13.侧根的发生与根的顶端分生组织无关。 14.根的初生木质部在次生木质部的内方。 15.根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细胞。 16.木栓形成层只能来自中柱鞘。 17.水稻、小麦根无次生生长。
18.根瘤是根瘤菌在植物根内寄生所形成的复合体。
19.种子植物的根一旦产生了菌根,其原有的根毛会逐渐消失。 20.根瘤只见于豆科植物根部。 21.菌根是细菌与种子植物共生的根。 三、填空
1.根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根是由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侧根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根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功能。 4.直根系为有明显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区别的根系。
14
5.根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四个部分。
6.根尖的初生分生组织初步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部分,
以后分别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根的长度生长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共同活动的结果。 8.根尖的根毛区又叫___________其内部结构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已分化完
成。由外向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 9.根瘤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共生结构。
10.皮层的最外一层或数层细胞排列紧密而整齐,称____________。
11.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____________面增厚,横切面上,增厚的部
分呈____________形。
12.根的初生韧皮部发育成熟的方式是____________式,________________在外方,
________________ 在内方。
13.根的维管组织内由导管,管胞,筛管,伴胞,纤维等组成_______________系统,由
维管射线组成________________系统。
14.根的维管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薄壁细胞。 15.侧根起源于____________,属______起源。在三原型、四原型等的根上,侧根是正对
着____________ 发生的。
16.根的次生结构中有一些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群,称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____。
17.根的次生结构包括由_____________活动产生的_____________和由_____________活
动产生的____________。
18.根毛是由________细胞发生的,根毛和发生它的细胞之间________细胞壁隔开,最短
的根毛在根毛区的___________部位。
19.在海边营造防风林应选择具有__________根系的树种。 四、选择填空
l.扦插、压条是利用枝条、叶、地下茎等能产生________的特性。 A.初生根 B.不定根 C.次生根 D.三生根 2.玉米近地面的节上产生的根属于__________。
A.主根 B.侧根 C.不定根 D.气生根 3.下列哪一结构是根所特有的?
A.分生区 B.根冠 C.伸长区 D.成熟区
15
4.利于植物形成较深根系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
A.地下水位较高 B.通气良好 C.土壤肥力较差 D.光照弱 5.根的吸收作用主要在________。
A.根冠 B.分生区 C.根毛区 D.伸长区 6.伸长区细胞显著延长________。
A.细胞逐渐停止 B.分化出环纹导管 C.分化出筛管 D.A、B和C。 7.根冠的外层细胞不断死亡、脱落和解体,同时由于________,根冠得到补充。 A.根冠细胞进行有丝 B.根冠细胞进行无丝 C.分生区的细胞不断进行有丝 D.分生区的细胞不断进行无丝 8.下列哪些部分与根的伸长生长有直接关系__________。
A.根冠和生长点 B.生长点和伸长区 C.伸长区和根毛区D.只有生长点 9.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属于_________
A.居间分生组织 B.原分生组织 C.初生分生组织 D.伸长区 10.初生维管组织中,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是________。 A.内外排列 B.散生 C.相间排列 11.植物根初生结构的部分是________。
A.后生木质部 B.髓 C.后生木质部或髓 D.后生韧皮部或髓 12.根毛是________。
A.表皮毛 B.根表皮细胞产生的突起 C.毛状的不定根 D.表皮细胞外壁突起伸长的结果。 13.禾本科植物根的内皮层细胞在发育后期常五面增厚只有________是薄的。 A.横壁 B.径向壁 C.内切向壁 D.外切向壁 14.根毛区表皮细胞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A.吸收 B.保护 C.通气 D.分泌 15.具凯氏带的内皮层细胞不带状增厚的部分是__________。
A.左、右径向壁 B.上横壁 C.下横壁 D.内外切向壁 16.凯氏带是________的带状增厚。
A.木质化和栓质化 B.木质化和角质化 C.栓质化和角质化 D.木质化和矿质化 17.细胞与根轴的横切面平行的壁称为________。
A.切向壁 B.径向壁 C.横向壁 D.弦向壁 18.________使器官加厚。
16
A.平周 B.横向 C.径向 D.垂周 19.形成层通过径向________。
A产生次生木质部 B.产生次生韧皮部 C.产生次生维管组织 D.使周径扩大形成 20.根部形成层产生之初为________。
A.条状 B.环状 C.波状 D.圆环
21.植物根和茎中,各种初生组织在次生生长产生的压力之下遭受破坏,但________例外。 A.初生木质部 B.初生韧皮部 C.表皮 D.皮层 22.根的木栓形成层最初由________细胞恢复而形成, A.表皮 B.外皮层 C.内皮层 D.中柱鞘 23.根部形成层产生过程中,首先开始于________。
A.初生韧皮部内方的薄壁细胞 B.初生木质部脊处的中柱鞘细胞。 C.初生韧皮部外方的薄壁细胞 D.原生木质部细胞。 24.根瘤细菌与豆科植物根的关系是_________。 A.共生 B.寄生 C.腐生 D.竞争 五、填图题
17
图1-1 图1-3
图1-2
图1-4
18
六、问答题
1.简述根尖的分区及其各部分功能。 2.详述双子叶植物的根的次生生长过程。
3.采得完整的蚕豆幼根一条,怎样观察它的初生结构?并叙述你所看到的全部结构。
图1-5
图1-6
1.3.2参
一、名词解释
1.定根和不定根 凡有一定生长部位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种。在主根和主根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因其着生位置不固定,故称不定根。
2.直根系和须根系 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称直根系,如松、棉、油菜等植物
19
的根系。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分的根系,或根系全部由不定根和它的分枝组成,粗细相近,无主次之分,而呈须状的根系,称须根系,如禾本科植物稻、麦的根系。
3.木质部脊 在根的横切面上,初生木质部整个轮廓呈辐射状,原生木质部构成辐射状的棱角,即木质部脊。每种植物的根中,木质部脊是相对稳定的。植物解剖学上依根内木质部脊数的不同,把根分别划为二原型,三原型等。
4.平周和垂周 平周即切向,是细胞产生的新壁与器官表面最近处切线相平行,子细胞的新壁为切向壁。平周使器官加厚。垂周指细胞时,新形成的壁垂直于器官的表面。狭义的垂周一般指径向,新壁为径向壁。的结果使器官增粗。广义的垂周还包括横向。横向产生的新壁为横向壁,的结果使器官伸长。
5.初生生长、初生组织和初生结构 项端分生组织经过、生长、分化三个阶段产生各种成熟组织。这整个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处成熟组织属于初生组织,由初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即初生结构,如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
6.凯氏带 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凯氏带在根内是一个对水分和溶质运输有着重要作用的结构。凯氏带是凯斯伯里于1865年发现的。 7.通道细胞 单子叶植物内皮层细胞大多五面增厚,只有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这些细胞称为通道细胞。通道细胞起着皮层与维管柱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8.内起源 发生于器官内部组织的方式称为内起源或内生源。如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
9.根瘤与菌根 根瘤和菌根是种子植物与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现象。根瘤是豆科(或豆目)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植物(如桤木属、木麻黄属等)根部的瘤状突起。它是由于土壤中根瘤细菌侵入根的皮层中,引起细胞和生长而形成的。根瘤细菌具有固氮作用,与具根瘤植物有着共生关系。菌根是某些土壤中的真菌与种子植物根形成的共生结合体。由于菌丝侵入的情况不同分为外生菌根(菌丝分布于根细胞的间隙,并在根表面形成套状结构)和内生菌根(菌丝侵入根细胞内)。菌根和种子植物的共生关系是:真菌将所吸收的水分、无机盐类和转化的有机物质,供给种子植物,而种子植物把它所制造和储藏的有机养料供给真菌。 10.不活动中心 根的顶端分生组织的最前端的一细胞活动较弱的区域,称不活动中心。不活动中心的细胞中,合成核酸、蛋白质的速率很低,细胞核、核仁、内质网和高尔
20
基体均较小,线粒体也少。
11.共质体 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将原生质连接成的整体。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改错:3.次生结构中无皮层存在。4.本句改为:“不定根是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不定根的起源可以是外生源,也可以是内生源。” 5.删去“伸长区和” 6.本句可改为:“成熟区具根毛部分吸收力很强,失去根毛的成熟区部分主要是进行输导和支持的功能”。 7.可将“逐渐长长”改为“保持一定长度”。 8.将“故为‘六原型’”改为“有三个木质部脊,故为三原型”。 9.将“中柱鞘”改为“内皮层”。 10.本句改为:“根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发育成熟的方式均为外始式”。 11.本句可改为:“根毛是根表皮细胞向外的突起,侧根是中柱鞘细胞产生的”。 12.将“即总是发生于原生木质部与原生韧皮部之间的地方”改为“如在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的根上,侧根发生在对着初生韧皮部或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在三原型的根上,侧根是正对着初生木质部发生的。” 16.本句可改为“木栓形成层最早产生于中柱鞘部分,以后新木栓形成层逐渐内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的外方。” 20.可将“寄生”改为“与植物共生”。 20.本句可改为“根瘤主要见于豆科植物的根上,桤木、杨梅、苏铁、罗汉松等非豆科植物的根上也具有根瘤”。 21.将“细菌”改为“真菌”。 三、填空
1.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 2.胚根、中柱鞘 3.吸收作用,固着、输导、合成、储藏、繁殖 4.主根、侧根 5.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毛区) 6.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表皮、皮层、维管柱。 7.分生区细胞、伸长区细胞显著地沿根的长轴方向延伸 8.成熟区、初生结构、表皮、皮层、维管柱。 9.豆科植物根、根瘤菌 10.外皮层 11.五、马蹄 12.外始、原生韧皮部、后生韧皮部 13.轴向、径向 14.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 15.中柱鞘、内、初生木质部 16.维管射线、木射线、韧皮射线、横向运输 17.形成层、次生维管组织、木栓形成层、周皮 18.根表皮、无 下端 19.深 四、选择填空
1.B 2.C 3.B 4.B 5.C 6.D 7.C 8.B 9.C 10.C 11.C 12.D 13.D 14.A 15.D 16.A 17.C 18.A 19.D 20.A 21.A 22.D 23.A 24.A 五、填图题
21
图1-1 1根毛区(成熟区);2伸长区;3分生区;4根冠
图1-2 1表皮;2厚壁组织;3皮层薄壁组织;4内皮层;5通道细胞;6维管柱鞘; 7原生木质部导管;8后生木质部导管;9髓;10原生韧皮部筛管;11后生韧皮部筛管 图1-3 1根毛;2表皮;3皮层薄壁细胞;4内皮层;5维管柱鞘;6原生木质部导管; 7初生韧皮部筛管;8后生木质部导管
图1-4 1根毛;2表皮;3皮层薄壁组织;4凯氏点;5内皮层;6维管柱鞘;7原生木质部;8后生木质部;9初生韧皮部;10初生木质部
图1-5 1周皮(木栓层);2皮层;3维管形成层;4初生木质部;5初生韧皮部;6木射线;7次生韧皮部
图1-6 1周皮(木栓层);2分泌腔;3次生韧皮部;4维管形成层;5木射线;6次生木质部;7原生木质部;8后生木质部 六、问答题
1.答:根尖可分为四个区,其名称和功能如下:
根冠 功能:①保护作用②有利于根尖向土壤深处推进③与根的向地性有关 分生区 功能:产生新细胞,直接导致细胞数目增加。 伸长区 功能:为根向土壤深处生长提供推动力。 成熟区 功能:是根吸收能力最强的部位。
2.答: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主根和较大的侧根在完成初生生长之后,便开始了加粗的次生生长。由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这种生长过程即为次生生长。 (一) 管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 1 维管形成层的产生
(1) 位与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恢复能力,形成片段的条状形成层。 (2) 条状形成层向两侧扩展,到达初生木质部及顶端的中柱鞘。
(3) 初生木质部脊顶端的中柱鞘细胞也恢复能力,构成形成层的另一部分。 (4) 各个形成层片段彼此相互衔接,成为完整波状的形成层环。
(5) 由于形成层环的不同部位发生的先后不同,以及通过切向向内、外产生新细胞的速度不同,结果波状的形成层逐渐发展为一较整齐的圆形。此后,形成层环中的各部分等速的进行,形成新的次生结构。 2 维管形成层的活动
维管形成层主要是进行切向。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
22
