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汽车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动漫服装的创新与发展

动漫服装的创新与发展

来源:百家汽车网
第40卷 第3期2018年3月染 整 技 术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JournalVol. 40 No. 3Mar. 2018

动漫服装的创新与发展

韩明辉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35)

摘 要 随着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动漫人物的基本形象已经从、个性的基本原则发展为成套系、成系列的风格与特点,随之带来的动漫周边产品市场的轰动效应,让动漫服装以及周边产品在终端市场得到了较好的信息反馈。

关键词 动漫人物;服装与织物;创新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5-9350(2018)03-0058-02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rtoon characters costumes

HAN Minghui

(Dali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Dalian 11603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industry, the basic image of anime characters has evolved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dependence and individuality to the sty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te series and series. And it brings the sensation of the product market around the cartoon, which makes the cartoon characters and the peripheral products get better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the terminal market.

Key words cartoon characters; clothing and fabric;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传统文化的人文信息对服装的影响极为深远,如中国的汉服、日本的和服、英伦风范的燕尾服,在彰显各民族特色的同时,还将浓厚的历史与人文信息展示出来。各国的动漫人物造型、性格都有各自文化的烙印,为了突出动漫形象,从服装造型上进行设计、创新是有效的突破口。

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动漫人物的服装与人物基本形象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明显,借助服装来提升动漫人物造型已经成为一种常态[1]。这让动漫服装的演变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海贼王》系列动漫作品的诞生,不仅直接拉动了动漫作品的影响力,也让“动漫周边”产品的定义从装饰品向服装完成了转型,与动漫人物同款的服装在终端市场上销售火爆,使得动漫服装的个性化特征更为明显和突出[2]。1.2 动漫服装的发展

终端市场的“井喷式”发展让动漫人物的服装刻画更为突出,在进一步刺激和平衡终端市场发展的情况下,让动漫人物的服装也逐步地走向了产业化、集约化的道路[3]。如果说第一款动漫服装是为了博取“眼球效应”,那么如今庞大的动漫产业所衍生出来的动漫服装市场,已经让消费者清楚地认

1 动漫服装的造型特点与发展

1.1 动漫服装的造型特点

基于多媒体技术诞生的动漫造型在初期为了强调人物形象,往往夸大其肢体语言,淡化服装着色。因为动漫服装的色彩结构与线条勾勒需要从不同的颜色组成入手,这给仍然停留在手工着色阶段的动漫设计人员带来较为繁重的工作,因此,无论是日系的动漫形象“铁臂阿童木系列”,还是美系的“米奇系列”,都并没有从服装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投稿日期:2017-03-26

作者简介:韩明辉(1968-),男,辽宁康平人,副教授,本科,主要从事美术教育、艺术设计研究。

第3期曲媛媛:传统印染饰品的视觉色彩研究·59·

识到动漫服装的发展不仅突出个性化原则,更蕴含了人文信息(如图1所示)。动漫服装的造型变化与织物创新之间的密切关联也越来越受到服装设计师的重视。

图1 韩国动漫人物造型2 动漫服装与织物的矛盾关系

2.1 动漫服装不具备“大众化”特征

民众接触的动漫人物或者其他造型都是基于抽象化基础上形成的(如图1、图2所示)[4]。因此,人物服装无论多么夸张,给人的视觉冲击效果多么强烈,都不会带来触觉效应。

图2 拟人动漫人物造型但是,以这些造型为蓝本的动漫服装与使用者产生直接接触后,其冲击效应不仅局限于视觉和感官上,很可能会因为夸张的服装颜色或者装饰品搭配,给人一种“定型”的感觉。在不能形成有效共识的前提下,动漫服装失去了大众化效应,只能在较小的区域内强调其存在感,有违动漫服装发展基本规律的。

2.2 动漫服装不具备“产业化”发展架构

动漫产业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动漫周边产品的发展,不过冷静地从服装发展的角度上看就会发现,动漫服装仍然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还不具备形成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架构。

一方面,动漫服装设计与织物选择过程中忽视了成本因素。任何一个产业要想发展,都要从投资与成本回报的角度上分析,动漫服装由于个性化的色彩风格,对织物原材料的要求比较高,目前的动漫服装织物基本上都是以化纤织物为主,可以最大化地节约成本,但重复使用率低。

另一方面,动漫服装设计与织物选择过程中忽视了安全因素。为了强调服装搭配与动漫人物造型的高度契合,很多情况下会为服装搭配不同造型的服装作为点缀,这些服装很多都以连体的形式出现,织物基本特性也并不稳定,会在一定范围内给用户

在使用过程中带来安全隐患。

3 动漫服装与织物的创新与发展渠道

3.1 扬长避短,突出“小众化”特点

动漫服装并非日常必需品,因此,不具备大众发展的潜力,但它有其“小众化”的优势。由于动漫人物的服装造型要比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夸张,因此,其制作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不能用常规服装来进行有效约束,形成了较大的商业附加值。只要服装设计人员和制作人员能够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动漫服装的定制服务或者个性化发展必会直接拉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3.2 注重细节,突出“使用安全”特点

