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田径发展趋势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对当今备受“冷落”的田径运动在新一轮教学改革时期、在《新课标》背景下和迎接2008奥运会前提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论述了田径运动未来和发展方面向。
关键词:新时期;田径运动;发展趋势
当前,最古老而又伟大的田径运动无论在学校体育还是在社会体育中的地位都远远落后于其他运动项目,参加从事田径运动的人呈下降趋势,而在田径运动受“冷落”的同时,近几年我国学生体质也逐年下降,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
一、田径运动受到”冷落”的原因
1.田径教材本身的缺陷。在传统的田径教材设置中,主要是由竞技特点构成的完整的教材体系,多数田径教材以走、跑、跳、投等项目组成。由于侧重和强调系统性的技术教学,使田径教材结构显得过于单调。另一方面田径教材的衔接不合理,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成不变的都是以跑、跳、投为基础的活动练习,使得田径运动显得枯燥无味。
2.径运动自身的特点使田径运动失去活力。从运动形式及特点来看,田径运动在挖掘人的运动潜能,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上确实功不可没,但其形式简单,田径运动周期性的技术动作和重复的单一动作练习内容枯燥无味,导致教学课堂无生机和活力。
3.传统教学模式制约田径运动的发展。传统的田径教学只是通过竞技体育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忽视了田径运动的健身性、趣味性。不能兼顾学生的兴趣,学生总处于被动安排地位,没有表现的机会,有时技术教学负荷过大,给学生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甚至是一些不良反应,从而使学生产生厌烦和畏惧心理,对田径运动失去兴趣,影响田径的发展。
4.人们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田径运动的发展遇到了困难。长期以来,人们对田径运动的理解一直局限于竞技体育方面,使大力普及的田径运动的开展成了仅仅是为了抓金牌、抓成绩提高的竞技体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田径过于死板的比赛规则、器材和场地的制约,很多田径运动爱好者只对田径场上高水平选手充满着羡慕,却产生着可望不可及的心理,导致了田径运动本身的削弱和灭亡。
5.外环境因素影响。田径运动中意外事故的报道,使很多体育爱好者产生畏惧心理,甚至讨厌田径运动的残酷。另外,目前社会上兴起了各种保健、娱乐的活动和场所,在追求新奇本能的驱使下,人们对早已熟悉、毫无新意的田径运动项目不再青睐,纷纷去“健美中心”,去“健身俱乐部”寻找所谓的“时尚运动”去
了。
二、田径运动发展的新时期 1.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为田径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全面贯彻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重大改革。田径作为运动之母,特别是在备受“冷落”的今天,更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田径运动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于2001年在试验区开始实施,逐渐取代沿用了几十年的《体育教学大纲》,《新课标》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得人们意识到那些不注重运动负荷安排是否得当,一味迎合学生兴趣、追求玩的快乐,将“放羊式教”冠以“快乐体育”和“成功体育”思想的体育课,那些以各种健美操、游戏代替田径练习,忽视了田径教学若没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生理负荷,就违背也无法实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重新树立田径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是理所应当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3.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国辉煌成绩的取得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田径运动发展提供了机会。田径是奥运会最早的运动项目,发展到今天仍是奥运会金牌数目最多的运动项目,也是我国竞技体育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国以32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二的可喜成绩,特别是男子110栏刘翔冠军的取得,使我国田径短跨项目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另外,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我国和体育主管部门进行大力投入,应该抓住并利用好这一时机,大力宣传田径运动的,推动田径运动的发展。
4.近几年我国学生体质明显下降,使田径处于必须发展的路口。近几年,田径运动受到前所未有的“冷落”,相应地出现了学生体质明显下降现象,研究表明:田径运动比其他项目有利于发展力量(如投掷)、耐力(如中长跑)、速度(如快速跑)、灵敏(如障碍跑)、柔韧(如跨栏)等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发展,因此,新时期发展田径运动非常必要和重要。
三、新时期田径发展方向
1.田径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由过去的竞技教学模式向娱乐、趣味教学模式和健身教学模式发展,丰富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生活性、实效性和渐进性;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锻炼的能力;教学组织上,多采取改变运动形式和变换活动方式的组织方法;将个体行为活动变为集体参与,使之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和竞争性。
2.充分挖掘田径运动的健身属性。田径是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同时又是可行性强、健身价值较高的健身项目。随着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运动给人带来的健康和娱乐,
所以充分利用田径运动的健身与教育功能,创新田径健身项目,如健身走、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健身跨等田径运动项目。将这项运动朝着健身方面发展,发挥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优势和潜能。
3.田径运动向人文性方向发展。田径是最古老的体育项目,是古今奥运圣殿的支柱,其中包含丰富的人文内涵。长期以来,人们比较关注田径运动的竞技价值和健身作用,而对田径运动中的人文精神的关注和探讨不多。因此,田径运动应注意体现公平竞争、团结合作、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人文性,使人们能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田径运动,更好地推动田径运动的发展。
4.田径运动场地的改革和创新。《新课标》采用目标统领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具有较大灵活性,要求体育教师创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田径运动场可进行改革和创新,无论在大小和形状上都可以进行更新,设计三角形、圆形、梯形等多种新鲜的田径练习场,以增加人们练习的乐趣和新鲜感。
5.“田径运动会”发展走向。《新课标》指导下田径运动会将向着全民化方向发展,参加人数多,项目多,增加集体项目和观赏性、参与性强的田径比赛项目,添设新型田径运动的组合项目。另外,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对规则进行改变和降低标准,以适应大众参与。
根据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在否定之否定中生长,田径运动本身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决定了新时期田径运动推广的价值和必要性。因此,在新一轮教育改革时期,在新课标背景下田径运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把握好这次机遇,使田径运动以崭新的面貌再次受到大家的欢迎,是对广大体育工作者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郝敬普.新课标下体育场地建设探析[J].体育教学,2004,(4).
[2]杨利勇.论田径运动中的人文精神[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 (1) .
[3]张美娟,等.学校体育田径运动的困境与解决[J].教书育人,2003,(4).
[4]廖志锦.新课标背景下中学田径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体育教学,20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