部。次生木质部与次生韧皮部相对排列。此外形成层还形成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群―射线,在次生木质部内称为木射线,在次生韧皮部内称为韧皮射线。 (二) 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
随着次生维管组织的继续增加,根的直径不断扩大。到一定程度。外方的成熟组织,即表皮及皮层,因受内部组织增加所形成的压力而遭破坏,这时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的细胞主要是向外产生数层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木栓形成层和它所形成的木栓层、栓内层三者合称为周皮,是根加粗过程中形成的次生保护组织。其外方的表皮和皮层因得不到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而脱落。在多年生植物的根中,木栓形成层每年都重新发生,发生位置逐年内移,可深至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或韧皮射线部分发生。
3.答:取蚕豆幼根一条,通过根毛区横切,(徒手切片)并以番红染色,置显微镜下观察自外向内依次可看到。
① 表皮一层,排列紧密,无胞间隙,无气孔。
② 皮层分三层,其中外皮层由一层细胞,皮层由多层较大细胞组成,且胞间隙大,内皮层有加厚的凯氏带和未加厚的通道细胞。
③ 维管柱最外一层为中柱鞘,初生木质部被染成红色,呈辐射排列,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相间排列。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为薄壁细胞。
1.4茎
1.4.1茎的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芽 2.芽鳞痕 3.分蘖 4.外始式和内始式 5.髓射线 6.束中形成层 7.年轮和假年轮 8.树皮 9.补充组织 10.侵填体 11.环髓带 l2.淀粉鞘 二、判断与改错
1.产生簇生叶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茎节间缩短的缘故。 2.茎二叉分枝比假二叉分枝原始。
3.一株植物只有一个顶芽,但可有多个腋芽。 4.叶芽将来发育成叶,花芽将来发育成花。
5.腋芽原基进一步发育同样会产生与顶芽相同叶原基。 6.枝是植物茎中主干以外的部分。
7.原套、原体的细胞数目不会因为其具强烈而无限增加。 8.侧根与侧枝的起源方式不同,前者为内起源,后者为外起源。
23
9.淀粉鞘是植物茎中普遍存在的结构。
l0.根的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l1.植物的表皮细胞是一层不含质体的死细胞构成。 l2.茎中无凯氏带。
13.维管束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的叫有限维管束,无形成层的叫无限维管束。
14.双韧维管束中,内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不存在形成层。 l5.玉米茎的维管束主要由维管束鞘和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构成。 16.茎的环髓带也叫中柱鞘。 17.维管射线包括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l8.纺锤原始细胞经平周后可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l9.植物的次生生长就是产生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的过程。 20.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都是从节处取横切面。 21.所谓树皮就是指木栓组织。
22.树皮中的外树皮全是死组织,内树皮主要是活组织。 23.树皮上死的外树皮即周皮。
24.根与茎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
25.玉米茎秆比大豆茎杆粗是因为玉米茎内维管形成层活动比大豆维管形成层活动快的缘故。
26.茎次生生长中,心材直径逐渐加大,边材则相对地保持一定的宽度。 27 .早材又称春材或心材,晚材又称秋材或边材。 28.边材属次生木质部,心材属初生木质部。 29.根茎过渡区是指植物的胚轴部分。
30.判断枝条的生长龄,可看芽鳞痕,而计算大树的生长龄,则可看年轮数。 三、填空
1. 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和________,此外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 2. 茎和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子叶植物茎的分枝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4.水稻茎的分枝方式叫____________。
5.依茎的生长方式,茎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个类型。 6.苹果、梨等果树的短枝是能____________的枝条,故又称________或________。
24
7.根据芽在枝上的位置,芽可分为________(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和________,根据芽鳞的有无,芽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按芽将形成的器官性质,芽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按芽的生理活动状态,芽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木本植物的叶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疤痕叫________。
9.关于顶端分生组织的理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10.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玉米等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部分。
11.在茎的初生结构中,初生韧皮部的分化方式称为____________,先分化出来的是________韧皮部,后分化出来的是________韧皮部,初生木质部的分化方式为____________。
12.禾本科植物茎的维管束属_____限维管束,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组成。
13.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______________,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故又称______________。
14.木本双子叶植物茎中,束中形成层位于 __和__________之间,束间形成层位于__________之间,它们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其向外出的细胞通常分化为______________,向内出来的细胞通常分化为_______________,使茎进行_______生长。
15.组成维管形成层的细胞有两种,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6.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组成。
17.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韧皮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组成。
18.棉花茎的增粗生长,主要是由于维管形成层进行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果。
19.木本双子叶植物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细胞转变为木栓形成层时,该茎的结构由外向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髓射线是__________间的薄壁组织,也称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产生,后
25
来形成部分次生结构,具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作用。
21.具有年轮的树木通常生长在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每一年轮包括______和______。
22.葡萄的分枝方式是____________,有利于开花结果,是一种________分枝方式。 23.草质茎与木质茎最主要区别在于草质茎__________________。
24.大多数植物茎的维管束,韧皮部位于靠近表皮方(外方),这种类型称________维管束;幼根的维管束属于________维管束。 四、选择填空
1. 缠绕茎靠________向上升,如何首乌。
A.卷须 B.气生根 C.茎本身 D.吸盘 2.爬山虎靠________向上攀。
A.气生根 B.茎卷须 C.叶柄 D.钩刺 3.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排列呈________。
A.辐射状 B.不规则 C.同心圆 D.两轮排列。 4.蒲公英叶呈莲座状,是因为_________。
A.无茎 B.茎仅具一个节 C.节间极短 D.具地下茎 5.松、杨的分枝方式归为________。
A.单轴分枝 B.合轴分枝 C.假二叉分枝 D.二叉分枝 6.叶柄下芽属_________。
A.鳞芽 B.腋芽 C.不定芽 D.顶芽 7.茎上的叶和芽的发生属于________。
A.内起源 B.外起源 C.内始式 D.外始式 8.根据原套- 原体学说,组成原套的细胞________。 A.只进行垂周 B.只进行切向
C.进行横向 D.既进行垂周又进行切向 9. 茎表皮细胞的外壁常________。
A.木质化 B.栓质化 C.角质化 D.矿质化 10.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特点主要是________
A.具周皮 B.具凯氏点 C.具通道细胞 D.维管束排成不连续的一轮, 11.南瓜的维管束为________。
A.外韧维管束 B.双韧维管束 C.周韧维管束 D.周木维管束
26
12.水稻茎的维管束属于_________。
A.外韧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 B.周木维管束
C.外韧维管束和有限维管束 D.双韧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 13.有限外韧维管束是贯穿在________。
A.蕨类植物茎 B.双子叶植物茎 C.裸子植物茎 D.单子叶植物茎 14.在方形(如蚕豆)或多棱形(如芹菜)的茎中,棱角部分常分布有________。 A.厚角组织 B.厚壁组织 C.薄壁组织 D.石细胞
15.主茎顶芽不断向上生长形成主干,侧芽形成侧枝,这种分枝方式是 A.单轴分枝 B.合轴分枝 C.二叉分枝 D.分蘖 16.茎中初生射线是指________。
A.髓射线 B.维管射线 C.木射线 D.韧皮纤维 17.茎中次生射线是指________。
A.木射线 B.韧皮射线 C.髓射线 D.维管射线 18.营造用材林,应选择具________的树种。
A.单轴分枝式 B.合轴分枝式 C.假叉二分枝式
19.茎的某些部位也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该部位是________。 A.木栓层 B.表皮 C.皮层 D.机械组织 20.植物的一个年轮包括________。
A.心材与边材 B.早材与晚材 C.硬材与软材 21.裸子植物的维管束中一般没有哪种?______ A.筛管 B.导管 C.筛胞 D.薄壁细胞 22.植物茎木质部中无输导能力的是________。
A.早材 B.晚材 C.边材 D.心材 23.边材不同于心材之处为边材________。
A.坚硬 B.色泽深 C.比重大 D.具输导能力 24.树皮剥去后,树就会死亡,是因树皮不仅包括周皮还有 。 A.栓内层 B.木栓形成层 C.韧皮部 D.木质部
25.茎的维管形成层可以细分为束中形成层与束间形成层,从它们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来源性质上看,二者________。 A.均为侧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B.均为侧生分生组织,但束中形成层属次生分生组织,束间形成层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27
C.并非侧生分生组织,而是次生分生组织
D.均为侧生分生组织,束中形成层具有初生分生组织的性质,束间形成层却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组织。
26.双子叶植物茎内的次生木质部由________、生长和分化而成。
A.束中形成层细胞 B.束间形成层细胞 C.纺锤状原始细胞 D.射线原始细胞 。 27.橡胶树的乳汁管和漆树的漆汁道都分布于________。
A.皮层 B.次生韧皮郡 C.初生韧皮邵 D.次生木质部 28.木本植物茎增粗时,细胞数目最明显增加部分是________。 A.次生韧皮部 B.维管形成层区 C.次生木质部 D.周皮 29.产生根或茎的次生结构是靠_________。
A.顶端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 C.居间分生组织 D.额外形成层 30.禾本科植物茎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发生_________。
A.角质化 B.栓质化 C.矿化 D.角化或栓化或矿化 31.禾本科植物茎维管束中的维管束鞘为________。
A.薄壁组织 B.厚壁组织 C.厚角组织 D.基本组织 32.禾本科植物茎为________。
A.髓 B.髓腔 C.髓或髓腔 D.木质部 33.禾本科植物茎维管束中的气隙(气腔)是遭破坏了的________。 A.原生韧皮部 B.后生韧皮郡 C.原生木质部 D.后生木质部 34.被子植物维管组织间的过渡区存在于________。 A.茎、叶之间 B.根、茎之间 C.枝、叶之间
35.在根茎过渡区,后生木质部的位置(相对于原生木质部)________。
A.由内方移向外方 B.由外方移向内方 C.不变 D.由移向侧面 五、填图题
28
图1-7
图1-8
图1-9
29
图1-10
图1-11 图1-13
图1-12
图1-14
30
六、问答题
1.被子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同时它们也有较大的叶,两者间是否存在着联系?
2.如果给你两个未标记的切片,在显微镜下,如何区别哪个是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构造,哪个是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3.木材有哪三种切面,识别的依据是什么?
4.一张未贴标签的幼期木本植物的横切制片,如何在显微镜下判定它是由根是由茎组成部分制成的?
31
图1-15 图1-16
5.试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6.试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7.什么是髓射线?什么是维管射线?二者有哪些不同?
8.区别如下名词: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柱、中柱和维管系统。
9.区别如下概念:年轮、生长轮、假年轮、早材、晚材、春材、秋材、心材、边材 10一棵“空心”树,为什么仍能活着和生长?