与日常服装明显不同的是,动漫服装在穿戴过程中造成的视觉障碍效应是不可避免的,而大多数动漫服装的具体使用环境相对复杂,为了提升动漫服装的安全性,可以在织物的有效利用上下功夫。

一是增加柔性织物的使用频次与范围。动漫服装大多用于演出场合,可能会给穿戴者带来一定的

使用安全隐患,在织物的有效利用上应当从人体重点部位的保护入手。对于膝盖、胸部、头部等重点部位,除了要增加海绵等填充物之外,织物和服装的连接处也应当以蓬松不带弹性的织物为主。

二是减少不必要的服装与织物的关联。虽然动漫服装是基于平面动漫人物形象上衍生出来的,但是具体的使用效果与平面效果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差

(下转第65页)

第3期吉袁媛:视觉传达设计中民间印染艺术的应用价值·65·

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是视觉传达中较为经典的一个实用例证。

3.3 用文字来弥补视觉传达效应中的不足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文字与传统印染艺术表现之间根本不会有必然的联系,毕竟民间印染工艺所表现的是图案效果。其实这是对民间印染技术的一种偏见,因为民众对民间印染的关注重点往往放在图形和色彩上,对文字的组合并没有过度关注。借助象形字来突出图形效果经常采用“空心字”方式,从而形成视觉冲击效果,这在民间印染技艺中并不鲜见。当服装设计人员完成设计后,如果在视觉传达效果并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文字来弥补视觉冲击效应的不足,对于提升民间印染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都是一个不错的补充。

在人为淡化文字视觉传达效果的过程中,服装设计师若能另辟蹊径将文字整理后采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终端市场上受到的关注要远大于单纯的

色彩与图形组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文化内涵,民间美术元素都可以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有益的启示,文字仅仅是一种补充,并不能作为主要元素。

参考文献:

[1] 李 方.民间印染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及应用[J].

染整技术,2017,39(5):70-72.

[2] 李 果.民间印染工艺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及

应用[J].染整技术,2017,39(9):61-62.

[3] 盛杰侦,闫 新,闫 凯,等.苯甲醇用于涤棉分散/

中性固色活性染料一浴低温染色[J].印染助剂,2016,34(11):46-48.

[4] 冉旭东,姚继明.液体分散溴靛蓝与固体溴靛蓝的染

色性能[J].印染助剂,2017,16(8):25-29.

[5] 司舒童,何叶丽,纪俊玲.丁香天然染料在改性亚麻

织物上的染色研究[J].印染助剂,2017,32(5):35-40.

(上接第59页)

距。采用“连体式”造型虽然能够强调服装的造型特点,但结构之间的关联势必会在穿戴过程中造成一定的负担。目前,较为常见的方式是采用“分体式”,最大化地减少织物一体化,而是采用搭扣来进行链接与组合(如图2所示)。这样给动漫服装的商业化推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向,直接增强了动漫服装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为未知环境中动漫服装的使用提供了间接的安全防护。这种整体化发展格局值得服装设计人员进行深度地分析与研究。3.3 强调色彩,突出“个性化发展”特点

色彩是服装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动漫服装更是突出了这个特点,动漫服装的个性化色彩能够增强动漫人物的基本形象,其间形成的色彩差异已经完全脱离了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定义区别。服装设计人员应当侧重于“适用性”的原则来考虑动漫服装的色彩结构,色彩的组合可以打破平面设计中的呆板形象,可能对终端市场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毕竟个性化发展一直是动漫服装的趋势。

需要强调的是,在局部强调色彩不是突出“彩色”,切忌借助织物的不同基础颜色来混编或者堆砌成较为突出的杂色,这种个性化的色彩彰显与动漫人物基本造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脱离了服装设计基础的个性化效果并不可取。个性化发展需

要遵循的思路是既符合动漫人物的基本形象,又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兼顾实用性,这才是动漫服装创新和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基石。

参考文献:

[1] 蔡 红.手工印染时尚纺织品的优化设计探讨[J].染

整技术,2017,39(2):51-53.

[2] 李中元.现代印染艺术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

染整技术,2017,39(2):80-81.

[3] 姚继明,任松鹤.靛蓝染色增深体系的优化和对比[J].

印染助剂,2017,34(4):46-50.

[4] 朱莉娜,鲁丹丹.爬山虎叶色素的提取及对丝绸染色

性能的研究[J].印染助剂,2017,34(4):25-28

[5] 司舒童,何叶丽,纪俊玲.丁香天然染料在改性亚麻

织物上的染色研究[J].印染助剂,2017,32(5):35-40.

破坏环境,祸及千古,保护环境,功盖千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