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校园建筑色彩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玲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4期
摘要:高校建筑色彩对于校园整体景观的色调作用很大,高校建筑色彩受诸多因素制约,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对色彩设计的重视度和规范度、校园特色与文化、历史文脉、地域环境、建筑环境、技术条件和建筑材料等。只有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周密规划,才可能实现校园建筑色彩的人性化和特色化。 关键词:高校;校园建筑;色彩
高等院校的校园建筑体现了校园的审美品味和文化氛围,是高校文化精神的物质化体现。校园建筑色彩因其直观性而塑造着校园环境,如何建立和谐、有特色的建筑色彩仍是很多高校面临的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色彩的作用,分析高校的校园建筑在色彩设计环节中有何影响和制约因素,对建筑色彩设计理论及实践都具有特别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 对色彩设计的重视程度和规范程度
建筑的造型、功能设计固然重要,但也绝不能忽视色彩,从设计到施工,不能让色彩设计过于随意化和规范化。建筑师也应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色彩修养,加强对色彩的心理作用和文化意味的深入思考。同时,效果图上的色彩标示应该用标准色号明确色彩范围,而不是含混不清地标注一些很不确切的色彩名称,比如暗红、米灰等。另外,决策者、建筑材料厂商的色彩修养,以及设计施工过程的及时有效沟通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建筑色彩的发挥。 二、 校园特色与文化的影响
对于不同学科类型的院校,由于学科性质的差异,其校园建筑的色彩可以进行有针对性、人性化的设计。如理工科院校的日常教学和科研离不开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清醒冷静的头脑,因此教学楼、科研实验楼等建筑色彩不适合过于跳跃和抢眼的高纯度色彩,以冷色系基调为主的色彩搭配能创造一个专注、严谨的学习工作环境;而文科类型的院校则适合给人以温和厚重感的暖色系作为校园建筑的主色调,以烘托和强化文科类院校的人文学术气氛。艺术类高校有别于文理科类院校,除了通过富有设计感的建筑造型来增加氛围,也应在色彩方面有所考量,可以通过色调突出艺术院校的氛围和专业特点,也可以采用沉稳的低纯度设计取得视觉平衡。同样,军事院校、医学院也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校园建筑色彩上有更多的选择和创新。校园建筑色彩是建立在明确的院校定位和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校园文化也是目前高校建筑色彩建设规划的一大发展方向。 三、历史文脉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很多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映校园文化特征和内涵的建筑色彩体系。新建建筑的在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让风格和色彩与老建筑、旧环境保持协调。在颜色基调与传统建筑基本相同情况下,搭配小块墙体色彩的变异,也会产生一种节奏感和新的生机。尊重独特的传统用色,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这样的校园建筑色彩及由此延伸的文化内涵,不仅能给学生以深深的艺术感染,而且可以通过这些来感受学校的历史,取得认同感、增加凝聚力,这是色彩文化带给人的隐性的教育。 四、 地域环境影响
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等条件差异,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地形成特有的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而形成世代传袭的色彩文化。
如内蒙古的居民喜爱搭建有蓝色纹饰的白帐篷,安徽、江苏一带黑白分明粉墙青瓦,闽南泉州一带喜欢红色清水砖与白色花岗岩的搭配。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地域色彩文化传统不再像过去那样完整纯粹,因而在当前校园建筑设计时更应有传袭当地的色彩文化的意识。
中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差异很大,北方冬季周期长、降雪较多,高校校园建筑的色彩设计不适宜选用白色或高明度的外墙色彩,以避免雪地和建筑的外墙面在太阳光作用下对人的视觉造成强光刺激。而南方校园建筑设施不适合太深的色彩,以免加剧高温天气带来的影响,宜采用高明度的中性色彩或冷色系,这样适应了南方气候特征和人们的心理需要。 五、建筑环境的影响
建筑受所在环境色彩的制约,同时也对周围的环境的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良好的环境与单体建筑的关系是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不能将建筑排除在环境之外。所以,就单体建筑而言,其外部色彩处理应充分考虑周围景观的色彩,尽可能地结合自然环境,从而创造一种和谐、统一的色彩效果。 六、技术条件和建筑材料的影响
满足建筑技术要求是建筑色彩选择的前提条件。建筑色彩的应用必须考虑建筑材料或涂料所能表现的色彩范围、耐牢度、色彩变脏、施工条件的制约因素。
目前最常用的建筑材料有涂料、贴面、混凝土、玻璃幕墙和金属板等,不同的质地、纹理与色彩结合,或产生对比或产生协调,丰富建筑的视觉效果。同时,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也带来了更多质感和色彩的新选择。 结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对高校建筑色彩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会发现,校园建筑的色彩设计并非简单为建筑赋予一个颜色,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制约着色彩设计,但有些因素也给建筑色彩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灵感和可能性。我国高校建筑色彩设计上还存在的诸多问题,校园的建筑色彩有时会被越界的领导牵着鼻子走,高校的决策者不能因其自身的审美偏好干预建筑师的设计,也应注意色彩规划的延续性,不能校领导一换届建筑也变样。只有结合地域环境、历史文脉、学科类型等多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校园建筑色彩才可能向人性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叶青色彩的视觉特性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J] 装饰 2004( 9) [2]马长明浅析建筑空间形态中的色彩要素 [J] 价值工程 2011(3) [3]肖平西建筑与色彩应用 [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5(2)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资助(KYJJ2012-09-01)
作者简介:李玲(1982-),女,汉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色彩的实用性和表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