11.从树木茎干上作较宽且深的环剥,为什么会导致多数树木的死亡? 12.试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在初生结构上的主要异同。
1.4.2参
一、名词解释
1.芽 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即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芽有各种类型。如按其着生位置分为定芽(包括顶芽和腋芽)和不定芽;按芽鳞的有无分为鳞芽和裸芽;按其性质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按其生理状态分为活动芽与休眠芽。 2.芽鳞痕 鳞芽开展时,外围的芽鳞片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称为芽鳞痕。芽鳞痕的形状和数目因植物而异,是识别植物和进行植物分类的依据之一。
3.藤本植物 有缠绕茎和攀援茎的植物统称藤本植物。依茎的性状,藤本植物分为木质藤本(如葡萄、忍冬)和草质藤本(如菜豆、旱金莲)。
4.外始式和内始式 某结构成熟的过程是向心顺序,即从外方向内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式称为外始式。如根的初生木质部和根、茎的初生韧皮部的发育顺序是外始式。反之,成熟过程是离心顺序,即由内方向外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式是内始式,如茎的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是内始式。
5.髓射线 髓射线是茎中维管束间的薄壁组织,也称初生射线,由基本分生组织产生。在次生生长中,其长度加长,形成部分次生结构。髓射线位于皮层和髓之间,有横向运输的作用,也是茎内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
6.束中形成层 在茎的维管束中,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有一层具潜在分生能力的组织,称为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与位于维管束之间的束间形成层一起连成环形的形成层。
7.年轮和假年轮 年轮也称生长轮或生长层。在木材的横切面上,次生木质部呈若干同心环层,每一环层代表一年中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在有显著季节性气候的地区中,不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形成一轮,因此习惯上称为年轮。每一年轮包括早材和晚材两部分。由于外界气候异常或虫害的影响,出现多次寒暖或叶落的交替,造成树木
32
内形成层活动盛衰起伏,使树木的生长时而受阻,时而复苏,因此在一个生长季节中,不只产生一个生长轮,这即假年轮。
8.树皮 树皮是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在较老的木质茎上,树皮包括木栓及它外方的死组织(统称外树皮)和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如果存在)及韧皮部(统称内树皮) 9.补充组织 树木的枝干上,皮孔一般产生于原来气孔的位置,气孔内方的木栓形成层不形成木栓细胞,而形成一些排列疏松、具有发达的胞间隙,近似球形的薄壁组织细胞,它们以后栓化或非栓化,称为补充组织。随着补充组织的逐步增多,向外突出,形成裂口,即皮孔。
10.侵填体 木本植物多年生老茎中,早期的次生木质部(即心材)导管和管胞失去输导作用。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它们附近的薄壁组织细胞从纹孔处侵入导管或管胞腔内,膨大和沉积树脂、丹宁、油类等物质,形成部分地或完全地阻塞导管或管胞腔的突起结构,这种突起物即侵填体。
11.环髓带 有些植物(如椴树属)的髓,它的外方有小型壁厚的细胞,围绕着内部大型的细胞,二者界线分明,这外围区,称环髓带,又称髓鞘。
12.淀粉鞘 有些植物如旱金莲、南瓜等茎的皮层最内层,即相当于内皮层处的细胞,富含淀粉粒,因此称为淀粉鞘。淀粉鞘包着维管柱的外围,可做为皮层与维管柱的“分界线”。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改错:3.本句可改为:“一株植物主干和每一侧枝顶端通常各有一顶芽,部分或全部叶腋内各有一个或几个腋芽。” 4.“叶芽将发育成叶”可改为“叶芽(更合适的名称为枝芽)发育成枝条”。“花”改为“花或花序”。 6.本句可改为“植物学上把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茎是枝上除去叶和芽所留下的轴状部分。” 9.本句可改为:“淀粉鞘只见于部分植物如旱金莲、南瓜等的茎中”。 11.本句可改为:“植物的表皮细胞是由一层活细胞组成,一般不具叶绿体”。 13.“有限维管束”改为“无限维管束”,“无限维管束”改为“有限维管束”。 15.句中“次生”均改为“初生”。 16.本句改为“环髓带是椴树等植物茎中位于髓外方的小型壁厚的细胞”。 20.“节”改为“节间”。 21.本句可改为“树皮是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23.“周皮”改为“木栓及其外方的死组织”。 24.本句可改为“根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而茎第一次形成的木栓形成层,在各种植物中有不同起源,有些起源于皮层的第一细胞层,有些起源于皮层
33
的第二、三细胞层,有些起源于表皮或近韧皮部的薄壁组织”。 25.本句改为“玉米茎秆比大豆茎秆粗是因为就米茎内初生增厚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27.删去句中“或心材”和“或边材”。 28.本句可改为:“边材是木本茎次生木质部外部色泽较淡的部分,心材是边材以内的色泽较深的次生木质部部分。 三、填空
1.输导、支持、储藏、繁殖 2.茎有节和节间,节上着生叶,在叶腋和茎顶具芽。 3.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 4.分蘖 5.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葡匐茎 6.开花和结果、花枝、果枝 7.定芽、顶芽、腋芽、不定芽、裸芽、鳞芽、枝芽、花芽、混合芽、活动芽、休眠芽 8.叶痕 9.组织原学说、原套一原体学说、细胞学分区概念(或细胞组织学的分区学说) 10.表皮、皮层、维管柱、表皮、基本组织、维管束 11.外始式、原生、后生、内始式 12.有、维管束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 13.外韧维管束、无限维管束 14.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维管束、连续的形成层圆环、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次生 15.纺锤状原始细胞、射线原始细胞 16.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组织、木射线 17.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组织、韧皮纤维、韧皮射线 18.平周、垂周 19.周皮及其外方的死组织、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髓 20.维管束、初生射线、基本分生组织、横向运输、贮藏 21.有显著季节性气候、早材(春材)、晚材(秋材) 22.合轴分枝、进化 23.一般停留在初生结构,没有或只有极少量木质化的组织 24.外韧、辐射 四、选择填空
1.C 2.B 3.C 4.C 5.A 6.B 7.B 8.A 9.C 10.D 11.B 12.C 13.D 14.A 15.A 16.A 17.D 18.A 19.C 20.B 21.B 22.D 23.D 24.C 25.D 26.C 27.B 28.C 29.B 30.D 31.B 32.C 33.C 五、填图题
图1-7 双子叶植物茎横切面轮廓图:1表皮;2厚角组织;3薄壁细胞;4小维管束;5韧皮纤维;6韧皮部;7束中形成层;8初生木质部;9髓射线;10髓
图1-8 双子叶植物茎横切面一个维管束放大图:1表皮;2皮层厚角组织;3皮层薄壁组织;4韧皮纤维;5韧皮薄壁细胞;6筛管或初生韧皮部;7束中形成层;8导管或初生木质部;9髓射线
图1-9 芽纵切面简图:1生长锥或顶端分生组织;2叶原基;3腋芽原基;4幼叶 图1-10木本植物三年生茎横切面图示次生结构:1周皮或木栓层;2皮层厚角组织;3皮层薄壁组织;4髓射线;5韧皮部;6韧皮射线;7维管形成层;8次生木质部或早材;9
34
木射线;10次生木质部或晚材;11髓
图1-11 水稻或小麦茎秆横切面轮廓图:1绿色同化组织或薄壁组织;2机械组织或厚壁组织;3维管束;4薄壁组织;5髓腔
图1-12 单子叶植物茎横切面一个维管束放大图:1维管束鞘厚壁细胞;2原生韧皮部;3筛管;4伴胞;5孔纹导管或后生木质部;6环纹或螺纹导管或原生木质部;7气道;8薄壁组织
图1-13 禾本科植物或玉米茎横切面简图:1表皮;2厚壁或机械组织;3薄壁组织或基本组织;4维管束
图1-14 单子叶植物横切面局部放大:1气孔;2表皮细胞;3同化组织或薄壁组织;4维管束;5厚壁组织;6薄壁组织;7维管束鞘
图1-15 有花植物成熟的植物体:1:顶芽;2节间;3枝;4髓;5皮层;6维管束;7根生长锥;8根冠;9根毛;10主根;11侧根的分枝;12侧根;13地平面;14子叶;15叶柄;16叶片;17腋芽或侧芽;18花;19节;20幼叶;21茎生长锥
图1-16 枝条外形图:1顶芽;2腋芽或侧芽;3花芽;4叶痕;5皮孔;6叶迹;7芽鳞痕;8花枝痕;A一年生枝;B二年生枝 六、问答题
1.被子植物叶较大,因而具有较大的受光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同时也使蒸腾作用加强。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由根部吸收,并通过根、茎木质部运输至叶。叶片具很强的蒸腾作用,木质部的运输能力也相应很强,因为被子植物木质部中运输水分的结构主要是导管。导管由导管分子组成。管胞是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输水分子,管胞之间通过纹孔传递水分,且管径较小,输水效率较低。而导管分子之间靠穿孔直接沟通,管径一般较管胞粗大,所以具较高的输水效率。导管高效率的输导能力与叶片很强的蒸腾作用相适应,所以被子植物茎内有导管与其具较大的叶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2.答:双子叶草本植物茎具皮层。维管束成束状,筒状排列为无限维管束。单子叶植物茎,无皮层分化,具有厚壁细胞组成的下皮,维管束散生于基本组织中,为有限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呈“V”字型。
3.答:木材的三种切面为横切面,切向切面和径向切面。在茎的三切面中,射线的形状很突出,可作为判别切面类型的指标。 横切面
年轮 呈现同木质部 1.呈现其横切面观; 35
木射线 1.呈现其纵切面观,所见射线呈辐
心圆环 2.显示细胞直径和大小以及木质部的横切面形状。 呈现V字形 呈现平径向切面 行排列1.呈现其纵切面观 2.显示细胞的长度、宽度和细胞两端的形状。 1.呈现其纵切面 2.显示细胞的长度、宽度和细胞两射状条形; 2.显示其长度和宽度。 1.呈现横切面观,其轮廓呈纺锤形; 2显示其高度、宽度、细胞的列数和两端细胞的形状。 1.呈现其纵切面观,射线象一段砖墙,与茎纵轴垂直; 2.显示其高度和长度。 切向切面 的窄条 端的形状。
4.答:根的表皮具有根毛,壁薄,无气孔,皮层发达,分为三层,内皮层具凯氏带。具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各自成束,不具有髓射线,一般无髓的分化。 茎的表皮具气孔,且外壁角质化,皮层不发达,一般无凯氏带,中柱鞘,维管束成束状,筒状排列,具有髓,髓射线明显。
5.答:(1)三者均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 (2)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a.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 b.与被子植物的差别:初生木质部含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初生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的草质茎。 (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 b.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
6.答:(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使茎逐年加粗,并有显著的生长轮。 (2)二者不同之处:a.多数裸子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由管胞、木薄壁组织和射线所组成,多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 b.裸子植物的次生韧皮部由筛胞、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组成,一般无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 c.有些裸子植物茎的皮层、维管柱中常具树脂道。
7.答:二者在茎横切面上均呈放射状排列,均具横向运输和储藏作用。但在起源、位置、数量上不同。 (1)髓射线位于初生维管组织之间,内连髓部,外通皮层,在次生生长以前是初生结构,虽在次生结构中能继续增长,形成部分次生结构,但数目不变。 (2)维管射线由木射线与韧皮射线组成,由形成层产生,为次生结构,数目随茎增粗而增加,后形成的射线较短。
8.答:(1)维管组织是植物中形成维管系统的特化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两种复
36
合组织。 (2)维管束为成束状的维管组织。根中的初生维管组织即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各自成束,而茎中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内外并列,共同组成维管束。茎中维管束根据有无束中形成层而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根据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排列方式的不同而分为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和周木维管束四类。 维管柱指茎或根中皮层以内的部分,包括维管束和薄壁组织。单子叶植物茎中多无维管柱。 中柱:过去把维管柱称中柱。但因多数植物的茎与根不同,不存在内皮层和中柱鞘,皮层与中柱间的界限不易划分,现多用维管柱取代中柱一词。 维管系统是连续地贯穿于整个植物体内的维管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组织系统。
9.答:年轮也称生长轮。次生木质部在一年内形成一轮显著的同心环层即为一个年轮。若一年内次生木质部形成一轮以上的同心环层,则为假年轮。 一个年轮中,生长季节早期形成的称早材,也称春材,在生长季节后期形成的为晚材,也称夏材或秋材。二者细胞类型、大小、壁结构有区别。 具数个年轮的次生木质部,其内层失去输导作用,产生侵填体,为心材;心材外围的次生木质部为边材,具输导作用。心材逐年增加,而边材较稳定。
10答:“空心”树遭损坏的是心材,心材是已死亡的次生木质部,无输导作用。“空心”部分并未涉及具输导作用的次生木质部(边材),并不影响木质部的输导功能,所以“空心”树仍能存活和生长。但“空心”树易为暴风雨等外力所摧折。
