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汽车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校长谈教师成长

校长谈教师成长

来源:百家汽车网


谈教师成长

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治学严谨、勤奋务实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每所学校面临的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结合多年从教经验及教育管理的学习,就“教师成长”的问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 思想升华

对教师的素质地提升,首先不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而是引领他们树立对人生对教育的正确看法。一个人只有对人生对教育事业有了正确的看法,才能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人生观决定方,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带来正确的社会行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无产阶级的方。俗话说“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藤结什么瓜”。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阶级、任何一个个人,对于后代的培养都有自己鲜明的目标,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模式去塑造后代。要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人,没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等科学体系作指导,我们的目标是不能达到的。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

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党的、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 专业引领

对教师的关怀,物质精神都是必须的,但教师最受感动的关怀是能受到专业引领的关怀和帮助。因此指导教师学习,鼓励教师进修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不二法门。

国际劳工组织曾提出口号要“为终生具备就业能力而终生学习”,可见终身学习正在成为人的一种至关重要的生存必需,也正在成为人在未来社会中的一种生存方式。俗话说“厚积而薄发”,一个人的发展要想有一个飞跃,就需要不断地寻求自我超越的平台,而沉下心来学习就是超越的翅膀。沉下来学习我们首先应向书本学习。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应涉猎些与教学相关的其他知识,比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艺术、班级管理艺术等。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更需要读大师作品、经典作品,正所谓“读名著做名师”。可以读一读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杨九俊主编的《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等。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素养。在看书时,对好的文句要做一些摘录,以利于日后翻阅和学习。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会使你的课堂上充满灵气与智慧。其次我们还需向同行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不但要向身边的老教师、青年

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经验,学习他们的创新,还要走近全国知名的教师,观摩他们的课堂录像,研讨他们的教改事迹,特别是通过对优秀教师育人细节的学习,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作为教师的职业境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教师的成长之路才会如顺水之舟。除了上述的两条学习途径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培训学习、校本研讨学习等等。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学习的机会和途径就无处不在。“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

专业引领除了指导教师学习外,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导师制对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培训。指导老师要有选择地把好的、成功的经验传递给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指导。青年教师应在师傅的帮助下发扬“钉子精神”结合理论学习认真上好模仿课、研讨课、公开课。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主体是教师本身,在这一过程中,自我反思也是教师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且要善于把自己思考的东西加以整理和记录。教师可以反思对知识的准备和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反思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对话与合作是否充分;反思每个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等等。反思过后,应及时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记录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的做法、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

组织教学方面的新招,以及教学上的不足之处、学生的“智慧的火花” 等等。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这样,教师就能在不断的自我剖析和教学反思中逐步走向成熟,成长起来。

三、 潜能激发

师为校之本,而管理者又是校之领头羊。因此教师潜能的激发很大程度取决于管理者。管理者想要激发教师内在的驱动力首先应该做到读懂教师。读懂教师,就是要善于调查研究,深入到教师中去,了解教师的思想、想法,并及时把这些需要和想法反映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怎样才能读懂教师的呢?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了解教师、善待教师。经常把自己融入教师群体之中成为教师信任的一员,这是读懂教师的重要途径。不能总以一个领导的身份,把自己凌驾于教师之上,盛气凌人,总是以命令的口吻让教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这样,管理者与教师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隔阂,从而对学校工作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要善待每一位教师,体察每一位教师疾苦,做到心中有教师,眼中有教师,平等对待教师,将心比心,教师自然会把领导当成知心朋友,努力工作。

其次体谅教师、尊重教师。善于换位思考,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管理问题。当教师出现问题时,要多看到教师的长处,多包容教师的短处。特别要多理解教师的心态,多体谅

教师的难处,多琢磨教师的苦衷。当与教师发生误会、有了矛盾时,必须多些宽容,少点苛求;多些宽厚,少点责备。管理者还应主动地与教师沟通、谈心,多在自己方面找原因、作检讨,以此来抚平教师一时的激愤情绪。由于教师享受了被尊重与被理解的权利,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开放,教师自然会把把工作变成了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并把这种劳动做到。

第三帮助教师、满足教师。当教师最渴望帮助的时候,你伸出救助之手,你将会被教师铭记终生。要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解教师之所难。在工作中尽量满足每一位教师的工作需求,引领教师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创造和谐,相互竞争的工作氛围,从而促进每个教师不断进步。在用人上,做到知人善用,以诚相待;做到量才使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人尽其才。

第四充分相信、大胆使用教师。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我们相信青年教师能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定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知和行是一个统一体,知之愈多,行之愈好,反之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应充分相信我们的青年教师有能力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大胆地让他们挑起教育教学的重担,在繁重工作的拼搏中提高自身的素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