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实与最虚幻
莘庄中学 高三(8)班 张嘉谊
有人向纳斯鲁丁讨要一枚戒指以作纪念,却被这位智者婉拒,称空空的手指也是纪念。
读完材料,我想到了那些在泰山和长城上刻字的游客。在他们看来,不留下点痕迹相当于没有来过。可见,在东西方俗人的眼中,“纪念”达到了高度一致,偏要带走,或留下一些实质的东西方肯罢休。而那真实下的虚幻,那些看不见,又确实存在的东西,却被他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最真实的物质背后,蕴含着最虚幻的思想。
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暂且不提物质与思想孰先孰后的唯物唯心之争,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真实与虚幻,物质与精神,是平等的。物质借精神而体现,精神藉物质而存在。由此看来,一心求戒指,刻大名的行为就相当幼稚了。空空的手指,寄寓着智者对于生命的思考。
泰山名列五岳之首,不仅因为它巍峨雄峻,镇在中国风水的极阳之眼,更是因为它承载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普世情怀,铭刻着杜甫“会当临绝顶”有所作为的决心,沉淀着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理想和感情。思想是虚幻的,但并非是不可捉摸的,看见真实用的是肉眼,感受虚幻用的是心灵。
何况最真实与最虚幻并非不可转变。再真实的东西,一旦被破坏、分解,便如幻影般消逝;而看似虚幻的思想,即使被、排斥,也可以代代相传,成为最真实的存在。纳斯鲁丁的戒指也许早已化作一滩铜锈,也许被哪个巧手金匠打作了别的饰品,但他的思想却随着这个故事流传了数千年。
老子云:死而不亡(忘)者寿。个体的生命随着死亡而消散,但只要他不被忘记,他的思想不被忘记,他就能在虚无中达到永生。古希腊的哲学理念,近现代的数学物理公式,谁又敢说它们不是最真实的存在?
纳斯鲁丁是智者而不是富翁,即便倾尽家财也不及西域富豪随手一掷,但他却奉献了更宝贵的财富,看着那空空的手指,那“有”与“无”的辩证思考,足以让我们从蒙昧中睁开双眼。
人因思想而伟大,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苇草,宇宙不需用尽全力便可毁灭他,但他仍比毁灭他的东西更尊贵,因为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他知道这一切为何发生,宇宙对此却一无所知。诚然,宇宙只用了一点点细菌就毁灭了物质层面的帕斯卡尔,但他的思想终究是达到了“死而不亡”的境界。
当最虚幻化作最真实,这个宇宙就不再是原先的宇宙,初开的宇宙只有混沌的物质,而我们所在的宇宙,物质与精神同在。
评语:这篇作文作者敏锐地抓住“真实与虚幻”这个由材料引发出的概念,进行辩证而深入的思考,可以说是抓住了材料的精髓。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哲学问题的见解。在论述时,作者层次清晰,且引用广泛而贴切,并表现出很好地文化积累。能够在考场这一特定情境下,写出这么一篇精彩的文章,实属难得。(李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