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汽车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来源:百家汽车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原医刊2Oo7年8月第34卷第l6期CentralPlainsMedical Journal Aug.2007,Vol 34,No.16 ・75・ 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别是波长上具有黄、红、黄 参考文献 l 张承芬,主编.眼科新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1—48. 2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眼底 病,1985,21(21):ll3一ll5. 绿、绿四种治疗波长,对复杂的糖尿病患者提供非常有利的治疗 条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年长者多,多伴有不同程度晶状体 混浊,此种情况可用黄绿光,伴玻璃体混浊或积血可用氪红激 光,氪红激光被黑色素吸收,不被血色素吸收、叶黄素吸收,仍可 穿透积血,进行有效光凝,这点是其他激光所不能达到的。 对于黄斑水肿采用黄光治疗特别适用。因黄光不被叶黄 素吸收,而黄斑区富含叶黄素,几乎不吸收黄光。在整个光凝 过程中减少了激光对黄斑的损害,还可用黄光直接光凝微血管 瘤,激光术中如有意外出血,可用黄光,达到很好的止血效果。 提高激光治疗的效果把握时机,特别是注意患者全身病 情,血压、血糖、血脂情况,定期复查眼底。根据眼底病变,补充 激光,巩固疗效,对糖尿病患者应大力普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孙心铨,王燕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16 (9):5l4—5l6. 4邹吉新,张敏友,张弋非,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变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16(11):658—659. 5齐慧君,黎晓新,孙心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技术标准探 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19:96. 6 Klein R.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of di— abetic retinophaty.Med Clin Narth Am,1988,72:1415. (收稿日期:2007—03—20) (本文编辑:韩明明) 知识,定期眼底检查,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邹卫东 (河南省商水县人民医院,商水急性心肌梗死后易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恶性心律失 常,对梗死后预后有很大影响,而且某一部位梗死出现的心律 失常,对判断预后亦有一定帮助。我们回顾分析了近几年来收 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对其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后心 466100) 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标准 ,其中前壁心肌梗死78 例,下壁64例,对其并发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 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 检验,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律失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发生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和 选择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收住我院且资料完整的急 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其中男96例,女46例,年龄42~81平 均(55.6±11)岁。诊断标准符合2001年我国制定的《急性心 室内传导阻滞显著高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而急性下壁心肌梗 死后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者显著高于前壁心肌 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比较[例(%)] 3讨论 束,约9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10%起源于左回旋支,因而房室结 动脉血流受阻可引起AVB ,下壁梗死时常见累及窦房结动脉及 受累的心肌尤其是心脏的自律系统受累不同,因而产生不同 的心律失常,前壁心肌梗死时,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病变影响束支系 统的供血不足,且梗死范围相对较大,故常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及室 内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死时因受累右冠状动脉影响窦房结及房 室结的血供,而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AVB)。本 组资料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窦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律失常、 房室结动脉、故易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和AVB。右束支和左前分支 的近端由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单支供血,故前壁心肌梗死易出现室 内传导阻滞,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前壁心肌梗死如出现RBBB说明 梗死面积大,易发生泵衰竭、心源眭休克、心室颤动等,其住院病死 率明显增高,提示预后不良 ,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 血管病杂志,2001,29(12):706—709. 室内传导阻滞显著高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后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及AVB者显著高于前壁心肌梗死,两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为:心脏不同部位 其自主神经分布不同和心脏传导系统不同,部位的血供来源不同。 前壁心肌交感神经分布较丰富,而下壁心肌迷走神经分布较丰富, 此为前壁心肌梗死较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下壁心肌梗死多出现 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之一。窦房结动脉约2/3起源于右冠状动 2陈国伟,郑宗锷(美),主编.现代心脏内科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4:926. 3殷宪刚,张玉梅,来庆友,等.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预后 分析.临床心血管杂志,2002,18(8):400—401. (收稿日期:2007—05—09) 脉,1/3起源于左冠状动脉,而且常为单支供血,其血流受阻可引起 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等,房室结动脉供血于房室结与房室 (本文编辑:崔长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