11.答:环剥过深,损伤形成层,通过形成层活动使韧皮部再生已不可能;环剥过宽,切口处难以通过产生愈伤组织而愈合。韧皮部不能再生,有机物运输系统完全中断,根系得不到从叶运来的有机营养而逐渐衰亡。随着根系衰亡,地上部分所需水分和矿物质供应终止,整株植物完全死亡。此例说明了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相互依存的关系。 12.答:根和茎的初生构造均可从各自的成熟区横切面上观察到。双子叶植物根、茎初生结构的异同主要是: (1)相同之处:均由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细胞类型在根、茎中也基本相同,根、茎中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均为外始式。 (2)不同之处:a.根表皮具根毛、无气孔,茎表皮无根毛而往往具气孔。 b.根中有内皮层,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维管柱有中柱鞘;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茎中无显著的内皮层,更谈不上具凯氏带,茎维管柱也无中柱鞘。 c.根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各自成束,而茎中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内外并列排列,共同组成束状结构。 d.根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是外始式,而茎中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是内始式。 e.根中无髓射线,有些双子叶植物根无髓,茎为髓,维管束间具髓射线。 根与茎的这些差异是由二者所执行的功能和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决定的。
37
1.5 叶
1.5.1叶的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完全叶 2.叶枕 3.复叶 4.单身复叶 5.叶序 6.叶镶嵌 7.异形叶 8.泡状细胞 9.离层 10.叶隙 11.\"花环\"结构 二、判断与改错
1.不完全叶中有一类仅具叶柄。
2.等面叶即指叶内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区别。 3.羽状三出复叶的顶端小叶柄比侧生小叶柄长。 4.单叶的叶柄与复叶小叶柄基部均有腋芽。
5.水生植物叶小而厚,多茸毛,叶的表皮细胞厚,角质层也发达。 6.会落叶的树叫落叶树,不会落叶的树叫常绿树。
7.落叶树于深秋或早夏落叶是对植物本身有利的一种正常生物学现象。 8.叶脱落后留在茎上的痕迹称叶迹。
9.叶一般正面颜色深,是因为上表皮细胞含叶绿体多。 l0.双子叶植物中,有的植物具平行叶脉。 ll.禾本科植物的叶多为等面叶。
l2.气孔器具副卫细胞的现象在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中均存在。 l3.叶内中脉的韧皮部靠近下表皮。 14.水稻和稗草都有叶舌叶耳。
15.C4植物叶的光全效率低,C3植物叶的光合效率高。 l6.叶原基发生在茎端部的深部组织,为内起源。 三、填空
1.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和 等两个方面。
2.完全叶具有 、 和 三部分。 3.被子植物叶片形态具有极大的多样性,植物学上一般从叶片的 、 、 和 等几个方面对叶片加以描述,以此作为植物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4.叶片中的维管束和其他有关组织组成 ,其主要作用是 和 。它们在叶片中的分布方式称 ,主要分
38
有 、 和 三种类型。
5.复叶依小叶排列的不同状态而分为 、 和 。 6.三回羽状复叶,即叶轴分枝 次,再生小叶。
7.叶序的类型一般有 、 与 三种。 8.对生叶序中,一节上的2叶,与上下相邻一节的2叶交叉成十字形排列,称 对生。
9.在叶原基形成幼叶的生长过程中,首先是 生长使叶原基延长成柱形,接着 是 生长形成的幼叶雏形,以后叶片的进一步长大,则主要是 生长的结果。10.叶片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 和 。 11.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与相邻细胞的关系(即相邻细胞中有无 ),以及它的数目、大小与排列可分为 、 、 和 四个主要类型。 12.水孔是 的变形,其 细胞长期开张,水孔位于
或 的表皮上。
l3.将C3植物和C4植物一同栽在一个透光不透气的密封箱中,使其CO浓度逐渐降低,最先死亡的植物是 ,因为它的CO补偿点。
14.叶脱落前,在叶柄基部或靠近叶柄基部产生 ,它包括 和 两部分。 15.各类植物根据它们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可分为 植物、 植物和 植物。 四、选择填空
1.柑桔的叶是 。
A.单叶 B.掌状复叶 C.单身复叶 2.叶片较线形为宽,由下部至先端渐次狭实,称为 。
A.针形 B.披针形 C.卵形 D.心形 3.凡叶柄着生在叶片背面的或边缘内,称 叶。
A.肾形 B.菱形 C.盾形 D.扇形 4.叶尖较短而尖锐,称 。
A.渐尖 B.急尖 C.具骤尖 D.具短尖 5.叶基二裂片向两侧外指,称
A.耳形 B.箭形 C.匙形 D.戟形 6.叶片深裂指缺刻超过叶片的 。
A.l/4 B.l/3 C.1/2 D.l/5 7.禾谷类作物的叶包括 等部分。
39
2
2
A.叶柄、叶鞘、叶片、托叶 B.叶柄、叶舌、叶耳、叶片 C.叶鞘、叶舌、叶耳、叶片 D.托叶、叶鞘、叶舌、叶耳、叶片
8.禾本科植物叶片和叶鞘相接处的腹面有一膜质向上突起的片状结构,称 。
A.叶舌 B.叶耳 C.叶枕 D.叶环 9.荞麦、何首乌的托叶鞘属
A.叶鞘 B.托叶 C.鞘状托叶 D.托叶状的叶鞘 10.银杏叶的脉序为 。
A.平行脉 B.网状脉 C.叉状脉 D.掌状脉 11.桃叶序的公式为2/5,这表明 。
A.绕茎二周,有5片叶,开度为900°。 B.绕茎二周,有5片叶,开度为144°。 C.绕茎5周,有2片叶,开度为900°。 D.绕茎5周,有2片叶,开度为144°。
12.每一节上着生一片叶,各叶开度为180°,称此叶序为 。
A.互生 B.对比 C.轮生 D.交互对生 13. 的叶为异面叶。
A.叶上、表皮色泽不同 B.叶上、下表皮气孔分布不同 C.叶上、下表皮分别为甲层和多层细胞 D.叶肉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14.叶片中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
A.表皮 B.栅栏组织 C.海绵组织
D.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E.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保卫细胞 15.栅栏组织属于 。
A.薄壁组织 B.分生组织 C .保护组织 D.机械组织
16.叶片横切面上许多细胞排列疏松,间隙较多,细胞内含叶绿体,这些细胞属
A.皮层 B.叶肉 C.海绵组织 D.栅栏组织 17.禾本科植物的气孔器由 组成。
A.哑铃状保卫细胞 B.肾形保卫细胞
C.近菱形的副卫细胞和哑铃状保卫细胞 D.近菱形的副卫细胞和肾形保卫细胞 18.水稻叶上、下表皮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气孔数量多少 B.表皮细胞形状 C.有无硅质细胞 D.有无泡状细胞 19.早生植物叶利于减少蒸腾的特征有 。
40
A.叶小 B.多茸毛 C.角质层发达和气孔下陷 D.海绵组织发达 E.A、B和C F.A、R、C和D 20.肉质植物属 ,其叶内贮多量水分。
A.水生植物 B.旱生植物 C.阴地植物 D.耐阴植物 21.叶片较大而薄,表皮的角质层薄,气孔较少,是 叶的特点。 A.沉水植物 B.旱生植物 C.阴地植物 D.阳地植物 22.从叶的解剖结构上看,夹竹桃属于 。
A.旱生植物 B.中生植物 C.阳地植物 D.阴地植物 23.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植物气孔一般 。
A.保持开张状态 B.保持关闭状态 C.随时开闭 D.周期性开闭 24.决定旱生植物形态结构最直接的环境因素是 。 A.水 B.光 C.热 D.风 25.裸子植物叶肉细胞的特点是 。
A.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之分 B.细胞壁内突成皱摺 C.无光合作用能力 D.位于下皮层之上
26.禾本科单子植物中表皮细胞有两类细胞,其中长细胞又称 A.角细胞 B.栓细胞 C.硅细胞 D.泡状细胞 27.禾本科植物的叶卷缩与下列何种结构有关? A.栓细胞 B.硅细胞 C.长细胞 D.泡状细胞 28.气孔窝是下列植物叶的结构特征之一 。 A.松针叶 B.水稻叶 C.夹竹桃叶 D.仙人掌叶 五、填图题
41
图1-17 图1-18
图1-19
图1-20
42
六、问答题
1.旱生植物的叶在其构造上是如何适应旱生条件的。
2.叶的表皮细胞-般透明,细胞液无色,这对叶的生理功能有何意义?
3.一般植物叶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这有何优点?沉水植物的叶为什么往往不存在气孔?
4.松针的结构有何特点?
5.你怎样鉴别总叶柄和小枝,从而断定单叶和复叶呢?
6.现采得小麦,玉米幼苗上各一片叶,怎样在显微镜下区分C3和C4植物?
43
图1-21
图1-22
图1-23
7.在观察叶的横切面时,为什么能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 8.简述水分从土壤经植物体最后通过叶散发到大气中所走的路程。 9.试述旱生植物叶和沉水植物叶在形态结构上有何不同?
1.5.2 参
一、名词解释
1.完全叶 具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称完全叶。例如月季、豌豆等植物的叶。 2.叶枕 植物学上所称的叶枕,一般是指植物叶柄或叶片基部显著突出或较扁的膨大部分,如含羞草复叶的总叶柄、初级羽片,以及小叶基部等的膨大部分。叶枕是一种能使叶进行运动的结构。
3.复叶 每一叶柄上有两个以上的叶片叫做复叶。复叶的叶柄称叶轴或总叶柄,叶轴上的叶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称小叶柄。由于叶片排列方式不同,复叶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三出复叶三类。
4.单身复叶 单身复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复叶。其复叶中也有一个叶轴,但只有一个叶片,叶轴与小叶之间具有关节。如柑、橙等植物的叶。单身复叶可能是三出复叶中的两个侧生小叶退化,仅留一顶生小叶所形成。
5.叶序 叶在茎上都有一定规律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叶序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即互生、对生和轮生。
6.叶镶嵌 叶在茎上的排列,不论是哪种叶序,相邻两节的叶,总是不相重叠而成镶嵌状态,这种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的排列方式而不重叠的现象,称为叶镶嵌。 7.异形叶性 同一株植物上的叶,受不同环境的影响,或同一植株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出现不同形状的叶。这种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状叶的现象,称为异形叶性。如水毛莨的气生叶扁平广阔;而沉水叶细裂成丝状。
8.泡状细胞 禾本科植物和其它单子叶植物叶的上表皮上具一些特殊的大型含水细胞,有较大的液泡,无叶绿素或有少量的叶绿素,径向细胞壁薄,外壁较厚,称为泡状细胞。泡状细胞通常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的部位,在叶上排成若干纵行,在横切面上,泡状细胞排成扇形。
9.离层 在植物落叶前,叶柄基部或靠近基部的部分,有一个区域内的薄壁组织细胞开始,产生一群小形细胞,以后这群细胞的外层细胞壁胶化,细胞成为游离状态,使叶易从茎上脱落,这个区域称为离层。
10.叶隙:叶迹从茎的维管柱上分出向外弯曲后,维管柱在叶迹的上方出现一个空隙,并由薄壁组织填充,该区域称为叶隙。
44
11.“花环”结构:玉米等植物叶片的维管束鞘发达,内含多数较大叶绿体,外侧紧密毗连着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改错:2.本句应改为:“等面叶是指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或叶上下面都同样地具有栅栏组织。” 4.本句应改为:“单叶的叶柄基部有腋芽,而复叶小叶柄基部则无腋芽”。 5.“水生植物”改为“旱生植物”。 6.本句应改为:“落叶树是指寒冷或干旱季节到来时,叶同时枯死脱落的树种;常绿树是指春、夏季时,新叶发生后老叶才逐渐脱落,终年常绿的树种。” 8.“叶迹”改为“叶痕”。 9.本句改为:“叶一般正面颜色深,是因为这类叶为异面叶,近上表皮为栅栏组织,近下表皮为海绵组织,和海绵组织相比栅栏组织含叶绿体较多,而且排列紧凑”。 14.稗草无叶舌,叶耳 15.改为:C3植物叶的光合效率低,C4植物叶的光合效率高。 三、填空
1.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2.叶片、叶柄、托叶 3.形状、叶尖、叶基、叶缘 4.叶脉、输导、支持、脉序、平行脉、网状脉、叉状脉 5.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 6.二 7.互生叶序、对生叶序、轮生叶序 8.交互 9.顶端、边缘、居间 10.表皮、叶肉、叶脉 11.副卫细胞、无规则型、不等型、平列型、横切型 12.气孔、保卫、叶尖、叶缘 13.C3,高 14.离区、离层、保护层 15.阳地、阴地、耐荫 四、选择填空
1.C 2.B 3.C 4.B 5.D 6.C 7.C 8.A 9.C 10.C 11.B 12.A 13.D 14.E 15.A 16.C 17.C 18.D 19.E 20.B 21.C 22.A 23.D 24.A 25.B 26.A 27.D 28.C 29.D 五、填图题
图1-17 1叶片;2侧脉;3中脉(主脉);4叶柄;5腋芽
图1-18 1叶轴;2小叶;3小叶柄;4总叶柄(叶柄);5托叶;6腋芽 图1-19 1叶片;2叶舌;3叶环;叶鞘
图1-20 1角质膜;2复表皮;3多层栅栏组织;4海绵组织;5气孔器;6气孔窝空隙;7表皮毛
图1-21 1表皮;2机械组织(厚壁组织);3维管束鞘;4泡状细胞(运动细胞);5气室;
45
6副卫细胞;7保卫细胞
图1-22 1角质层;2上表皮;3栅栏组织;4厚角组织(机械组织);5海绵组织;6木质部;7形成层;8韧皮部;9薄壁组织;10下表皮
图1-23 1角质层;2表皮细胞;3气孔器;4泡状细胞(运动细胞);5维管束(叶脉);6叶肉细胞 六、问答题
1.答:叶的形态构造不仅与它的生理机能相适应,而且也与它所处的外界条件(即生态条件)相适应。(1分)旱生植物的叶片对旱生条件的适应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叶面积缩小,叶片小而厚;(2)机械组织发达;(3)栅栏组织多层,分布在叶的两面;(4)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5)叶肉细胞壁内褶;(6)叶脉分布密;另一种是:(1)叶片肥厚,有发达的贮水薄壁组织;(2)细胞液浓度高,保水能力强。
2.答:叶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的光合作用是在叶表皮以下的叶肉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叶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利于日光透过。日光为叶肉细胞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3.答:气孔与叶的功能密切相关。气孔既是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又是水分蒸腾的通道。叶下表面避开日光直射,温度较上表面为低,因而气孔多位于下表皮,以利于减少水分的蒸腾。其次当光线很强时,叶上表面气孔关闭,叶下表面气孔仍开张,以进行气体交换,促进光合作用,使植物能更充分利用光能。所以气孔多分布于叶下表皮上。 由于气孔的功能是控制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沉水植物叶在水中无法进行蒸腾作用,溶于水中的气体也不适应于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若沉水叶具有气孔,叶中通气组织内的气体还可能通过气孔而散失,所以一般来说气孔对于沉水植物的叶无生物学意义。 4.答:松针叶小,表皮壁厚,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壁向内褶叠,具树脂道,内皮层显著,维管束排列于叶的中心部分等,都是松属针叶的特点,也表明了它是具有能适应低温和干旱的形态结构。
