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效布置作业,全面落实减负提质
减负提质——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新课改后,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有相当部分教师的课思维活跃,有激情,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业的进步。但观察落后地区的课堂,还是有很多教师独霸课堂,滔滔不绝,从头讲到尾,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参与互动的机会,大都昏昏欲睡,信息吸收率低,当堂消化的时间太少,听课效果极差。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只有大搞题海战术,再留给学生大量的课外作业,成批的教辅资料,以弥补自己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现实,如此挤占学生的其他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牺牲学生的体力、智力,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漫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想要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必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创建高效课堂。现就我的一些观点和做法提出来与同行共勉。
一、立足教材,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师上课的依据,学生学习的凭借,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教师要正确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构成,科学合理的确定教学内容。
1.分析教科书的内容,挖掘其内含的知识点,抓住本节内容的重难点。教师要熟悉课标,反复钻研教材,区分出其中主要的和基本的东西,选择能对学生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性的东西为突破口,给学生讲深讲透。
2.选择最合理的逻辑形式和教学方法来阐明课题,以便让学生易于掌握。确定了要讲的内容之后,当务之急便是如何讲清这些内容,为此就要选择合理的逻辑形式和教学方法,如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教学法、认知性游戏法、创造学习成功情境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者用提出学习重点和学习
- 1 -
要求的方法培养起学习动机。
3.对于比较重要而又比较难懂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应作详细讲解,难点要分散,以便让学生掌握要点,抓住关键。对于那些学生一看即懂,或是一些身边熟悉的内容,教师可稍作引导便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二、善待错误,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
“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增进了情感的体验。
“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所以,华而不实的、美丽的、虚假的课堂要不得!课堂教学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追求真实有效。教师在教学时可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通过讨论、引导,进而使学生找出致误原因。学生对易犯的错误就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巩固了新知识。
三、激发兴趣,生成精彩课堂
实践表明,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一个人若对事物、对学习没有兴趣,将会导致注意力分散,记忆不牢,思路不畅,接受困难,学习效率降低。
四、联系生活实际,及时巩固新知
新知识形成后,练习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课堂练习设计得好,不仅能巩固新的知识,形成技
- 2 -
能,还能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真正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1.练习内容要联系生活实际,有层次性。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生活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一个文具盒多少钱,一支铅笔多少钱,一本练习本多少钱……”然后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心态。又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后,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统计本校各班男女生人数,制成统计表,再制成条形统计图,真正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周围生活中。
练习内容要有层次性。练习题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也要有针对性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前两种作为“必做题”,综合练习为“选做题”,以此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既让优生吃得饱,又不让中下等生吃得少,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练习形式要多样。根据学生喜新求趣的心理特点,练习题应避免单调乏味,如可以设计填空、判断、选择、连线、补充条件或问题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比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还可以编一些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应用题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分析能力。
3.练习手段要灵活多样。采用动手、动口,和集体的有机结合,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如:小组接力,夺红旗、自由抢答等。在一组练习题中,有些题可先完成,再集体交流;有些题可指名学生上讲台分析板演;有些题可小组合作完成。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再适当加以引导、鼓励,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有了练习兴趣,也就必定能达到练习的目的。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