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
摘要: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组织现场施工过程中,灌浆施工得到极大关注,加强灌浆施工质量有利于提高项目使用安全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综合效用。但是现场建设施工期间,为了保证灌浆施工整体质量,务必从施工技术着手,挑选与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相符的灌浆施工技术,做好质量管控工作。现阶段对于灌浆技术的选择、应用,工作人员应该从本质上有正确认识,保证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发挥出优势,提升水利水电项目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灌浆技术;应用 1导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的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完善施工技术的应用,提升技术应用水平,从而整体上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灌浆技术能够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出现渗漏的概率,能够起到提升工程稳定性的作用,正确合理应用灌浆技术能够推动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发展,从而造福于人类。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浆技术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具备重要意义,因此整个工程的灌浆施工便极为重要。而灌浆施工的质量则是会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带来影响,所以必须采取科学的灌浆施工技术以及科学的质量控制办法方可以确保灌浆的质量,进而促使整个工程在安全可靠性方面更加牢靠。就水利工程而言,其为生活、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然而因为工程数量众多且分布较广,不同工程的建设质量便会因为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制约而出现差异。由于工程数量的增多以及不断扩建,只有选择科学的地基加固方法方可以确保整个工程的牢靠性,否则则是会由于地基的不稳定性而造成结构漏水等情况的出现,这边会对工程运转情况以及水平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发生安全问题并对民众的生命造成威胁。在进行地基加固作业时,通常会使用到灌浆施工,这是由于其适应性较强,而且效果相对较好,主要表现为实现地基加固的基础上,可以把防渗漏的功能表现出来。所以,在施工进行的过
程中,应该关注灌浆技术的运用,且和实际的工程特点进行有效连接,明确最优的技术,强化对工程的维护以及验收,从而确保灌浆工程的整体质量。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要点分析 3.1灌浆材料的选择
要想保障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技术的应用,首先要正确地选择灌浆材料,为灌浆技术的顺利施工奠定材料基础。灌浆的材料分为水泥砂浆灌浆、水泥灌浆、水泥黏土灌浆、黏土灌浆或者化学分子灌浆等,但是一般都是水泥灌浆比较常见,具体施工环境下根据条件的不同也会几种材料混合使用,达到充填裂缝的效果。首先要确定施工的地质条件,如果是坚硬的岩层,就需要按照比例将几种不同的材料混合,避免材料过稀或是过于浓稠,这样都不利于有效深入到坚硬的岩石缝隙中。好的灌浆材料能够提升混合灌浆材料的可灌性,增强施工地层的防渗效果。其次,在应用水泥、黏土或者化学分子等材料时应该正确配比,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检测环节,将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剔除,才能保证灌浆材料的质量,进而保障灌浆技术能够顺利的应用。
3.2精准控制灌浆压力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最终效果和压力的关系十分密切,精准控制灌浆压力非常关键。一般组织灌浆施工会采用一次性升压法、分段式升压法,一次性升压法务必提前清理灌浆孔,采集岩石硬度、完整度、裂隙数量等关键数据,将与一次性升压法应用不符的条件排除。结合经验,一次性升压法适用于质地坚硬且透水性小的岩石,期间控制灌浆压力,在保证既定吸浆量的基础上,调整浆液配比快速提升压力,直至满足标准值。选择分段式升压法,适用渗水性大、吸浆量多的岩石,随着压力的提升,控制压力也成为保证灌浆施工质量非常重要的举措。
3.3钻孔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技术施工中关于钻孔的技术要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钻孔施工的前期,要对即将施工的场地进行现场勘查,明确钻孔的深度和直径数据,因为钻孔施工中深度和直径的数据不合理,将会导致影响最终的钻
孔的效果,进而影响灌浆技术的应用效果。其次,某些地址的特殊性,比如岩石层比较坚硬,钻孔施工需要选择专业的钻孔工具,这样才能保障钻出的每一个孔都有相同的尺寸参数,而且每个孔都有顺直的平面,最大程度地保障钻孔的质量。最后,钻孔要想保障质量,确保每一个孔都要保证垂直度,必要时做好孔斜的测量工作,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孔斜问题,及时采取补救的措施进行完善,避免钻孔的垂直度达不到标准而难以保障灌浆技术的发挥,最终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施工。
3.4施工过程检查
开始灌浆施工之后,针对施工过程的检查应该以质量标准为依据,分别包括如下内容:钻孔全面清理,由施工人员提前检查钻孔内部情况,排查残留沉渣、石粉,保证钻孔清洁可以实施灌浆;搅拌水泥浆应该具备连续性、均匀性,浆液混合均匀才能够杜绝淤泥。浆液已经完成配置,需要及时封锚处理。灌浆施工期间,现场器械工具、机械设备均需要定期组织检查、维护。当灌浆已经结固,需检查胶结情况,建议采用钻取岩心这一方法。帷幕灌浆过程中,要重点检查钻孔数量与直径等数据,要求帷幕灌浆孔数量在总数量中占比达到10%,孔径不小于110mm。因为灌浆施工不能直接观察发现质量问题,所以深入检验十分必要。通过压水实验检验保水性能,若在实验中发现泄压现象必须马上返工,以免情节严重引发质量问题。获得压水试验结果后,还需要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展开综合质量评估,杜绝灌浆施工质量标准片面性。完成施工30天内还需要实施施工质量深入检查,例如灌浆区钻孔、灌浆成效检查。灌浆施工流程比较繁琐,要求技术标准且专业,施工流程保证合理性。鉴于此,施工全过程都需要做好监管,深入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岗位责任制,组建质量监管小组,确保灌浆施工质量管理与责任能够落实到人,若发现施工流程、要求不符合标准,并且引发质量问题,应该及时返工。现场施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监督,严禁出现技术失误、灌浆施工不合理现象。当一部分施工结束之后,需要展开全方位质检,避免后续竣工时出现质量问题,阻碍正常验收。灌浆施工全部结束后,还应该展开综合质量验收,尤其是灌浆孔、灌浆面胶合等。
3.5灌浆
灌浆施工时,选用按照科学比例配置好的水泥或者黏土材料的灌注浆,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地质条件选用不同的灌浆技术。如果施工地质条件比较良好,就可以通过全孔灌浆的方式,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技术含量低,能够快速将整个孔洞灌满水泥浆,在整体上把控钻孔灌浆的质量。一般以基岩段的长度为依据,比如当基岩段长小于6m时,即可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当基岩段大于6m时,可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的方式,特别注意的是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当灌浆段的长度因故超过10m时,应该对该段采取补救措施。一般来讲,灌浆的方式有纯压式和循环式,若是浅孔固结灌浆可以应用纯压的方式,因此选用适宜的灌浆方式能够提升灌浆的效率。
结束语
总之,由于我国各方面水平的持续增强,更加关注对技术的运用,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相关的规范便更趋于严格,而技术的改进能够保证工程顺利开展。所以,在具体的灌浆施工作业时,应该有效连接工程的实际状况,明确科学的施工手段。施工作业时,应该最大化提升灌浆施工的技术水平,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辰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9):32.
[2]王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227+229.
[3]郭化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20(21):134. [4]盖俊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