5.答:①单叶所在小枝顶端有顶芽而复叶总叶柄顶端无顶芽。②单叶的叶腋有腋芽而复叶的小叶腋部无腋芽。③单叶脱落时所在小枝不落,复叶脱落时连同总叶柄一起脱落。④单叶在小枝上常成一定的角度排列,而复叶的小叶在总叶柄上常排成一平面。
6.取小麦玉米叶片做徒手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玉米叶维管束鞘发达。为单层薄壁细胞,细胞较大排列整齐,含多数较大叶绿体,维管束鞘外侧紧密毗连着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这是C4植物的特征。小麦叶维管束鞘有两层,外层细胞薄壁,较大,叶绿体含量少,内层为厚壁细胞较小。无“花环形”结构为C3植物。
46
7.答:对具有网状脉的叶和具有侧出平行脉的叶进行横切,对于叶中主脉而言是横切,叶横切面上呈现出叶脉中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对于侧脉则是纵切,叶横切面上呈现侧脉维管组织的纵面观。所以叶横切面上可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 8.答: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历程主要是由维管系统上升。所走种程可表示为:
土壤溶液吸收作用 根毛细胞→根皮层→内皮层→根木质部→茎木质部→叶柄木质部→各级叶脉木质部→叶肉细胞→细胞间隙→孔下室→气孔蒸腾作用→大气
9.答:(1) 旱生植物叶对干旱高度适应。适应的途径有二:一是叶小,以减少蒸腾面;二是尽量使蒸腾作用受阻,如叶表多茸毛,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有些种类表皮常由多层细胞组成,气孔下陷或限于局部区域,栅栏组织层数往往较多,而海绵组织和胞间隙却不发达。 (2)沉水植物叶则对水环境高度适应。水环境多水少气光较弱。因环境中充满水,故陆生植物叶具有的减少蒸腾作用的结构,在沉水植物叶中已基本不复存在,如表皮细胞薄,不角质化或角质化程度轻,维管组织极度衰退;因水中光线较弱,叶为等面叶;因水中缺气,故叶小而薄,有些植物的沉水叶细裂成丝状,以增加与水的接触和气体的交换面,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通气组织。
1.6营养器官的变态
1.6.1营养器官的变态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变态 2.苞片和总苞 3.同源器官 4.同功器官 二、判断与改错
1.盐肤木因五倍子蚜虫的寄生而在叶上产生五倍子是一种变态现象。 2.植物的各个器官都有发生变态的例子。 3.由额外形成层产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别称为三生木质部和三生韧皮部。 4.胡萝卜、红(甘)薯的肉质根均由下胚轴发育而来。 5.胡萝卜是变态根,主要食用其次生韧皮部。 6.菟丝子的寄生根属不定根。 7.花生与马铃薯(土豆)的果实均在土中发育成熟。 8.山南瓜和葡萄的卷须都是茎卷须。 9.文竹、天门冬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状茎。 10.竹的竹鞭是根状茎,莲的藕也是根状茎。 11.成熟的大蒜主要食用部分是肥大的腋芽。
47
12.豌豆的卷须是小叶变态,属叶卷须。 13.食虫植物捕虫的结构是变态的叶。 三、填空
1.根的变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主要类型。 2.气生根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
3.常见的地下茎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类。 4.叶的变态主要有五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一株萝卜只生肉质直根,一株甘薯可产生好几个块根;这是因为后者由__________发育而成的。
6.甘薯(山芋)块根的增粗是由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共同活动的结果。 7.甜菜肉质根膨大后具有____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____结构和______________结构。
8.马铃薯的薯块是________的变态,而甘薯(红薯)的地下膨大部分是________的变态。 四、选择填空
1. 甜菜肉质根中的额外形成层(副形成层)来自________。
A 次生木质部中的木薄壁细胞 B中柱鞘 C皮层 D 髓 2.________的变态根中,主要食用部分来自三生结构。
A 胡萝卜 B萝卜 C 甜菜和甘薯 D 萝卜和甜菜 3._________的变态根中主要食用部分是次生木质部。 A 胡萝卜 B 萝 卜 C甜菜 D 甘薯 4.甜菜肉质根中可出现________层额外形成层。
A一 B二 C三 D多 5 .我们食用的红薯是_________。
A 块根 B块茎 C 肉质根 D 根状茎 6. 榕树在侧枝上下垂,并扎入地面的根,属________。
A 不定根 B 气生根 C 支柱根 D A、B和C 7.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________。 A块根 B块茎 C根状茎 D球茎
8.葡萄是合轴分枝,它的卷须是由________形成的。 A顶芽 B腋芽 C 不定芽
9.具有变态根的植物是________。
48
A马铃薯 B生姜 C大蒜 D红薯 10.以下所列的结构,哪一些都是茎的变态?_________。
A皂荚的分枝刺,葡萄和豌豆的卷须 B 马铃薯、姜、荸荠、芋头 C莲藕、菊芋、竹鞭、白箩卜、胡萝卜 D蔷薇和刺槐(洋槐)的刺,豌豆的卷须 11.生姜属于变态的________。 A根 B茎 C叶 D果
12.马铃薯的块茎上凹陷处具有________。 A定芽 B不定芽 C定根 D不定根 l3洋葱的主要食用部分是________。
A鳞茎 B鳞叶 C叶状茎 D小鳞茎 14珙桐(鸽子树)开花时,两片白色花被状结构是________。 A花瓣 B花萼 C苞片 D总苞 15刺槐的刺是________。
A茎刺 B皮刺 C托叶刺 16下列哪一组属于同源器官________。
A马铃薯和红薯 B葡萄和豌豆的卷须 C月季和仙人掌上的刺 D莲藕和荸荠 17以下所列的结构,哪一些全是叶的变态? ________。
A南瓜、葡萄、豌豆等的卷须 B豌豆卷须、洋葱鳞叶、刺槐的刺、苞片 C芽鳞、鳞叶、花柄、花托 D 葱头、大蒜瓣、皮刺 18仙人掌上的刺是________。
A茎刺 B皮刺 C叶刺 五、问答题
1.胡萝卜和萝卜的根在次生结构上各有何特点? 2.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有何不同?
3. 如何从形态特征上来辨别根状茎是茎而不是根?
1.6.2参
一、名词解释
1.变态 植物体由于功能的改变所引起器官的一般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称为变态。如洋槐
49
的托叶变为刺。
2.苞片和总苞 生在花下面的变态叶,称为苞片。苞片一般较小,绿色,但也有形大、呈各种颜色的。苞片多枚聚生于花序外围的,称为总苞。苞片和总苞有保护花芽或果实的作用。
3.同源器官 具有同一来源、而在形态上和功能上有显著区别的器官称为同源器官。例如马铃薯的块茎、毛竹的根状茎、葡萄的卷须等,它们形态和机能均不同,但都是来源于茎的变态。
4.同功器官 器官形态相似、机能相同,但其构造与来源不同,称为同功器官。如山楂的刺为茎刺,是茎的变态,刺槐的刺为叶刺,是托叶的变态,二者为同功器官。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改错:1.“变态现象”改为“因寄生引起的病态”。 4.胡萝卜的肉质直根由主根发育而来,甘薯(红薯)的块根是由不定根或侧根形成的。 7.本句可改为:“花生的果实和马铃薯(土豆)的块茎均在土中发育”。 三、填空
1.贮藏根、气生根、寄生根 2.支柱根、攀援根、呼吸根 3.根状茎、块茎、鳞茎、球茎 4.苞片和总苞、鳞叶、叶卷须、捕虫叶、叶状柄、叶刺 5.侧根或不定根 6.维管形成层、额外形成层 7.初生、次生、三生 8.茎、根 四、选择填空
1.B 2.C 3.B 4.D 5.A 6.D 7.B 8.B 9.D 10.B 11.B 12.A 13.B 14.D 15.C 16.D 17.B 18.C 五、问答题
1.答:胡萝卜和萝卜根的加粗,虽然都是由于形成层活动的结果,但所产生的次生组织的情况却不同。胡萝卜的肉质直根,大部分是由次生韧皮部组成。在次生韧皮部中,薄壁组织非常发达,占主要部分,贮藏大量营养物质;而次生木质部形成较少,其中大部分为木薄壁组织,分化的导管较少。萝卜的肉质直根和胡萝卜相反。它的次生木质部发达,其中导管很少,无纤维,薄壁组织占主要部分,贮藏大量营养物质,而次生韧皮部很少。此外,其木薄壁组织中的某些细胞可转变为额外形成层(副形成层),产生三生结构(三生木质部和三生韧皮部)。
2.答:肥大的直根即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一株上仅有一个肉质直根,其“根头”
50
指茎基部分,上面着生叶;“根颈”指由下胚轴发育来的无侧根部分;“本根”指直根的主体,由主根发育而成。而块根主要是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因此,在一株上可形成多个块根。另外,它的组成中完全由根的部分构成。
3.答:根状茎横卧地下,外形较长,很象根。但根状茎仍保留有茎的特征,即有叶(已退化)、叶腋内有腋芽、有节和节间。根据这些特征,容易和根区别。
1.7植物的繁殖和花
1.7.1植物的繁殖和花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繁殖 2.营养繁殖 3.无性繁殖 4.有性繁殖 5.分离繁殖 6.扦插 7.压条8.嫁接 9.花 10.花柄 11.花托 12.花被 13.花萼 14.副萼 15.花冠 16.距 17.雄蕊群 18.雌蕊群 19.心皮 20.离生雌蕊 21.合生雌蕊 22.柱头23.花柱 24.花柱道 25.子房 26.胚珠 27.胎座 28.边缘胎座 29.侧膜胎座30.中轴胎座 31.特立胎座 32.基生胎座 33.顶生胎座 34.片状胎座 35.无被花 36.单被花 37.两性花 38.单性花 39.雄花 40.雌花 41.无性花或中性花 42.雌雄同株 43.雌雄异株 44.杂性同株 45.子房上位或下位花 46.子房下位或上位花 47.下位花 48.上位花 49.周位花 50.花序 51.孢原细胞 52.四分体 53.花粉的败育 54.雄性不育 55.合点 56.直生胚珠 57.倒生胚珠 58.珠脊 59.横生胚珠 60.弯生胚珠 61.拳卷胚珠 62.开花 63.传粉 .自花传粉 65.异花传粉 66.风媒 67.风媒花 68.虫媒 69.虫媒花 70.受精作用 71.珠孔受精 72.合点受精 73.中部受精 74.双受精 75.无配子生殖 76.无孢子生殖 77.花程式 78.花图式 79.雄性不育 80.无融合生殖 81.多胚现象 二、判断与改错
1花是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 2既有花萼又有花冠的花称为重瓣花。
3单雌蕊子房仅由一心皮构成一室,复雌蕊子房则可以由数个心皮形成数室或一室。 4子房的心皮数目一定等于子房室数。 5雌蕊即子房。
6离生雌蕊也属于单雌蕊。
7由3心皮组成的复雌蕊有6条腹缝。 8侧膜胎座沿背缝线排列。
51
9禾本科植物的一个小穗就是一朵花。
10禾本科植物例如水稻、小麦、玉米等的小穗,实际上代表一朵小花,其中的颖片、稃片、浆片等均是由花被饰变而来的。 11单歧聚伞花序属于有限花序类型。
12有些植物不产生花器官也能结果,如无花果。 13佛焰花序属于肉穗花序。 14胡萝卜的花序为复伞形花序。
15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只有两个离生的雄蕊。
16被子植物中70%以上的胚囊的发育类型是蓼型的(单孢型)胚囊。 17禾本科植物的幼穗分化就是花芽分化而形成花序的过程。 18成熟的绒毡层细胞一般具双核或多核。
19花粉粒是由造孢细胞经花粉母细胞阶段发育而来的,因此它的发育与花粉囊壁层的发育无关。
20花粉母细胞经过连续两次有丝可产生四个精子。 21卵细胞具有高度的极性。
22被子植物成熟胚囊中具七个细胞是普遍规律,尚末发现例外情况。 23一个胚囊母细胞只能产生一个胚囊。 24闭花传粉属自花传粉,开花传粉属异花传粉。 25花单性是实现异花传粉必不可少的条件。 26卵细胞是雌配子,成熟的花粉粒是雄配子。 27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28合点受精是指双受精发生在合点处。
29花粉管在雌蕊某些组织或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的诱导下定向生长。
30色、香、蜜是虫媒花对引诱昆虫传粉的适应性特征,虫媒花三者兼有,缺一不可。 31植物异花传粉依传粉媒介的不同,可分两大类,即风媒传粉和虫媒传粉。 32无融合生殖产生的后代都是可育的。
33由珠心或珠被的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胚称不定胚。 34无配子生殖指没有配子的参与,而形成胚的过程。
35花芳香是吸引昆虫传粉的适应特性,花恶臭是驱避昆虫以实现自花传粉的一种适应特 性。
36植物在某些情况下,自花传粉较异花传粉更优越。
52
37花粉粒外壁上的蛋白质和内壁上的蛋白质来源不同,前者来自绒毡层细胞的 分泌物, 后者由花粉细胞本身合成。 三 填空
1繁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类型。
2 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部分。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一朵花中,若干萼片组成________,数枚花瓣组成_________。 4有些植物的花萼并不脱落,而随同果实一起发育,称____________。 5花萼与花冠合称为_________。
6每一雄蕊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每一雌蕊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7被子植物胚乳的发育有三种方式,其中以________方式最为普遍。
8多数植物花的花柱为____________所充塞,有的植物的花柱是空心的管道称____________。
9无被花、单被花、单性花和中性花都属____________花。 10禾本科植物的一朵小花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1在花程式中K代表________,C代表________,A代表_________,G代表________。 12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前,花粉囊壁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花粉成熟时,药壁只留下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3药室内壁(纤维层)细胞的______________有助于花药的开裂和花粉的散放。
14成熟的花粉粒包括二个细胞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或三个细胞,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5在化学成分上风媒植物的花粉主要含________,虫媒植物的花粉主要含________。 16一个成熟的胚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几部分。 17胚珠中的合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者相愈合的部分。 18一般成熟胚囊由7个细胞构成,其中包括________细胞,________细胞,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细胞。
19雌花和雄花着生于同一植株上或同一花序上,称____________,如________;在一植株上,只有雄花,而另一植株上只有雌花的称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
20花粉管进入胚珠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21油菜花是__________花,靠__________传粉,而高梁则为__________传粉植物。
53
22 \"细胞之中有细胞\"现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已知玉米根尖细胞染色体为20条,请说明玉米下列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多少?
茎尖原套________ 造孢细胞_________ 花粉母细胞________ 单核花粉粒_________ 胚_________ 胚乳细胞_________ 反足细胞__________ 珠心细胞_________ 四、选择填空
1下列植物的花托各成什么形状?木兰________、草莓________、桃________。 A圆柱状 B凹陷呈碗状 C 覆碗状 D盘状 2落花生的雌蕊柄,又称子房柄,属于________。 A花柄 B花托 C下延的子房
3两轮花被色泽、形状等方面并无区分,称为________,如百合的花。 A两被花 B单被花 C同被花 D重被花 4________的花为整齐花。
A舌状花冠 B唇形花冠 C蝶形花冠 D十字花冠 5多室子房的隔膜是________。
A胎座 B单层细胞 C部分心皮 D心皮上的突起物 6决定受精亲和或不亲和的物质是花粉壁和柱头表面的________。 A蛋白质 B硼 C钙 D硼和钙
7向日葵的雄蕊是_________。 A单体雄蕊 B二体雄蕊 C聚药雄蕊 D多体雄蕊 8穗状花序的组成单位是________。
A小穗 B小花 C雌蕊 D雌雄蕊 9复雌蕊是指一朵花________。
A具有多个离生雌蕊 B由多个心皮合生成的一个雌蕊 10豆角的胎座是________。
A边缘胎座 B侧膜胎座 C中轴胎座 D特立胎座 11具________的子房为多室子房。
A边缘胎座 B侧膜胎座 C中轴胎座 D特立胎座 12单雌蕊的子房可具有________。
A侧膜胎座 B边缘胎座 C中轴胎座 D特立胎座 13中轴胎座类型的子房一定是_________。 A单心皮 B离生心皮 C多心皮多室 D多心皮一室
54
14垂柳的雄花是________。
A无被花 B单性花 C不完全花 D A、B和C 15南瓜的胎座属________。
A中轴胎座 B侧膜胎座 B边缘胎座 D特立胎座
16子房基部着生在花托上,花的其它部分都低于子房着生,这种花叫做_________ A上位子房下位花 B上位子房周位花 C下位子房上位花 17_________属无限花序中的复合花序。
A穗状花序 B多歧聚伞花序 C头状花序 ,D圆锥花序 18_________属无限花序中的简单花序。
A单歧聚伞花序 B肉穗花序 C复伞房花序 D圆锥花序
19花柄长短不等,下部分花柄较长,越向上部,花柄越短;各花排在同一平面称________。 A伞房花序 B头状花序 C伞形花序 D复伞形花序
20下列花序中,花的开放次序由上向下的是________。 A轮伞花序 B蝎尾状花序 C穗状花序 D伞房花序 E A和B 21所有的柔荑花序一概为_________。
A花轴柔软下垂 B花无花被 C花单性 D花完全无柄 E A和B 22头状花序中________。
A无总苞 B无花轴 C小花无花柄 D小花无花被 23黄瓜的花属于________。
A周位花 B下位花 C上位花 D半下位花
24一朵花中有几个雌蕊;每个雌蕊由一个心皮组成,称为_________。 A单雄蕊 B离生雄蕊 C复雌蕊 25通常花粉管进人胚囊的通道是________。 A珠孔 B合点 C珠柄
26花药发育过程中,单核花粉(即小孢子)形成的过程是________。 A造孢细胞 孢原细胞 花粉母细胞 小孢子 B花粉母细胞 孢原细胞 造孢细胞 小孢子 C孢原细胞 花粉母细胞 造孢细胞 小孢子 D孢原细胞 造孢细胞 花粉母细胞 小孢子 27减数发生在________的过程中。
A花粉母细胞 小孢子 B造孢细胞 花粉母细胞
55
C孢原细胞 造孢细胞 D造孢细胞 小孢子 28花药的药室内壁即是________。
A纤维层 B中层 C绒毡层 D纤维层、中层和绒毡层的总称 29花粉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________。 A中层 B绒毡层 C纤维层 D造孢细胞 30与花药开裂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
A纤维层 B中层 C表皮 D绒毡层 31下列何种结构与花粉管由子房进入胚囊有关?________ A珠孔 B珠被 C反足细胞 D助细胞 32珠柄、合点、珠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胚珠叫________。 A倒生胚珠 B横生胚珠 C直生胚珠 D弯生胚珠 33花药绒毡层细胞来自________。
A表皮细胞 B初生壁细胞(周缘细胞) C造孢细胞(造孢组织) D中层细胞 34花粉粒的壁分两层,即________。
A初生壁和次生壁 B果胶层和初生壁 C外壁和内壁 D果胶层和次生壁 35花粉外壁与内壁差别之一在于外壁含有________。
A蛋白质 B纤维素 C孢粉素 D蛋白质与孢粉素 36胚珠在珠柄上的各种着生方式中以________最为习见。
A直生胚珠 B倒生胚珠 C横生胚珠 D弯生胚珠 E拳卷胚珠 37珠被常为________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一层或二层 E缺如 38造孢细胞经过________,形成大孢子母细胞。 A有丝 B减数 C细胞融合 D生长 39被子植物胚囊的发育类型中,最普遍的是________。 A单孢型 B双孢型 C四孢型 40胚囊中的卵器指________。
A卵细胞 B l个卵细胞和2个助细胞 C一个卵细胞和二极核 D卵细胞和三反足细胞E二助细胞 41成熟胚囊里最大的细胞是________。
A卵细胞 B助细胞 C细胞 D反足细胞
56
42胚囊内的次生核是指融合的________。
A助细胞 B极核 C反足细胞 D精子和卵细胞 43研究表明,________能产生分泌物,诱导花粉管迸人胚囊。 A助细胞 B反足细胞 C极核 D,次生核 44一个造孢细胞最终可产生________个卵细胞。 A一 B二 C四 D八 45一个胚珠通常能产生________个胚囊。
A一 B二 C四 D多
46卵细胞和助细胞均有极性,大液泡与核分别位于细胞两端,________。 A卵细胞和助细胞的核均位于近珠孔的一边 B卵细胞和助细胞的核均位于近合点的一边 C卵细胞的核位于近珠孔的一边,助细胞的核近合点 D助细胞的核位于近珠孔的一边,卵细胞的核近合点 47开花期是指________。
A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B一个花序开放的时间
C一株植物在一个生长季节内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经历的时间 D一株植物一生中从第一次开花开始到最后一次开花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48在花药和胚珠中,染色体数为N的细胞或核有________。
A孢原细胞 B造孢细胞 C绒毡层细胞 D卵细胞 E营养细胞 F花粉母细胞 G助细胞 H胚囊母细胞 I细胞 J生殖细胞 K小孢子 L单核胚囊 M反足细胞 N大孢子 O精子细胞 P珠心细胞 Q珠被细胞
49风媒花一般________。 A花粉结成花粉块 B花两侧对称
C花具杠杆雄盘 D多集成柔夷花序、穗状花序等 50虫媒花一般________。
A具杠杆雄蕊 B昼间开放 C香味浓烈 D花大而显著 51下列细胞中属配子的是________。
A精子 B花粉中的生殖细胞 C小孢子 D营养细胞 52花粉管萌发发生在________。
A花粉散发之前 B花粉散发时。
57
C花粉落到柱头上后 D受到助细胞分泌的物质诱导时 53由助细胞、反足细胞或极核发育成胚称________。 A孤雄生殖 B无配子生殖 C无孢子生殖 D营养繁殖 54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称________。
A孤雌生殖 B营养繁殖 C无孢子生殖 D无配子生殖 55柑桔类植物可由珠心、珠被等处的细胞发育成胚,这种现象称为 A孤雌生殖 B无配子生殖 C无孢子生殖 D无性生殖 56多胚现象不会因________而产生。
A无孢子生殖 B无配子生殖 C孤雌生殖 D一个受精卵成几个胚 E 一个胚珠中具多个胚囊 57自然界中,自花传粉的花不一定是________。 A两性花 B自交亲和 C雌雄同熟 D闭花传粉
58自花传粉在植物学上是指________的传粉,在果树栽培上指________的传粉,在农业上指_________的传粉。
A 同一朵花内 B同株异花内 C同品种间 D A和B E A、B和C 59自花传粉现象在自然界得以保存,是因为它 。 A比异花传粉进化 B能增强后代生活力 C能保持种系特征的稳定 D是对环境条件的适应 60决定柱头与花粉是否亲和的直接物质基础是________。 A蛋白质 B核酸 C脂肪 D 糖类 61多室复子房具有下例哪种胎座?
A边缘胎座 B侧膜胎座 C 中轴胎座 D特立胎座 五、填图题
58
图1-24
图1-25
六、问答题
图1-26
图1-27
1.是自花传粉?什么是异花传粉?植物如何在花部的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避免自花传粉发生? 2.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自花传粉在自然界被保留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
3.不同传粉方式的花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4.植物的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 5.简述花药的形成发育过程 6.简述胚囊的发育过程
1.7.2参
一、名词解释
1.繁殖(reproduction):植物在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必然通过一定的方式, 从它本身产生新的个体来延续后代,着就是植物的繁殖
2.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通过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分离开去( 有时
59
不立即分离),进而直接形成一个生活的新个体的繁殖方法
3.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通过一类称为孢子的无性繁殖细胞,从母体分离后,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4.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由两个称为配子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彼此的融合的过程,形成合子或受精卵,再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5.分离繁殖(division):由植物体的根状茎.根蘖.匍匐茎等长成的新植株,人为的加以分割, 使与母体分离,分别移栽在适当场所任其长大的方法,称为分离繁殖
6.扦插(cutting):剪取植物的一段带1-2个芽的枝条.一段根或一张叶片,插入湿润的土壤或其他排水良好的基质上,经过相当时间以后,可以从插入的枝段.根段的切口处或叶片上长出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上长出不定根,并由原来的芽体,或新长成的不定芽发展为新个体
7.压条(layering):在新植株生成不定根后,再从母体上割离栽植的一种人工营养繁殖措施之一
8.嫁接(grafting):将一株植物体上的枝条或芽体,移接在另一株带根的植株上,使二者彼此愈合,共同生长在一起,这一方法称为嫁接. 9.花(flower):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生殖器官。 10.花柄(pedicel):花与茎连接的部分
11.花托(receptacle):在花柄的顶部,上面着生在花被、雄蕊和雌蕊。 12.花被(perianth)::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13.花萼(calyx):位于花冠外面的绿色被片是花萼,它在花朵尚末开放时,起着保护花蕾 的作用;
14.副萼(accessory calyx):花萼外还有一层相当于苞叶的萼片,称副萼
15.花冠(corolla):位于花萼的上方或内方,是由若干称为花瓣(petal)的瓣片组成,排列为一轮或多轮,结构上由薄壁细胞所组成
16.距:此淡黄色花花瓣一侧延伸成细长管状物,在此花瓣侧延伸的管状物称为距 17.雄蕊群(androecium):一朵花中全部雄蕊的总称。 18.雌蕊群(gynoecium):一朵花中所有雌蕊的总称 19.心皮:构成雌蕊的单位
20.离生雌蕊:各雌蕊彼此分离,形成一朵花内多雌蕊,称为离生雌蕊 21.合生雌蕊:各个心皮互相联合,组成一个雌蕊,称为合生雌蕊
60
22.柱头:位于雌蕊的顶端,是接受花粉的部位,一般膨大或扩展成各种形状 23.花柱:是柱头和子房间的连接部分,也是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 24.花柱道:花柱是空心的管道,称花柱道
25.子房:由一个或多个心皮形成的雌蕊,常分化出基部能育、膨大的部分,称为子房 26.胚珠:是着生在子房内的卵形小体,是由心皮内侧若干部位的细胞经过快速.生长后出现的突起所形成
27.胎座(placenta):胚珠着生的心皮壁上,往往形成肉质突起,称为胎座
28.边缘胎座(marginal placenta):一室的单子房,胚珠沿心皮的腹缝线成纵形排列,称为 边缘胎座
29.侧膜胎座(parietal placenta):一室的复子房,胚珠沿着相邻二心皮的腹缝线排列成若干纵行,称为侧膜胎座
30.中轴胎座(axial placenta):指合生心皮多室的子房,多枚胚珠着生于心皮内缝合的中轴上
31.特立胎座(free central placental):多室复子房的隔膜消失后,胚珠着生在由中轴残留的短柱周围,称为特立胎座
32.基生胎座(basal placental):胚珠着生在子房基底的胎座
33.顶生胎座:胚珠着生在子房顶部而悬垂室中的胎座,又叫悬垂胎座(pandulous placental)
34.片状胎座(lamellate placenta):在多室子房中胚珠着生于隔膜的各面,称为片状胎座 35.无被花:若其中缺少花萼和花冠的,叫无被花,如榆树的花。 36.单被花:仅有花萼或花冠的为单被花
37.两性花:一朵花中雄蕊和雌蕊都有的称两性花,油菜、大豆等大多数植物的花都属于这一类
38.单性花:仅有花萼或花冠的为单被花 39.雄花:有些植物的花,只有雄蕊的为雄花 40.雌花:有些植物的花仅有雌蕊的为雌花
41.无性花或中性花:花被保存而花蕊全缺的称无性花或中性花
42.雌雄同株:花和雄花同生于一株植物上的叫雌雄同株,例如玉米和栎树等;
43.雌雄异株:两种单性花分别着生在不同植株上的,称为雌雄异株,例如桑树和柳树等。 44.杂性同株:在同一植株上兼有两性花与单性花的,叫做杂性同株,猕猴桃就属于这类植物。
61
45.子房上位或下位花:花托凸起,花萼、花冠和雄蕊着生点都排在子房的下面,称之为子房上位或称下位花。
46.子房下位或上位花:花托凹下成各种形状,子房隐陷于托内,花萼、花冠和雄蕊都着生于子房之上,称之为子房下位或称上位花。
47.下位花:上位子房棗子房底部与花托相连,这种花称为下位花,如毛茛和金丝桃 48.上位花:下位子房棗整个子房下陷于花托之中,并与花托完全愈合,这种花称为上位花,如南瓜;
49.周位花:还有半下位子房棗子房的下半部与花托愈合,这种花称为周位花,,如甜菜等 50.花序(inflorescence):是轴及其着生在上面的花的通称,也可特指花在花轴上不同形式的序列,如圆锥花序,穗状花序等
51.孢原细胞(archesporial cell):由于原始体在四个角隅出较快,使原始体呈现出四棱的结构形状,并在每棱的表皮下出现一个或几个体积较大的细胞,这些细胞大于周围其他细胞,细胞质也比较浓,称为孢原细胞
52.四分体:花粉母细胞经过两次后,生成的4个子细胞---小孢子先是集合在一起 ,称四分体
53.花粉的败育:由于种种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时散出的花粉没有经过正常的发育,不能起到生殖的作用,这一现象,称为花粉的败育
54.雄性不育:个别植物由于内在生理.遗传的原因,在正常自然条件下,也会产生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的发育,称为畸形或完全退化的情况,这一现象称为雄性不育 55.合点:指胚珠基部与珠孔相对的部位,珠被.珠心和珠柄相愈合的部分
56.直生胚珠(orthotropous ovule):指珠柄.珠心和珠孔的位置列于同一直线上,珠孔在珠柄相对的一端的一类胚珠
57.倒生胚珠(anatropous ovule):指珠柄细长,整个胚珠做180度扭转,成倒悬状的一类胚珠
58.珠脊(raphe):珠孔的位置在珠柄基部一侧,靠近珠柄的外珠常于珠柄贴合,形成一条向外突出的隆包,称为珠脊
59.横生胚珠(amphitropous ovule):指胚珠在珠柄上成90度的扭曲,胚珠和珠柄的地位成 直角,珠孔偏向一侧的一类胚珠
60.弯生胚珠(campylotropous ovule):胚珠下部保持直立,而上部扭转,使胚珠上半部弯曲, 珠孔朝下,向着基部,但珠柄并不弯曲,称弯生胚珠.
61.拳卷胚珠(circinotropous ovule):指珠柄特别长,并且卷曲,包住胚珠的一类胚珠
62
62.开花(anthesis):当雄蕊中的花粉和雌蕊中的胚囊达到成熟的时期,或是二者之一已经成熟,这时原来由花被紧紧包住的花张开,露开雌.雄蕊,为下一步的传粉作准备,一现象称为开花
63.传粉(pollination):指由花粉囊散出的成熟花粉,借助一定的媒介力量,被传送到同一花或另一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自花传粉(self-pollination):指花粉从花粉囊散出后,落到同一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
65.异花传粉(cross-pollination):指一朵花的花粉传送到同一植株或不同植株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66.风媒(anemophily):靠风力传送花粉的传粉方式 67.风媒花(anemophilous flower):指借助风媒传粉的花 68.虫媒(entomophily):靠昆虫为媒介进行的传粉方式 69.虫媒花(entomophilous flower):借助虫媒传粉的花 70.受精作用(fertilization):指花内两性配子互相融合的过程
71.珠孔受精(porogamy):花粉管到达子房以后,或者直接伸向珠孔,进入胚囊(直生胚珠),或者经过弯曲,折入胚珠的珠孔口(倒生.横生胚珠),再由珠孔进入胚囊,统称为珠孔受精 72.合点受精(chalazogamy):花粉管经胚珠基部的合点到达胚囊,称为合点受精 73.中部受精(mesogamy):花粉管穿过珠被,由侧道折入胚囊,称为中部受精
74.双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个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特有现象,称为双受精.
75.无配子生殖(apogamy):由助细胞.反足细胞或极核等非生殖性细胞发育成胚的一类现象
76.无孢子生殖(apospory):由珠心或珠被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的一类现象
77.花程式 用符号和数字表示花各部分的组成、排列位置和相互关系,称为花程式(又称花公式),如*K2+2C2+2A2+4G(2∶1)即为十字花科植物的花程式。
78.花图式 花图式是指用图解表示一朵花的横切面简图,借以说明花的各部分的组成,排列和相互关系,也可借以比较各植物花的形态异同。花图式也就是花的各部在垂直于花轴的平面上的投影。
79.花芽分化 花或花序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当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就转入生殖生长,茎尖的分生组织不再产生叶原基和腋芽原基,而分化形成花或花序,这一过程称为花芽分化。禾本科植物的花芽分化一般称为幼穗分化。
63
80.无融合生殖 在被子植物中,胚囊里的卵经受精发育成胚,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也有胚囊里的卵不经受精,或者助细胞、反足细胞、甚至珠心细胞或珠被细胞直接发育成胚,这种现象叫做无融合生殖。无融合生殖可分为孤雌生殖、无配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三种类型。
81.多胚现象:一粒种子中具有一个以上的胚,称为多胚现象。多胚现象在裸子植物中普遍存在。在被子植物中也会因无融合生殖或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中成几个胚以及其他原因而出现多胚现象。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改错:2.“重瓣花”改为“两被花”或“重被花”。 4.本句可改为:“当子房为一心皮时,或多心皮多室时,心皮数等于子房室数;而当子房具侧膜胎座或特立胎座基底胎座时,心皮多数而仅具一室”。 5.本句可改为:“雌蕊一般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是雌蕊的主要部分”。 7.“6”改为“3”。 8.“背”改为“腹”。 9.“一朵花”改为“一个穗状花序”。 10.本句可改为“禾本科植物例如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的小穗,实际上是穗状花序,其中颖片是总苞,内、外稃是小苞片和苞片,浆片是小花的花被”。也有的教材认为稃片是花被片。 12.本句可改为:“有些植物的花序为隐头花序,此类花序的花轴肥大而呈凹陷状,很多无柄小花生于凹陷腔壁上,几乎全部隐没不见。如无花果的花序”。 15.本句可改为:“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花丝联合成2束的雄蕊”。 19.“因此它的形成与花粉囊壁层的发育无关”。可改为:“花粉粒在发育过程中须从花粉囊壁中的绒毡层细胞取得营养,绒毡层功能失常可能导致花粉败育。” 20.本句可改为“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产生四个小孢子,每个小孢子最后发育成具有2个精子的雄配子体(成熟花粉粒或花粉管)”。 22.本句可改为“被子植物成熟胚囊中一般具7个细胞。但也发现一些植物胚囊中极核为1个、4个或8个的,反足细胞也不一定是3个,有的可达300个之多”。 24.“开花传粉属异花传粉”可改为“开花传粉可进行自花传粉,也可异花传粉”。 25.本句可改为“花单性是一些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方式之一,但不是异花传粉的必要条件,两性花也能实行异花传粉”。 26.“雄配子”可改为“雄配子体”,或将“成熟的花粉粒”改为“精子”。 27.“种子”改为“被子”。 28.本句可改为“合点受精是指花粉管经合点而达胚囊,进而完成双受精”。 30.“缺
一不可”可改为“或仅有一、二”。 31.本句可改为:“植物异花传粉依传粉媒介的不同,可分为风媒传粉、虫媒传粉、鸟媒传粉和水媒传粉等类型,其中以风媒传粉和虫媒传粉为主要形式”。 32.本句可改为“无融生殖中,通过无孢子生殖产生的后代为二倍体,是可育的,而通过孤雌生殖或无配子生殖产生的后代是单倍体,高度不育”。 34.本句可改为“无配子生殖指由助细胞、反足细胞或极核等非生殖细胞发育成胚的现象。而由珠心细胞直接发育成胚,虽无配子参与,但不称无配子生殖而属无孢子生殖”。 35.本句可改为:“花芳香或恶臭,以吸引不同喜好的昆虫前来传粉”。 三、填空
1.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2.花柄(或花梗)、花托、花被、雄蕊群、雌蕊群、雄蕊群、雌蕊群 3.花萼、花冠 4.宿萼 5.花被 6.花丝、花药、柱头、花柱、子房 7.核型 8.引导组织、花柱道 9.不完全 10.外稃、内稃、浆片、雄蕊(群)、雌蕊(群) 11.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说明:有的教材用Ca代表花萼、Co代表花冠。) 12.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表皮、纤维层 13.带状加厚 14.营养细胞、生殖细胞、一营养细胞、二精子 15.淀粉、脂肪 16.珠心、珠被、珠孔、珠柄、合点 17.珠柄、珠被、珠心 18.一卵、二助、一、三反足 19.雌雄同株、玉米(或蓖麻等)、雌雄异株、杨(或柳等) 20.珠孔受精、合点受精、中部受精 21.虫媒、昆虫、风媒 22.被子植物成熟的雌雄配子体 23.20、20、20、10、20、30、10、20 四、选择填空
1.A、C、B 2.B 3.C 4.D 5.C 6.A 7.C 8.B 9.B 10.A 11.C 12.B 13.C 14.D 15.B 16.A 17.D 18.B 19.A 20.E 21.C 22.C 23.C 24.B 25.A
26.D 27.A 28.A 29.B 30.A 31.D 32.C 33.B 34.C 35.C 36.B 37.D 38.D 39.A 40.B 41.C 42.B 43.A 44.A 45.A 46.D 47.C 48.D、E、G、J、K、L、M、N、O 49.D 50.D 51.A 52.C 53.B 54.A 55.C 56.C 57.D 58.A、E、D 59.D 60.A 61.C 五、填图题
图1-24 1花瓣;2花药;3花丝;4雄蕊;5柱头;6花柱;7子房;8雌蕊;9萼片;10花托;11花柄
图1-25 1药隔内的维管束;2表皮;3纤维层;4花粉粒;5花粉囊(药室);6花药裂口;7药隔
65
图1-26 1外珠被;2内珠被;3珠孔;4合点;5珠心;6反足细胞;7极核(细胞) 8胚囊;9卵细胞;10珠柄;11胎座
图1-27 1背束;2腹束;3子房壁;4子房室;5胚珠 六、问答题
1.答: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自花传粉。如水稻、豆类等都进行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的花粉粒传送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异花传粉可发生在同株异花间,也可发生在同一品种或同种内的不同植株之间,如玉米、向日葵等都进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植物的花由于长期自然选择和演化的结果,在结构上和生理上以及行为上产生了一些特殊的适应性变化,使自花传粉不可能实现,主要表现在:(1)花单性,如蓖麻为雌雄同株,柳树为雌雄异株。(2)雌、雄蕊异熟,使两性花避免自花传粉,如向日葵。(3)雌、雄蕊异长、异位,如报春花;(4)自花不孕,如荞麦。
2.答:异花传粉在植物界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异花传粉要比自花传粉优越,是一种进化的方式。自花传粉的精、卵细胞来自同一朵花,遗传性差异较小,连续长期自花传粉,可使后代生活力逐渐衰退。相反,异花传粉的精、卵细胞各产生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遗传性差异也较大,经结合所产生的后代具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既然异花传粉有益,自花传粉有害,那么自然界为什么还可见到自花传粉现象呢?这是因为自花传粉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在异花传粉缺乏必需的风、虫等媒介力量而使传粉不能进行的时候,自花传粉则可弥补这一缺点。自花传粉是植物在不具备异花传粉条件下长期适应的结果。况且在自然界没有一种植物是绝对自花传粉的,它们中间总会有少部分植物进行异花传粉,增强了后代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所以,长期进行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类,仍能普遍存在。
3.答:植物传粉的形式有两种,即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自花传粉是一种较异花传粉原始的形式。自花传粉植物的花均为两性花,其雄蕊的花粉囊和雌蕊的胚囊同时成熟,自交是亲和的。传粉方式与花的形态结构的密切关系在异花传粉植物上得到充分体现。异花传粉主要有风媒传粉和虫媒传粉两种类型。风媒植物的花小而多,常密集成穗状花序、葇荑花序等,能产生大量花粉,同时散放;花粉一般质轻、干燥、表面光滑,适应被风吹送。在禾本科植物中,花丝细长,易为风吹动,利于散粉;花柱往往较长,柱头常呈羽毛状,伸出花被,利于承受花粉;花被常退化,花常先叶开放,避免花粉传送受阻挡;常雌雄异花或异株,不具香味或色泽。上述各个方面都是植物适应风媒的特征。适应昆虫传粉的花(虫媒花)一般花冠大而显著,色彩鲜艳,花具特殊的气味(芳香的,甚至恶臭的),往往具蜜腺,均利于吸引昆虫;花粉粒较大,外壁粗糙,有粘性,易粘附在虫体上;花粉粒含丰
66
富的蛋白质、脂肪等,可作为昆虫的食物。上述性状皆有利于昆虫传粉。此外,虫媒花的大小、形态、蜜腺位置等,常与传粉昆虫的大小、形态、口器的类型和结构等特征相适应。典型例子之一是鼠尾草的花形态结构,对蜜蜂传粉的适应。从上述可知,异花传粉的花对其特定的传粉方式存在高度的适应性。但必须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特征都是必不可少的,各特征与传粉方式的对应关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禾本科植物的花是风媒花,但却是两性的,枫、槭等植物的花也为风媒花,却具花被;柳属植物具葇荑花序,无花被,却是虫媒花植物。
4.答:双受精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双受精不仅是一切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也是它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成为1个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因为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合子发育成的新一代植株,往往会发生变异,出现新的遗传性状。而且,由受精的极核发展成的胚乳是三倍体的,同样兼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活跃,并作为营养物质被胚吸收,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双受精在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进化的型式,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5.答:
雄 外 原表皮 表皮 花
蕊多次 药室内壁 纤维层 粉
原 四列 周缘 平周 中层 退化消失 囊
基 内 基本分生组织 孢原 平周 细胞 垂周 绒毡层 退化消失 壁
细胞 造孢 有丝 花粉 减数 四分体
细胞 或不 母细胞 (n) (2n) (2n) 药隔薄壁细胞 药 药隔维管束 隔 解体分散 营养细胞 单核 有丝 成熟花粉粒 (n) 花粉粒 (雄配子体) 生殖细胞 有丝 精子(2个)
67
(n) (n) 6. 答:
孢原细胞 平周 (外2n) 不 (2n) 造孢细胞 长大 胚囊母细胞 减数 4个大孢子
(内2n) (2n) (n)
直接发育 三个退化消失,一个发育 卵细胞(1个,n) 单核胚囊 有丝 成熟胚囊 助细胞(2个,n) 反足细胞(3个,n)
(n) 3次 (雌配子体) 细胞(1个,含2极核,2n)
1.8果实和种子、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1.8.1果实和种子、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果皮 2.单性结实 3.无子果实 4.自发单性结实 5.诱导单性结实 6.真果 7.假果 8.单果 9.聚花果 10.世代交替 11.生活史 二、判断与改错
l无胚乳种子不形成胚乳。
2植物的珠被层数与其种皮层总是相同的。
3一串葡萄由一个圆锥花序发育而来,称为聚花果或花序果,也称复果。 4凤梨(菠萝)由花序发育而来,属假果。 5桃和梨均具有假果。
6被子植物的孢子体极为退化,不能生活。
7被子植物的孢子体阶段是从合子开始到大孢子母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前为止。 三、填空
1胚形成中的第一个细胞是________,其第一次通常是不均等的_______向,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前者靠近珠孔端,以后发育成________,后者远珠孔,以后发育成
68
________。
2 被子植物胚乳的发育,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其中以____________方式最为普遍。
3 在真果的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发育成种皮,___________发育成果皮。
4种子的结构一般包括胚、胚乳和种皮,这三部分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
5 根据果皮是否肉质化,将果实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型,后者根据成熟后果皮 是否开裂,被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6 聚花果是由_________发育而成,聚合果是由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成。 7 果皮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层。 8 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的主要食用部分各是花的什么结构?
草莓:________ 无花果:________ 梨:________ 西瓜________ 柑桔:_________ 桃:________ 花生:________ 玉米:________
9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包括两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10根据果实的形态结构可将果实分为单果、__________果和___________果三大类。 四、选择填空
1核型胚乳中胚乳细胞形成的方式是:________
A先产生核后产生壁 B先产生壁后产生核 C核和壁同时产生 D胚乳一直保持游离核状态 2假果是_________。
A果实的变态 B由花托发育而来
C由花托和花被发育而来 D由子房和其他部分共同发育而来 3 苹果的果实属于 。
A假果 B梨果 C 肉果 D单果 4 豌豆的果实属于 。
A肉果 B干果 C裂果 D闭果 E荚果 F角果 G A、D和F H B、C和E IA、D和E 5草莓的果属于 。
A聚合果 B单果 C聚花果 D复果
6由2一3心皮组成、一室的子房发育而来,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不易分开,此类果
69
实属于 。 A角果 B荚果 C坚果 D颖果 7苹果等梨果的食用部分主要来自 。 A子房壁 B花筒(托杯) C珠被D 花序轴 8凤梨(菠萝)的果实的食用部分主要是 。 A果皮 B果皮和种皮 C花序轴 D花被
9西瓜的食用部分与 的果实一样,均由发达的胎座发育而来 A南瓜 B柑桔 C黄瓜 D番茄 10柑橘类果实的食用部分是 。
A内果皮 B内果皮壁上的肉质腺毛(汁囊) C种皮上的肉质腺毛(汁囊) D发达的胎座 11果皮的作用是 。
A保护种子,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养料 B保护种子,协助种子传播 C协助种子传播,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养料
12沿腹缝和背缝两面开裂的单心皮干果称 。 A荚果 B骨突果 C蒴果 D角果 13被子植物生活史中,孢子体阶段始于 。 A大、小孢子 B受精卵 C种子 D幼苗 14被子植物生活史中,配子体阶段始于 。
A大、小孢子 B雌、雄配子 C成熟花粉、成熟胚囊 D受精卵 15具根、茎、叶的桃树幼苗
A为孢子体,处于无性世代 B为孢子体,处于有性世代 C为配子体,处于无性世代 D为配子体,处于有性世代 16 被子植物生活史中,两个世代交替的转折点是 。
A 减数 B 受精作用 C 花粉和胚囊发育成熟 D胚形成 F A和B G B和E 五、问答题
1.简述被子植物的有性世代。
2.简述果实和种子的各部分结构是由什么发育来的?
1.8.2参
一、名词解释
70
E种子萌发
1.果皮(pericarp):指组成果实的组织
2.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指不经受精,子房就发育成果实的过程 3.无子果实:单性结实的果实里不含种子,这类果实为无子果实 4.自发单性结实(autonomous parthenocarpy0:指单性结实自发形成
5.诱导单性结实(induced parthenocarpy):指通过某种诱导作用以引起单性结实 6.真果(true fruit):果实的果皮单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称为真果
7.假果(spurious fruit,false fruit):除子房外,还有其他部分参与果实组成的,如花被. 花托以至花序轴,这类果实称为假果
8.单果(simple fruit):一朵花中如果只有一枚雌蕊,以后只形成一个果实的,称为单果
9.聚花果(collective fruit):果实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来,花序也参与果实的组成部分,这 就称为聚花果
10.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指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或无性世代)和单倍体的 配子体阶段(或有性世代)在生活史中有规则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11.生活史:生物个体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全过程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改错:1.本句可改为:“无胚乳种子一般是在胚发育过程中已形成的胚乳,其营养被胚吸收,种子成熟时无胚乳,并非不形成胚乳,但也有些无胚乳种子根本不形成胚乳,即受精极核不发育而退化,如兰科植物”。 2.本句可改为“植物的珠被仅一层时,种皮也只有一层;珠被二层时,种皮一层或二层”。 3.本句可改为“一串葡萄由一个圆锥花序发育而来。因花序轴未参与果实的形成,所以一串葡萄是数个单果的简单集合,而不是复果”。 5.本句可改为“桃的果实是真果,而梨的果实是假果”。 6.将“孢子体”改为“配子体”。 三、填空
1.合子(受精卵)、横、基细胞、顶端细胞(顶细胞)、胚柄、胚 2.核型、细胞型、沼生目型、核型 3.珠被、子房壁 4.肉果、干果、裂果、闭果 5.花序、一朵花中数个离生雌蕊 6.花序、一朵花中数个离生雌蕊 7.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 8.花托、花序轴、花筒(托杯)、胎座、内果皮上的毛囊(汁囊)、中果皮、子叶、胚乳 9.“从种子到种子”这一全部历程、二倍体阶段(2n)(或孢子体阶段)、单倍体阶段(n)(或配子体阶段) 10.聚合、聚花 四、选择填空
71
1.A 2.D 3.G 4.H 5.A 6.D 7.B 8.C 9.D 10.B 11.B 12.A 13.B 14.A 15.A 16.F 五、问答题
1.提示:(1)有性世代的定义;(2)从减数产生小孢子到花粉管释放二精子、减数产生大孢子到成熟胚囊形成两条线分别叙述,以双受精开始作为有性世代的结束。 2.答:(1)果实有由单纯子房发育而成的,即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这种果实为真果;也可由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花序轴等一起参与组成果皮,这即假果。 (2)种皮由胚珠的胚被发育而成。 (3)胚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来。 (4)胚乳由2极核受精后发育而成。
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